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店服务攻防术——进攻型与防守型服务及其界限 
作者:阿图;出处:《店长》2009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店选址成功后,就像煲汤的材料准备齐全,接下来就看火候了。因为品牌确定了,按厂家的装修标准完成后,专卖店的基本定位就会确立。而且,相当一段时间无特殊原因不会更改,所以,经营状况如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服务的作用,便立刻凸显出来。

  商场如战场,这句老掉牙但影响了数代人的话,至今看来依然受用。战场讲究进攻和防守,商场的服务,归根结底也能分为“进攻型服务”和“防守型服务”。所谓进攻型服务就是以服务为手段,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专卖店销售业绩,从而提升顾客数量和忠诚度,简而言之,就是开发新顾客。防守型服务就是保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维持专卖店销售业绩平稳增幅,从而保持最基本的利润增长空间,即维护老顾客。

  进攻型服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做:一是为大部分顾客提供适合其穿着习惯和审美观的商品,即提供近距离选购平台服务;二是为顾客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即提供保质保值商品服务;三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客观的产品咨询,即提供知识和审美搭配支持服务;四是适时的广告宣传,即提供畅通的信息获悉渠道服务。

  防守型服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一是做好专卖店陈列、装饰和卫生,提供优质环境服务;二是做好顾客会员登记制度,提供老顾客回馈服务;三是妥善处理顾客关于问题商品的投诉,提供售后安心的服务;四是控制商品价格,规范会员卡使用程序,提供会员差异化服务。

  以上提到的几点,有些和促销、投诉、商品采购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采购、促销等也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我举几个实例来分别阐述进攻型、防守型服务的理念和分寸及实际应用。

  举个例子。一个顾客买了一件衣服,吊牌价是800元,正价销售,一个星期后来调换,说是穿着不合适,检查商品发现吊牌完整,衣服为外套不影响二次销售,于是本着防守型服务的精神,决定予以调换。可是顾客发现还有另外一个款式,也很喜欢,于是决定调换款式,另外这个款现卖价也是800元,但吊牌价是1000元,专卖店正在搞全场八折活动,于是导购感觉卖价一样便予以调换。

  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双方都不吃亏,商家也做到了用心服务,维系了一个老顾客。但是,且不说调换的两个款式是畅销或滞销,从一进一出中,专卖店已经损失了两百元。这两百元并不是正当的顾客维系投入,而是导购对于调换流程或者售价核算知识欠缺导致的,这样做是否会维系住老顾客并提升专卖店美誉度值得商榷。

  看似偶然,实则是导购对进攻型服务和防守型服务的界限理解模糊而必然导致。这起调换事件完全可以同款调换,或者根据实时价格差价调换,这样做顾客也应该可以理解,即使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辅以解释工作把活动举办目的和因由说清楚,顾客思想也会调整过来。然而错款调换的后果是专卖店没有卖出正价衣服,导致利润空间缩水;间接卖出特价高价位衣服,导致低价衣服库存压力增大,这都为以后的经营埋下了隐患。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专卖店的讨价还价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普遍存在,但如何让会员享有独享的会员价而感到受尊重和产生优越感,继而让新开发的顾客向老顾客转移,并让专卖店维持较高的利润空间?这就要在商品卖价上体现出两者的权重区别。通过降低一部分利润及价格,可以开发一部分新客户,但同时,这把双刃剑却让老顾客的会员卡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忠诚度等无形资产流失。而且,这种情况的厉害程度,女装大于童装,男装又大于女装,导致维系顾客的成本增加,而实效性也大大降低。

  总之,服务范围涵盖经营的整个过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和手段,标榜何种目的,服务都是为了专卖店长期健康的运营。所以,服务也要根据专卖店品牌、品类、战略定位等各种因素确定不同的服务界限,才能让专卖店朝着理想的目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