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善待店长
作者:周勇;出处:《店长》2009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转型期,从机遇性成功转向战略性成功。支撑这一转变的最广泛、最紧缺、最重要的力量是营运管理人才。店长作为一线营运管理者,是战略上的远见力转变为战术上的执行力的核心人物。“2009中国零售业店长薪资状况调查”再次提醒我们:要善待店长!

  店长所拥有的资源有限,而责任无限。他们终日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甚至会因为工作而放弃家庭和朋友,使零售业成了“六亲不认”的行业。总部的“业绩指标”高高飘扬,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防不胜防。他们的付出与回报还常常不对等,当店长接收的是一家开业时就注定的“烂店”,你仍然有责任使其“咸鱼翻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有时候也会使一些“坏招”,并因此而遭遇顾客的抱怨。他们忍辱负重,步履艰难,小心翼翼,盈科而进,是在狭缝中求生存的一个特殊群体,没有一点非凡的功夫与独特的风格,就做不了店长。

  1.店长是稳健的中坚力量:

  在参与调查的店长中,35岁以下的店长占81.2%,大专以上学历占81.3%,已婚占69.9%。年富力强、受过良好教育、有家庭牵挂,这三个维度勾画出我国零售业店长的基本画像:稳健而富有战斗力。然而,另一个数据让人感到迷惑:男性店长占84.9%。零售是一个服务人的行业,女性理应很适合管理店铺,为什么店长以男性为主导?在我与几千名超商店长的接触中发现:店长其实是一个苦难的职位。95.4%的被调查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他们从来就没有“加班与加班费”概念。其中,有20.9%的被调查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以7天计算,日均工作10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店长们所说的话——女人当男人,男人当牲口——极有道理!不少店长尤其是远离家乡的女店长,工作上孤军奋战,生活上孤独无奈,心理上承受着对爱人、孩子、父母的歉疚。店长不仅用他们的智慧与辛劳支撑着店铺的业绩,而且还搭上了整个家庭的未来,很多店长因无暇顾及家庭教育而使子女的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2.改变现状是店长的期

  60.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薪资水平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值得关注的是:(1)店长薪资水平较低:59.4%的被调查者对2009年度总现金收入的预估在8万元以下,约三分之一(32.6%)的被调查者的年度现金收入在5万元以下。而被调查的店长约有60%(58.2%)管理着大卖场、百货、家电等大型门店。(2)制度性不合理:54.8%的被调查者表示公司的薪资制度不合理或非常不合理。数据本身并未告诉我们哪些方面不合理,但有9.2%的被调查者已经意识到:在工作中最需要的(或最缺乏的)是“沟通的机会和渠道”。这部分人虽然不足十分之一,但已经感悟到——总部有话语权的管理者不了解实情,了解实情的店长却没有话语权——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政策偏差的重要原因。关键是要变革管理流程与业绩评估体系。(3)店长最期盼的是提高与自己:对未来12个月内的期望,71.1%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深造/培训”,48.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带薪休假”,居然还有37.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医疗/保险”,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店长连最基本保障也没有获得。另外还有23.4%的被调查者提到了对“期权”的期盼,33.1%被调查者提到了对“住房”的期盼。尽管店长的期盼是多样化的,但他们最希望不断提高自己、获得基本保障与公平待遇。

  3.让我们善待店长:

  有一次巡店,遇大雨,到店时店长带领员工刚卸完一卡车货物,十几个人浑身湿透,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汗水已难分辨,但他们劳而无怨,仍对我们这些“领导”笑脸相迎。此情此景,我感动但更愧疚,而且这种心境已永久铭记在心。中国零售事业的发展,根基就是这些好员工、好店长,我们应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让他们也分享成功与喜悦,再省也不能省员工,再抠也不能抠店长,再损也不能损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人。当我们的店长、我们的员工都能以自己的职业为荣,以服务顾客为荣时,我们的顾客就会发现——My Store, My Home!


(作者周勇为上海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