|
生鲜部主要目的是吸引客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多数企业都会拿蔬菜、水果、猪肉作为敲门砖去敲顾客这道门,于是乎大量的蔬菜、水果低价促销,大量猪肉负毛利促销,目的只是为了吸引顾客。到最后,大多数的生鲜是经而不营,生意热热火火,毛利一塌糊涂。当领导的一到毛利核算时就愁眉苦脸、大发雷霆,但销售还得做吧,客流还得去吸引吧,于是毛利还得牺牲吧?我想这是所有做过生鲜或管理过标超的管理人的共同心病。
通过几年的生鲜经营管理经验,我总结出这样的观点:我们是不是该对生鲜部门各大组的经营作出重新定位呢?年初,本人曾对公司的生鲜部各大组作了这样的定位:蔬果组,吸客、聚客、赚毛利、做销售;肉品组,保毛利、保销售;水产组,吸客、做毛利;熟食组,吸客、聚客、赚毛利、做销售;日配组,吸客、聚客、赚毛利、做销售。
吸客与聚客,有的人会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也就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吸客的表象只是把顾客吸引过来,达到的结果也只是这个顾客因为超市某一方面因素把他吸引过来了,但并不一定会形成销售,甚至不能肯定他下次会再来。聚客则是在吸客的基础上把这个顾客留住,让他第二次来、第三次还来,甚至以后都来。可以说聚客是吸客更深层次的结果。
下面我根据各个大组谈一些具体思路。这里需要说明:本人曾任职的超市在二级市场,商品定位为中高档,经营面积为1200平方米。
蔬果组
大家都知道蔬菜是民生必需品,而且是民生必需品的必备品,它的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情绪,所以这一个品类得保持低价形象,至少30%的商品要保持绝对价格优势。
净菜、配菜品种要丰富,同时要保证质量,净菜、配菜的开发,一方面可以减少“祼菜”——常规销售的蔬菜的数量损耗,另一方面这些商品不只是简单的为了减少损耗而做,应该当成一个重要的商品分类来经营,不只是把工作人员捡剩的商品简单加工做成净菜、配菜,在销售量保证的情况下,也考虑把新鲜蔬菜做成净菜、配菜。
目前很多超市的生鲜商品,在早上时,无论新鲜度、货量等方面都是不错的,但到下午后,由于担心损耗,都会减少商品的陈列量,下午五点过后,像蔬菜、猪肉、熟食等商品基本上是不再补货,同时商品的新鲜度也不如早上,这使得很多消费者不喜欢晚上到超市购买生鲜商品,因为他知道来了也挑选不到好的商品。
净菜、配菜的加工从货量上要保证量的需求,保证下午买晚饭菜的顾客及下班后的工薪族能够买到,特别是工薪族,他们巴不得你把菜给他洗好、切好甚至配好调料,他拿回去直接下锅,所以净菜和配菜价格一定不要定的太低。
蔬菜的定位是:吸客(低价吸客)、聚客(净菜、配菜聚客)、保毛利(净菜、配菜的功劳)。水果的经营一定要保证品种的全,当然这个全不是说你要把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弄进来,这没必要也不现实。全就全在应季商品要全,价格一定要低,这是树立价格形象的东西;其次是品质要鲜,没人会买只烂苹果还啃得津津有味。所以水果的定位应该是:吸客(低价吸客)、聚客(鲜度、品种齐全聚客)同时保证销售量。
肉品组
猪肉毛利极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整个大组都出现负毛利那是不容乐观的。目前大多数超市都把猪肉定位于低价吸客的功能,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猪肉固然价格低了会吸引很多顾客来店抢购,但大家如果有心去收银台蹲点的话,你会发现很多顾客手中只是提了一袋猪肉就结账去了,试问这对我们来客提升多少呢,有没有达到吸客目的?显然没有。
做猪肉主管的人都知道,你每天做的就只是那么几个量大的部位肉,比如前腿肉、后腿肉、五花肉或者排骨,这些部位肉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能够享受到特价价格的顾客也不会很多,你不可能为了做特价而进大量的白条猪(或者红条猪)吧——当然能在肉联厂进到部位肉那又另当别论。所以你吸引的顾客其实是不多的,最多增加几十人而已,但增加几十人的来客对于一个大超市来说那就等于没有增加。
我给猪肉的定位是:保毛利(保证毛利不要太低,就算负毛利也不要太离谱),保销售(保证销售不要下降)、减少销售占比(不是通过减少销售缩小占比,而是通过扩大大组其它品类销售来缩小占比)。禽类、冻品的定位是:扩大销售(目的是减小猪肉销售占比),保毛利(要是这个品类都负毛利或者毛利很低了,那你整个肉品组就完了)。
重点说一下加工肉类,加工肉类有两种:一种是把鲜/冻肉经过简单加工包装进行销售,另一种就是腌腊制品这样的加工肉类,我们主要说第一种,加工肉类主要是指将鲜猪肉、鲜禽类/冻禽肉经过简单加工包装进行销售,目的就如上面分析的净菜、配菜的功能一样,为懒人和有钱人准备的。
说是简单加工,其实也很有学问,首先是包装量,如果我们加工商品的定位是三口或四口之家,那么要计划三口、四口之家一顿饭肉量大概是多少,0.2kg、0.3kg或者更多,包装太多一顿吃不完,所以包装要适量;其次要从包装盒、商品摆放等方面下功夫,包装盒尽量用黑色(黑色可以更好地反衬鲜肉本色),同时在盒底放置一层吸水纸(避免商品渗水加快商品变色),摆放要漂亮,不是乱糟糟地堆放,有的人很讲究所购商品的外观。记住毛利一定要在15-18%之间(是以该商品原部位肉售价计算的)。所以加工商品的定位是赚毛利、同时要扩大销售。
水产组
水产组主要经营鲜活水产、冰鲜水产、冷冻水产,我的定位是:吸客、做毛利。由于区域差异,大部分内陆地区与沿海城市相比,水产品的销售量不可能太高(春节除外,春节时销售最好的还是那些虾、蟹、墨鱼干),同时大部分内陆地区消费者不习惯海鲜味道,平时就算我们价格做得低,不见得会有多少顾客购买,所以平时还是要保证毛利的获取。
同时在吸客这个功能上,要求水产的经营一定要品项齐全,普通的活鱼、活虾、活蟹得有,冰鲜大带鱼、冰鲜大黄花鱼、海参得有,冷冻的鱼虾蟹要有,其他稀奇古怪的都搞一点,这是区别于农贸市场的最显著特点,也是各大超市差异化经营的显著特点,有的水产品由于保藏条件的限制,农贸市场不可能进行经营,这正是超市与农贸市场实行差异化的最好切入点,品种全了,顾客在想购买时才会潜意识地想去你的超市。
熟食组
熟食组的功能定位是:吸客、聚客、赚毛利、做销售。吸客要求品种丰富、卫生,面点商品品种多样,口味齐全;熟食制品口味丰富,广味的、川味的、滇味、闽味都有一点,同时地方特色商品一定要有,满足不同口味顾客的需要;面包房品种要丰富,同时现场售卖气氛一定要热烈,灯光效果要适宜,有条件可搞点现烤,加工房墙壁做成玻璃的,让顾客看到里面的加工场景。
不管是面点、面包还是熟食都要求色香味齐全,这也是顾客选择购买与不购买的标准。赚毛利这个功能就不用说了,由于熟食制品的特殊性,超市大部分是采用联营形式,扣点高,决定了熟食组的毛利肯定是整个生鲜部毛利最高的大组。
吸客最根本的就是卫生(环境的卫生、工作人员的卫生、商品的卫生),熟食组商品都是直接入口的商品,消费者对于卫生的要求特别严格,哪怕是一小点不卫生的地方都可能导致顾客放弃购买。
留住顾客最好的措施就是服务、环境、卫生、还有商品的口味,为什么百年老店有众多的回头客,最根本的就是那据称为“独家秘方”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味道。
日配组
日配组主要经营:蛋类、牛奶类、冷冻冰品类、冷藏熟食类。从字面上理解,“日配”就是:日常配理,日常料理的意思,所以日配组的商品是提供给消费者用以改善日常生活水平的,但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现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改善生活质量,所以日配组的很多商品也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了,如鸡蛋、牛奶。
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报告显示,健康和方便是现在乃至将来食品、饮料市场的主题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什么、怎么吃已经越来越讲究,越来越科学。根据此预测冷藏熟食在未来几年之内将逐渐取代常温肉制品(火腿肠等),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零售业要发展,要壮大就一定要顺应趋势。
所以我们将日配组的商品品类作如下分工:鸡蛋、常温牛奶作为低价形象起到吸客作用;低温牛奶保证销售增长要跟得上市场增长率,同时毛利不能太低;冰品(汤圆、水饺、冰激凌等)、冷藏熟食做毛利,同时扩大销售。
总的来说,不管是生鲜经营还是其他部门的经营,最关键的是找到问题的根本,即经营思路问题。我的个人建议是,不做无价值顾客的生意,不管你的经营面积是多大、多小,也不要去管你商场所处商圈如何,不做无价值顾客的生意,记住不是每个顾客都创造价值。也不是超市经营的人气越高越好。20%的顾客会给我们创造80%的利润,但20%的顾客会给我们带来负利润。这些所产生的利润必须要另外60%的顾客创造的利润去弥补,所以最终你得到的将只是20%顾客创造的利润,为什么不把这20%无价值的顾客减少到10%或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