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管理中的“销售” | ||||||
| 作者:居稚雯;出处:《店长》2009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管理者应该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商户的面前,是管理人员?是朋友?是领导?酷吏?亦或是敌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人们从自身的各个角度出发很容易脱口而出给管理者许多定义。在我看来,自从产业拔地而起,营销人员售出房产,招商人员招贤纳士,完成招商,直到满铺经营后管理人员对现场营运进行管理,“销售”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怎么讲?销售人员卖出店铺是销售,招商人员招进品牌入场经营也是销售。他们销售的是业主的信心,商场的定位,营销的组合,市场的前景 ,品牌的潜力和租户的期望值。那么管理人员销售的又是什么呢?记开关门,查考勤,制止出店经营,喝止随意装修……这些看似与销售毫不相关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管理人员销售的素质。 一个管理者没有表情,不可能使租户从态度上接纳你,在这里管理者“销售”的是自信、热情和精明;一个管理者没有表达和表述的能力,不可能使租户从制度上接纳你,在这里管理者“销售”的是公司的制度、管理的方式、方法,对市场、商务的看法;一个管理者没有及时作为、行动的能力,不可能使租户从心理上信服你,在这里管理者“销售”的是对特殊情况随机应变的处理方法,而这些恰恰是作为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三大品质。 现场管理事无巨细,方方面面让人劳心力,很多琐碎的小事如不及时处理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大的影响或隐患,如果“管”字是箍在每一个管理人员头上的紧箍咒,让人身心疲惫,那就拔掉“管”字换上一颗销售的心吧。当管理人员变成销售人员,管理者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温柔,善解人意,管理者的行动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迅捷到位,管理者的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敏捷,管理者的心情也会在“自我推销”中得到被认可的满足体验,得到租户的理解和需要,获得自信和来自工作的成就感。如何让顾客心满意足地买走我的“产品”(管理),并且乐于与“销售者”打交道,使之成为长期客户,便会成为管理人员努力探究的问题,即提升管理水平的问题。 推销自已,让租户接纳你,信任你,感到你的存在,喜欢你的存在。在管理中“销售”,会让管理隐于无形,跳动在管理人员胸口的应该是一颗销售的心。 管理者应该有一颗销售的心,只有售出自已的人格魅力,售出自已的管理理念,售出商人般的头脑,说服租户,把管理的理念和认知带给对方,使认同感普遍开花才能结出让管理者满意,让业主、租户满意的三好果实。每一位租户都是商人,在商言商也决定了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商人的气质,那便是推销,只不过这里销售的是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已。当管理人员用商人的口吻质疑租户的违规行为时,租户对于管理的抵触也会降低,管理不再是令人讨厌的罚单而是赢利的必需品。我的“产品”(管理)也许不够好,有缺陷,但它的价值决定了它的存在,每一位进场租户都是该“产品”(管理)的消费者,这也决定了管理的必需性。管理人员作为销售人员体现的价值在于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售出商场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方式方法等等。租户对商场管理的需求,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提升管理的品质,让租户为更好的“产品”(管理)买单。租户买了管理的单,管理人员作为“销售”人员的价值也由此得到体现,回报在统一,有序,优美的购物环境里。 用商人般销售的眼光看待管理行为,你会从中得到许多另类的启示,这也许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另一种品质吧。(from 万达内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