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卖好商品 | ||||||
| 作者:何向阳;出处:《店长》2009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怎样卖好商品?首先要明确这样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好商品?第二,怎样才能卖好?好商品首先是质量好、价格有优势;其次,无论畅销品还是常规商品,在正常情况下同分类中销售好的商品。那么,简而言之,好商品就是商品好,卖得好。 怎样才能卖好商品呢?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采购源头:控制好商品采购的源头、产地、运输、进价、质量,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迎合市场、季节的需求,创造性的预知下一消费季的趋势,这是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第一步。 定价:前提是合理,重点是有优势。国际优秀零售企业往往打出的口号:“EDLP”——“天天低价”,强调的就是价格竞争优势。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涉及到企业的实力、价格策略、采购优劣势和门店优劣势。一般情况下,低价策略不是指所有商品,重点在于畅销品、民生用品等敏感商品、季节性商品。高明的企业往往以上述低价商品吸引顾客,以优质常规商品销售保证毛利,在同类商品竞争缺少优势情况下错位促销、避实击虚。 营销策划:“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如今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就算巷子“浅”也未必保证得了顾客只光临你这家“酒馆”。那么,各大企业每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营销策划中,通过DM、报纸、电视、现场促销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引导顾客。可以这样说:“商业零售竞争,绝对是头脑的竞争,这是知识阶层长袖善舞的大时代”。 商品品类管理:这是和商品陈列密不可分的,虽然门店商品在货场陈列有其固定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一成不变,因为随着销售的深入,形势发生了变化,必然出现优胜劣汰的现状要求。要使得商品卖得好,必定涉及到品类分析和管理。通过调整,提升单位面积销售的平效和人效。零售行业中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 服务与推销:在做好各项细节后,商品最终卖出去还需要靠人。零售术语——“常驻卖场”,不仅仅指现场不能断人,更要求理货员、导购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准和主动推销、服务的素质。一个好卖手的销售是一个平庸人员的几倍,一个注重服务的企业生存能力远远高于管理失当的企业,可见“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 特色商品的开发:在商品竞争白热化的时候,各大零售企业的常规商品通常是相类似的。大家往往寻求新的好商品的突破点——特色商品的开发,包括:国际、国内地方特色商品组合、定牌商品、具有新卖点的新品等,其特点用十六个字概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特取胜,贵在创新”。 顾客群分析与会员制:通过调研、分析本店、本商圈顾客消费及需求情况,明确本店顾客不同层次的构成比例及满足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确定门店商品结构整改和完善目标,最大程度满足主体顾客群的需求,挖掘销售的潜力;会员制建设是门店锁定忠实顾客群的重要手段。根据调研,大力发展会员制,做好会员服务,可以极大地留住主体顾客,提升忠诚度,会员消费金额平均高于普通顾客25%~50%。 “如何卖好商品”,字面虽简单,而要实际做好却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企业有效的综合管理,所谓“零售就是细节,管理就是面面俱到;执行力是成功之本,紧盯方能出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