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整合潮汹涌 新面孔争先IPO
作者:王炎;出处:《店长》2009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一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好比谈判了几年的收购案,可能在一个月内发生剧变,又或者是不知不觉间又涌现出众多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的新面孔,仿佛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暂缓上市风暴后给资本市场增添一抹亮色。

资本整合潮

  对于收购时代零售,物美商业有等待2年的耐心,也有全国布局的雄心,更有收购整合的信心。可惜,这一切在韩国零售巨头乐天的高价面前都被击败。

  在时代零售停牌许久后,10月底的某一天,看似才介入收购时代零售不久的乐天居然发布公告,称其通过旗下的乐天香港提出全购,乐天将以每股5.575港元价格收购,较时代零售停牌前的报价4.64港元溢价20.15%。乐天香港将向时代零售的大股东方铿持有的 CS International 收购时代零售6.318亿股股份,涉及代价约35.22亿港元。若乐天香港在文件发出后4个月内购得不少于时代零售的90%,则拟行使权利强制收购其余股份,令时代零售成为乐天香港全资附属公司,并申请撤销上市地位。乐天按例以每股现金代价5.575港元提全购,即全购总代价48.72亿港元。根据停牌前最后的收盘价格计算,时代零售的市值为40.6亿港元。

  乐天提出的价格远远高于物美商业,这也是物美商业最痛的地方。“我们不会以这样不理性的高价来收购。”物美有关负责人富宇以这样一句话回应了整个事件,同时,物美做了2年的收购时代零售的梦想也就此破灭了。 
 
  一时间围绕着这三家上市零售企业之间的议论也越来越多。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指出,中国迅速扩张的国内市场对国内外商家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中国拥有巨大且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10余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中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实现了较高增幅。

  不过就在不少人痛惜中国又流失一个本土品牌时,11月中旬,商务部启动的针对乐天收购时代零售的反垄断调查又使得原本已经被认为是“铁板订钉”的收购事件又笼罩上了一层不确定因素。尽管大多业内人士以及参与反垄断调查意见的人士都认为以时代零售仅仅65家门店,乐天在华仅仅约10家卖场的规模以及区域分布等应该都不至于构成垄断,但反垄断调查的确使得该收购事件显得一波三折。

  乐天则积极表示接受调查只是一个流程,今后还会在华继续以收购形式扩张门店。因为在乐天看来,溢价收购虽然价格不低,但远比自己直接投资开店来得便宜。尤其是在一些商业发达地区,乐天自行选址的困难已经越来越大,收购整合会是这个韩国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大策略。
  
  而就在物美、乐天和时代零售的收购“三角恋”接近尾声的时候,那边厢,大商股份正进行一项重大股权转让。

  大商股份近期发布了大连市国资委向三家民营公司转让所持大商集团100%国有产权的提示性公告,深圳曼妮芬、浙江红蜻蜓及波司登分别受让40%、33.33%和26.67%的大商集团国有产权,在大商集团产权转让获国家相关批准后,大连大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以货币资金对产权转让后的大商集团增资。根据公告显示,增资完成后,曼妮芬、红蜻蜓、波司登及大商投资持股比例依次为30%、25%、20%、25%。如果按大商集团此前所剩的持有大商股份8.8%股权计算,这场改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大商管理层仅持有大商股份2.2%的股权,而且是间接持有。

  在中国商业零售业内,大商集团和大商股份的管理层一直都比较稳定,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操控力。以牛钢为首的管理者们,成为“大商”品牌的组成部分,有业界人士猜测,三家战略投资者看中的或许就是这些。

  有媒体提出疑问,可以理解三家民企是在通过了大连国资部门众多相对苛刻的门槛后才得以入围的,他们都是大商生意场上的“近亲”,也都是在看好了大商,更准确地说是看好了大商股份在今后的日子才情愿慷慨赴宴的。那么,他们是看好大商遍布长江以北近70家百货店的产业规模,还是看准了大商的看家法宝———大商管理层的稳定及能力?新的大商集团会一如既往支持大商股份吗?大商管理层的智力、精神和利益会集体告别大商股份吗?这些都是大商股份所担忧的。
  
  但无论如何,乐天收购时代零售以及大商股份的股权转让都让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零售类上市公司资本流向、大宗收购等事件再起波澜,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些机会。
  
金融风暴后的上市新潮

  曾几何时,由于金融风暴,消费市场走低等因素使得零售连锁类企业的上市步伐不得不暂停,不论是在国内上市还是在海外上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希望IPO的企业都在艰难地熬着,希望支撑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这些零售连锁企业可以重新踏上IPO之路。
这个时机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面显现出来。从7天连锁酒店、湘鄂情餐饮、徐家汇商城到巴黎春天百货,这些消费类连锁企业终于等到了“春天”。

  11月中下旬,已经搁浅了一年上市计划的7天连锁酒店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酒店企业。7天本次IPO的定价区间约为每股9美元至11美元,计划发行1010万美国存托凭证,拟募资约1亿美元,股票代码为“SVN”。以每股10美元计算,7天连锁酒店集团市值将为6亿美元。本次IPO中7天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店面扩张、提升产品服务以及偿还200 7年发行的高级债券。公开资料显示,7天从2005年的5家分店发展到2008年223家分店,其开业分店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5%。7天从2005年的200万美元到20 0 8年底1.05亿美元的收入,其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272%。7天IPO首日开盘价13.5美元,比招股价11美元上涨22.7%。

  同样是在11月中旬,湘鄂情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交易,湘鄂情发行价格为18.9元,发行市盈率为45倍。湘鄂情此次拟发行5000万股,其中网下发行规模1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湘鄂情计划至2011年扩店到至少36家以上,连锁销售总额达16亿元以上。本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北京定慧寺店改造、新建湘鄂情绿色食品配送基地、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以及连锁拓展等。目前,湘鄂情在全国约有23家门店,去年的公司营收超过6亿元。

  此外,就在近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09年第113次会议,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家汇商城”)首发获通过。徐家汇商城麾下主要拥有汇金、上海六百和汇联商厦。徐家汇商城的资方背景是国有控股。徐家汇商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商投实业有限公司和汇鑫投资三家国有股东分别持股38%、10%和4 %。其拟登陆深圳中小板。

  而在内地有17家百货门店,2年前上市计划流产的巴黎春天百货也在11月下旬启动了IPO前奏。巴黎春天百货刚刚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根据资料显示,成立于1996年的巴黎春天百货,其大股东为法国著名的服装品牌宝姿(国际)集团大股东陈启泰及陈汉杰兄弟,陈氏兄弟持有该公司71.56%的股权,此外,陈氏家族其他成员还持有巴黎春天百货14%股权。由于宝姿(国际)集团的大股东背景,巴黎春天百货在高档时装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销售额中有25%来自于女装业务。

  这一系列的连锁企业IPO举动使得大家在看到消费类公司上市春天回暖的同时,也看到了最新版的“IPO制造富豪”榜单。

  根据7天连锁酒店的开盘价计算,该企业创始人何伯权以及郑南雁的身价分别涨到1.67亿美元和6000多万美元。按照何伯权最初投资7天6000万元人民币(约相当于800万美元)计算,而今他的身价约是当初的21倍。 
 
  而从四张台子的小饭店起家的湘鄂情创始人兼董事长孟凯由于持有湘鄂情上市后总股本2亿股的67%。在公司上市后,孟凯个人财富急速上升到了35.6亿元,超越了原本《2009胡润餐饮富豪榜》上以个人财富30亿元作为中国餐饮首富的味千拉面的潘慰。即孟凯成为了最新任的中国餐饮首富。

  最值得一提的则是文化名人余秋雨。这个曾经因为《文化苦旅》而名噪一时的作家如今幸福地踏上了“财富之旅”。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余秋雨是徐家汇商城的第十大股东,多年前其以241.22万元持有82.5万股,而经过数年后,如今已经增加到了518.6445万股,即其现在的每股成本仅0.413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徐家汇商城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15亿股。以此估算,对应每股发行价约12.95元。以该发行价计算,余秋雨所持有的股份在该公司上市后预计市值至少6700万元。假如按若干近期发行的中小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48倍计算,每股股价可以达到约20元,那么作家余秋雨很可能就此成为亿万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