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下的药店生存
作者:王运启;出处:《店长》2009年10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新医改对药品零售行业的影响很大。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社区医院信息化”、“医保药品零差价”、“十五分钟健康圈”、“三甲医院的专家下社区”等一系列发展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预示着社区医院俨然已成为药品零售企业下一个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

  不少药店人士表示,眼下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医改新增卫生投入的两大重点,新医改致力于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客观上刺激医药市场扩容,让老百姓的医药购买力得到提高,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保障。但新医改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明确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药品品种,并将之直接覆盖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

  据悉,目前全国共有31.9万家药店。在这个抽象的数字后面,一张拢聚了300万从业人员的药品供应大网已经铺就。伴随着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处于新医改进行时态下,零售药店的行业洗牌也将加速展开。

  药品零售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该如何“寻求突破”?

实施多元化经营

  药店只要拉长自己的产品线,扩大食品、保健品的经营品种,依然可以将受影响部分的销售额从其他销售渠道补回来。多元化健康概念的经营理念已经被大多数药店所接受,尤其在新医改政策的引导下更是如此,因此可以增加非药品类健康产品的销售。

  无论医改方案最终如何,资源重组已是药店圈必然的趋势。对于零售药店而言,特色经营和多元化道路将成为关键手段。

塑造特色服务

  在新医改政策框架下,药品零售业的形势相当紧迫。企业靠的必然是综合实力的提升,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首推服务。

  意识到品牌形象关乎企业命运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为每一个顾客进行个性化指导、免费建立健康档案等一系列服务,换回广大患者的信任,使企业高速发展。

构建网上药店

  药品零售企业的经营情况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药品零售企业如果想尽可能接近顾客,就要依靠互联网给予的广阔空间。网上药店已经是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8年,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额前100强销售总额达521亿元,但网上药店销售额还没有突破亿元大关;而美国2007年网上药店销售额已经占到零售额的30%。由此可见,经营网上药店是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实体药店平均近30万元的开店成本,网上药店没有店面租金,药品销售价格比实体药店低十几到二十个百分点,不受地域限制,客源更加丰富等优势。目前在药品零售市场上,实体药店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网上药店则是“低成本”和“高机遇”,如果选择现在开展网上业务,也算是避开锋芒,另辟蹊径的新跨跃。

强化药师与店员的专业培训

  在药店总体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品种、利润结构的调整来获取内生式利润增长,确实是应对环境变化的有效策略,真正的药店服务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主动服务,培训就是其基础。

  目前零售药店开展专业药学培训的基础是药师,其次是店员的培训。北京同仁堂药店、上海第一医药商店等一批注重药学培训的连锁企业,每周都会定期对药师或员工进行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其专业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药店培训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与能否产生实效,在培训过程中将店员利益、零售终端利益、生产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结合起来,抓住重点、及时跟进、把握实效原则,才能实现零售终端增强消费控制力和品牌塑造的积极作用。

抓高端市场

  在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基层医疗机构重点用药范围主要是低端市场用药品类。因此,零售药店要改变品类经营策略,重点抓住中高端市场药品的销售,着力提升其销售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