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清:不折腾,向前辈学习
作者:倪敏;出处:《店长》2009年8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如何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实现绝对巩固,是我们这两年的主要思路;通过对许多全国优秀同行前辈企业的学习,我想:他们的今天,就是我要做的明天。——湖南佳惠总裁王志清

  湖南佳惠没有在长沙这样的省会城市发展,但在湖南怀化、娄底、邵阳及贵州的大部分地级城市,要么不开店,一开就是当地最大的超市。公司总部在怀化,位于湖南西南部。按照湖南开一家、贵州也开一家的速度,公司目前共有40多家店。在怀化有15家店,只是超市业态,不含百货、鞋服公司。

  集团下辖的鞋服公司没有百货店高档,也不像超市的中低策略经营。鞋服公司也做得很好,06年的销售额是4千多万元,逐渐做到了1亿多元,09年的目标是1.5-2亿元。

  去年,公司在贵州六盘水开了一个2.4万平米的百货店,在湖南邵阳开了一个2万平米的百货店,同时在怀化承接了一个广场,负一楼和一楼层由我们出钱装修,负一楼是超市,一楼是百货。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曾跨到四川,03年在四川开了2万平米的店。不过那家店的境遇是一段伤痛的经历,直接亏损2800万元。那个店让我们徘徊了好几年,整个公司的人力、物力因素被牵扯进去,07年关店了事。胡主席说,不折腾。我们现在也是尽量不折腾,要做就一步做到位。

  07年,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梳理。以前是分部门,07年开始设了8个系统、8个总监,如采购、营运、财务、信息、人力、百货等。经过一年尝试,今年又进行大改,合并整合,变成了5个系统,成立了百货事业部。

  原采购系统解散,分成16个专业小组,比如生鲜,分成蔬菜组、水果组、日配组。每个小组,设置一定的任务指标,不管你去年做得怎样,今年的目标就是比去年提升5%以上的毛利,然后,差额部分的49%给公司,21%分给后勤,30%让你这个小组自由分配。从前期来看,效果还可以。不同的组有进度快、慢,这跟他们的能力有关。

  我去看过不少国内同行中的区域优秀企业,如河南的胖东来和思达、山东家家悦和利群、湖北的雅斯等,和这些企业都有过交流;了解过SPAR,也在考虑是否加入。

  湖南的西部和贵州,现在的交通方便点了。以前从怀化到长沙,大概要10个小时,高速公路开通后只要四五个小时。湖南的芷江机场,1945年投降的日军就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是军用机场,现在是民营机场,怀化到机场只要半小时车程,有飞往北京、广州等地的航班。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物流等各项建设都跟不上其他区域的脚步。

  通过对许多全国优秀同行前辈企业的学习,我想:他们的今天,就是我要做的明天。我的目标也就是不断向这些先行者学习。今年的目标是拿下300亩地,建一个物流中心。前期想把生鲜的冷链做起来,可能一下子投资一亿元比较困难,所以先一期投入,再二期、三期投入。前期拉入试点的是15家门店,从生鲜开始尝试,统采统配。

  操作的过程也是新的成长。以前去其他企业参观是漫无目的,现在是带着很多问题去看。

  为什么把物流建设作为改进重点呢?因为,在密集开店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如果不把配送和物流成本降低,同城巩固就是一句空话。在有些企业,一个月销售80万元左右的店,可能只需要16个人;我们月销售120万元的店,可能要八九十个人。经过努力,我们的单店用工人数也降下来了,目前一般只要二三十人。

  人力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打个比方,在以前,我们一家1000平米的社区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都要做,门店一开,生鲜部就要设采购处、各科长、处长、配送人员等,你会发现人力成本往往比毛利还高。后来,我们逐步从最基本、核心的东西出发,调整、改进,优化了很多。

  如何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实现绝对巩固,是我们这两年的主要思路,凡是开店的地方,我们都要做到最大。虽然目前在很多地方还不够强大,但都有一些值得自豪的成绩,比如在贵阳地区,沃尔玛的状况其实不如我们。2000年,在贵州的一个地级市开出第一家店约1000多平米,接着是第二、三家……今年要在贵州的凯里开新店。

  对话王志清

  联商网:鞋服公司如何开展工作?

  王志清:该部分和超市、百货分开,进行独立运作。这样的话,它不仅可以把超市和百货部分一些较难招商的面积做掉,还能在人家的商场进行租赁。实际上,在地、县级城市,鞋服公司还开有四五千平米的单店。我们方式是:同一个城市,百货、鞋服公司和超市作为高中低档三类公司,实现业态的全面覆盖。

  联商网:佳惠的门店物业以租赁为主?

  王志清:基本上是租的,但也买了不少。因为多数房产原先是国有企业的,在改制过程中,如果被别人买走,就由不得我们做了。限于资金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店面都买下,我们从个别城市退出了。我们最早的店,怀化本店,最早时,年租金只要10万元,后来拍卖时,底价1700万元,最后我们用5200万元拍下来。这些情况增大了我们的资金压力。

  联商网:员工的年龄结构及流动性如何?

  王志清:管理层人员相对较年轻,但因为我们也是有十年历史的企业了,有很多一二线的老员工,他们进来时也不算太年轻了,所以这些员工的年龄普遍偏大。80后员工的流动性大,很多人只待3个月或半年就走了。目前为止,我们招了九期大学生,平均每期留下来的也就三四个人,而且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一进来就要当“官”。

  联商网:您怎样看待生鲜?

  王志清:国家提倡“三农”,我们也在做我们的三农,也就是生鲜。我们的目标是,品类不能输于菜市场,但价格要比菜市场低。打个比方,苹果进价1.90元,我们卖1.98元。总的来说,蔬菜和水果的销量递增得很快。虽然毛利润很低,但损耗也降低了,因为生鲜本身损耗大,价格低的话,卖得快,循环也就快;周转得快,损耗也会小,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流量,同时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口碑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