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加壹凯茵社区店
从1间门店到39间门店,员工不足10人到6000人,首店营业面积175平米到39店合计160000平米,经营品类1000余种到40000种,另配备占地60亩达38000平米的一期、二期的现代化配送营运中心;从中山偏安一隅到遍地开花,甚至走出中山大胆挺进珠海、江门;从单一经营超市到涉足食品、餐饮、药业、美容、酒店、娱乐、服饰等多元化发展,拥有9个属下机构;堪称中山本土零售龙头企业,跻身全国连锁百强——这是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下称壹加壹)1994年成立至今的发展轨迹。 可以想象,在过去的15年中,壹加壹必定遭遇过不少风浪,付出过很多汗水和智慧,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迎风搏击,由小做大,闯出属于自己的零售之路。 15年的漫长光阴,容易使人趋于平凡。但对壹加壹创业者之一、现任公司执行董事的廖皓辉而言,岁月却给了他更多稳重和成熟,以及愈加帅气的外表。而说起壹加壹的过往,他更是娓娓道来,宛如昨天。
创业 1994年,自选商场在中山初露苗头。传统柜台销售模式的诸多不便,如顾客购买要看售货员脸色、看货不方便、人多要排队等,在国营商业公司从业并有承包自营商场经验的廖氏三兄弟,一直希望方便市民,给市民好的购物场所,而自选模式让购物变得自由、便利,深受市民欢迎。 新的经营模式引起了廖氏三兄弟的敏锐关注,也让他们从中嗅到了商机。他们集中各自的资金、人脉资源,在凤鸣路开了一间175平方米的开架自选商场。这是中山当时为数不多的自选商场,也是廖氏三兄弟第一次联手创业。 回忆起壹加壹第一间门店开业的盛况,廖皓辉仍记忆犹新:“凤鸣路地处中山市繁华的商业旺地,当时我们的商场营业面积为175平米,有1000多种商品。开放式的货架能让顾客直接接触商品,随意挑选。相比当时国营商场要赚取20-30%的高毛利,我们主推薄利多销,以量取胜,只做3%-5%,的毛利,零售价基本相当于批发价,商品价格极具竞争优势。为了吸引客流,晚上还推出二三十种特价商品。” 自由挑选、价格便宜,中山市民奔走相告,众多附近镇区的市民也前来采购,生意火爆时店内只见人头攒动,晚上营业到11点多才能关门。而自选、低价也为壹加壹赢得了市场先机,树立了货靓价平的口碑。
为了培养消费者对壹加壹的品牌忠诚度,壹加壹还“首吃螃蟹“,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贵宾卡,开启会员营销模式,更大程度的让利于民。顾客凭卡购物可便宜5%,这意味着壹加壹要让利5个百分点的利润。然而,事实证明,壹加壹虽然损失了利润,却奠定了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当同行商家纷纷推出各类会员卡、打折卡时,壹加壹已经牢牢吸引住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群。
发展 成功的企业家是善于学习的,不断充电,跟上时代的发展。创业初期,为了赢在起跑线,让凤鸣店一炮打响,廖氏三兄弟专门去了香港、国外参观,开拓视野,了解学习当地商场在自选经营方面的成功之道。中山毗邻香港、澳门,港澳又是国内接触尝试国际先进商业模式的前沿阵地,看到香港弹丸之地聚集了多家百货超市,不同街道总能看到熟悉的招牌,同一家超市遍地开花,他们学到了一个新词“连锁经营”。认识到连锁经营对快速抢占市场,壮大企业规模,强化品牌形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坚定了壹加壹必须走连锁之路。 学以致用,行动大过梦想,从创立的第二年开始,壹加壹便走上了连锁扩张的道路。第一家店开业后的三年里,壹加壹扩张到8间连锁店。 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崎岖的。连锁经营初期,开店需要资金,没有物业,融资困难,由于壹加壹主打“低价”销售,利润相当低,前期6家店基本都是亏损,但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廖氏三兄弟也没有放弃。他们坚信连锁经营的道路是可行的。零售是微利行业,投入到盈利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两年能够转化完成的,只有通过连锁,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做大做强,才有市场话语权。
壹加壹曾有过“疯狂”的扩店。01年12月30日至02年1月25日,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壹加壹4家中型商场相继开业,营业面积共近17500平米。但是,疯狂背后是有原因的。01年9月开始,外资内资零售大品牌纷纷进驻中山城区,壹加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考验,经过深思熟虑,壹加壹决定实施包围经营的市场策略。围绕竞争对手的超大卖场,壹加壹在周围的南朗、三角、民众、港口四个镇区快速布点,分别开了3000到5000平米的中型商场,以分流消费人群。 “对我们来讲,这不是一种玩票或者浮夸的举动,而是经过长期慎密考虑的重大举措。宁让利润不让阵地,只要阵地在就不怕。作为本土企业,必须懂得利用自身对本地市场的熟悉,以及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透彻这个最大的优势科学布点,形成强大的连锁经营布局,严密覆盖中山城乡以及周边城市,巩固、扩展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廖皓辉说。 凭借多年扎根本土,熟悉了解本地市场,而市民对壹加壹也有深厚的认知度和信任感,再加上壹加壹独具亲和力的人性化服务,在这场商战博弈中,壹加壹不仅没有受制于竞争对手,反而大举获胜,抢占了新的市场。 2002年,壹加壹开始实施“城市包围农村”的扩张战略,经过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后,把连锁经营的步伐稳健而迅速地扩展到中山各大乡镇。2003年,进入大卖场建设阶段,三乡壹加壹商业大厦、中山港商业大厦等过万平方米大卖场相继开业。 如今,壹加壹的网点布局已经覆盖中山市除神湾以外的所有城镇,并开进珠海、江门两地,拥有39间大型连锁商场。每家门店都能够保持盈利,壹加壹已经成为中山地区最大型的本土化零售企业,其网点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 廖皓辉认为壹加壹今天的成绩这得益于坚守连锁之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商家的经营业态、经营模式、经营的商品逐步趋同,市民消费习惯趋向理性,更加注重便利、诚信和价格稳定,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商家的必然选择。
未来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如何让公司更健康地走向未来,如何让未来的成功具有更多的必然性,成了公司创业者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多元发展能使零售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而单一业务会限制消费者其它的消费需求,也就不能令消费者百分百的满意。2000年,壹加壹已经积累一定的资本和管理经验,开始迈出多元化发展的脚步,求力多元化服务消费者,更好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购物中心到自有物业(商业大厦),再到进军便利店行业,创立“等于3”便利店品牌,壹加壹似乎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至今,壹加壹已发展至包括超市、百货、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的9间属下机构。 至于为什么要多元化,廖皓辉的解释是:“《第五项修练》作者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圣吉提出现代企业要从学习型组织向可持续发展过渡,要重视系统思考。按我的理解,系统就必须‘面面俱到’,并且要做专做强,只有更多更好地满足顾客,才能使我们的核心业务持续发展。”
合理的多业务发展,是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超市、百货仍是壹加壹的核心业务,面向的是大众消费者;餐饮作为配套使消费者购物之余有甜息、进补空间;服装,壹加壹按照自有品牌的操作模式,在主业态发展的同时,起到给顾客更多选择的作用;而娱乐事业锁定的是中高端客群。 现在零售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来越敏感,谁都无法靠高价格长期立足。但有理由相信,本土零售企业熟悉本地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网点优势明显,只要营造出良好购物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定能赢得未来。壹加壹正按照一贯“稳健”的方针,不断提升经营实力和自有品牌的能力,继续壮大。廖皓辉表示,即使在当前市场低迷的状况下,壹加壹仍然在稳步而持续地开疆拓土,其第40间商场过万平方米的大卖场正筹备于年底隆重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