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超市的优势、困境及其趋势
作者:熊杰;出处:《店长》2009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北京华联、华润万家、武汉中百、武商量贩等企业进军高档超市,势必有其缘由。即使抛开这些,单就高档超市业态本身而言,它是大卖场、便利超市、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已有业态基础上,一种全新的方向和领域,同时,它与百货、购物中心有着紧密联姻关系,相辅相成,因此,对零售企业来说,高档超市可能是未来制胜的一把利剑。

    高档超市的优点之一,在于经营的毛利率比普通超市要高出一倍或更多,这与我们传统的大卖场微利经营、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这在提高零售企业盈利能力上应是一个重大突破。

    其二,零售主流业态传统超市或大卖场,无法满足所有的顾客需求,而这一业态正好是将原流失或处于游离中,且购买力强劲的特殊顾客群,实施有效拦截。

    其三,高档超市的最大卖点,是进口食品及高品质生鲜类商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利润高,周转快。

    其四,随着国内新兴中高消费阶层形成,使原有的零售市场进一步细分,高档超市可以为零售企业寻找新的市场空隙与商业机会,为零售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面对国内零售日趋激烈的市场,通过引进新型业态的超市,可以尽早占领这块新领域的制高点,同时可有效规避同行竞争,并且充实或提升企业经营的业态组合。

    首先,进入高档超市的困难在于前期投入,包括各种设备(尤其是生鲜的各种加工与存储设备、冷链等)及高端的生鲜技师、超市软硬件、卖场装修、商品流转资金等费用,是传统超市的两倍或更高,投资金额远高于传统超市。

    其次,其选址有严格要求,不像大卖场或传统超市可选择城效结合点,高档超市必须选择在大城市商业繁华地段、高档写字楼商务区或临近高档社区集聚地,而这些黄金地段的租赁成本远高于一般超市或大卖场。

    最后,高档超市奉行高品质、高成本、高利润的经营模式,核心是高档商品本身及其附加值,因此并不能像传统超市或大卖场那样依靠规模发展大量销售,而只能是通过出售高附加值的商品来实现。这时,采购进货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的零售企业往往受限于无法直接进口。

    尽管高端超市的盈利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国内的高端消费生活用品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它的发展现状是否适合如此众多的竞争者共同参与?

    华润万家继深圳万象城之后,挺进广东二线城市东莞并开出第二家“Ole生活时尚中心”旗舰店。东莞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Ole东莞门店一直表现欠佳,经二次内部大调整后最终迫于经营压力,于2007年易帜换成普通大卖场。

    深圳店也曾遭遇同样的命运,深圳万象城店开业之初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也作了内部调整,如降低部分进口货品的构成比例,并着手培养当地的高消费人群。寻求高档超市路线的华润万家,据说在苏州也遭遇了与东莞店同样的命运。同类业态的和记黄埔属下TASTE超市,在香港拓展多年门店数量也仅1-2家。

    从华润Ole超市及和记黄埔旗下的TASTE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高档超市与传统超市靠规模、连锁快速发展的路子截然不同。高档超市作为我国零售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在国内尚无成熟的运营模式可借鉴、参考,因此,笔者认为高档超市虽然市场前景可观,但在现阶段受市场空间限制,且盈利模式、品类结构、营销策略等尚需长时间摸索。

    客观讲,高档超市在国内有其生存的土壤,但关键是针对不同城市的定位问题,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已初步具备其生存的土壤,但毕竟在中国的城市差异太大。

    很多新兴的白领金领或财富新贵的家庭,由于其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很多家庭均聘请保姆或钟点工做家务烧菜、煮饭,往往鲜食品类的直接购买者不是他们,而是由其保姆或钟点工去代购。无论是这些保姆或钟点工抑或家庭主妇本人,她们对高品质的食材、烹饪料理方法等了解甚少。

    高档超市在开办初期,由于其价格昂贵、加工料理方法等瓶颈可能会遭遇尴尬,尤其是高档鲜食品类。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当人的一级需要得到满足,将会向更高层次寻求满足,因此高端超市在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情趣商品、体现高品质生活品味的商品,这些近乎精神层面的商品更需长时间的引导、培育。

    还有国内许多拥有财富的第一代,他们当初节衣缩食、白手兴家所养成的节俭生活习惯,在短时期内无法彻底改变。因此,国内的高档超市,尤其是商品档次及其构成比例、核心价格带、业态功能等,不可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又由于南北地域、城市发展等差异,更不能简单地像传统连锁超市那样去大量复制。
 
    零售经营的最高境界是销售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而非单纯销售商品本身,尤其是高档超市,应着力提升其商品附加值,否则,随着今后竞争加剧必将步入经营死胡同。经营者们应该考虑,如何将我们国人几千年来的优良饮食传统、饮食习惯、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并形成真正的特色加以保留、放大,实现商品的高附加值。

    在这个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零售业态能够完全很好地服务于所有顾客,所以笔者认为,高档超市应从零售传统超市或大卖场的经营模式中剥离出来,既能通过装修布局、商品构成比例、生鲜加工工艺等来体现产异化,又能以更细致入微的服务、更优质的商品和精准营销策略等,来迎合特定目标顾客群的需要。总而言之,须从产品、服务、经营等方面,依照高档超市的定位严格实施,灵活应变,让高端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一种尊贵且特殊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