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眼看着圣诞、元旦、春节就要到了,马上又是一个繁忙的销售高峰,各个部门都在紧锣密鼓的安排各项工作,分管时尚部的副总Susan也忙着和总部、供应商联系节日期间促销活动、货源和人员的事宜。打了几十个电话,消耗了数升口水之后,总算可以消停一会儿了,Susan喝了一口水,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上次国庆做促销活动,服饰类商品现金卖满200元送200元现金券,前台部发现了几个案例,讨论了几次,门店还是对操作规范和处理方式有些疑惑。
其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顾客看上了一件标价405的衣服,这个牌子参加买200送200的活动,可以送400元的券,可这个顾客说她不想要券,不想买其他东西,问销售人员能不能直接打五折出售,销售人员说这是违反活动规定的,不能这么操作,这个顾客纠缠了半天看说不动销售人员,就想了个办法。顾客让销售人员分别开了两张405元衣服的单,先用银行卡支付了其中的一张单,去服务台换了两张200元的现金券,然后去收银台支付第二张单,这次顾客支付了205元现金,并用了一张200元的券,拿着第二张单,顾客又去服务台换了一张200元的现金券,这时候,顾客一共支付了现金610元,并拿了400元的现金券。接着,顾客去专柜拿了两件405元的服装,然后去了服务台,要求退回第一张单的货品。因为商品根本没有穿过,不影响售卖,服务台没法拒绝,于是收回了一件衣服和400元的现金券,退回了顾客405元现金。经过这么一轮折腾,这个顾客一共花费了205元现金,买了标价405元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达到了直接打五折的效果,而活动本身定为买200送200,是为了提升附加销售,只购买一件商品的情况下是不能一半用现金,一半用券的,这样一个结果是与活动初衷相违背。但这个顾客钻了一个空子,绕过了活动设置的限制,销售人员和服务台都意识到了顾客的小把戏,可没有合适的理由阻止,眼睁睁的看着顾客实现了这个小“阴谋”。
活动完毕后内部讨论时,大家讨论了很久,都认为这是一个漏洞,但是在现有机制下没办法弥补,或者弥补的方式会给大部分顾客带来很大的不便;有些同事还笑言下次活动也要采取这种方式,跨越活动规则设置的门槛,防损经理急得大喊:不行不行,这么做就是诚信问题!那些同事反驳说,顾客这么操作不属于违规,怎么我们这么做就是诚信问题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消费者。Susan不认为这种方式属于诚信问题,但如果真有员工这么做,如何能制止呢?上次活动之后,促销员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故事,如果她们采用这种方方式,或教别人使用这种方式,又或是有更多的顾客走这条路,如何防范和控制呢?
观点: (角色:百货业务) 我们做促销活动的最根本用意就是牺牲毛利率,增加销售额和毛利额,而在大型买送促销中,最根本的是通过销售额的大幅度拉升来实现的。案例中的这个顾客在若非在长时间研究过商场的促销漏洞的话,那么她的数学、算术、逻辑三方面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如果所有的顾客都能使用这种行为,我们做促销活动带来的毛利率下降,销售额却未拉升,带来就是全面的下降(销售、毛利、毛利率),这样的活动以后也没必要做了。但是,此种情况是比较异常的,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顾客这种行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才能做到这种“钻空子”行为。
A.活动的基数必须被这笔客单整除,并且得出的数字是偶数,否则无法操作。 B.此种情况的第二单中的买单使用了部分现金及部分券,而这些现金中必须能再次送券出来,这样才能填补第一次买单的赠券在第二次买单中的消费部分,这样才能把券补足,来退第一单。 从满足以上的两个条件的客单中看,能使用此类操作方式钻空子的数量应该是比较少的。 1、从实际上看,我们目前百货区做的促销活动涉及券类的主要就是买送及买换,买换不存在这种操作方式,至于买送,需要我们在根据不同门店的客单价进行不同档次的设定活动。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过多的顾客通过比较低下的单价实现此种“钻空子”方式。 2、此类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也是比较稀少的,任何的促销活动也好,任何的事务也好,都没办法做到十全十美,唯一能尽量做好的就是通过流程去规范行为。数据测算以准确设置不同门店的起送基数,来避免出现过多的这种情况。 3、另外有一种方式,就是文中所说的这种顾客,他在要求专柜给予折扣的时候,或者在这笔405元的销售客单中,专柜员工分拆成200+205元共计两张单,这样顾客可以通过买单200元,再送出200元的券来买单205元的第二笔单,这样顾客还不需要进行退换货,直接就花了205元进行405元的客单买卖。有以上的两种方式的,门店需要加强监督,这部分属于主观造成的,与顾客的这种客观造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我们促销细则是不允许分拆开单的,如果谁违反规则和流程,不管是促销员核我司管理人员,这种情况就是失职或则是诚信问题;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活动细则、监控体系(定期核查等)以及处罚机制。这样可以减少案例中情况的发生!
(角色:营运) 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看了这个案例感觉“卖的没有买的精”。
现实情况中,百货区活动存在的问题比案例中还要多、还要复杂。如: 百货区专柜员工将一件商品分单操作,如一件800元商品分成两张400元开单,顾客将其中一单400元买单后可以拿到400元现金券,然后用400元现金券买另外一单;
百货区某件商品售价398元,正常情况下需要再买一件商品才能达到返现金券起点400元,但专柜员工为了达成交易,将此单开成400元,最终可以返给顾客400元现金券;
同样商品折扣不一,顾客对标识折扣提出要求,希望更低些,专柜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不同顾客高低不一的折扣(自己的亲朋好友给的可能更低); 仅列举三例,实际还不止这些……
销售很重要,这无可争辩!但对于一家正规的公司,除了销售以外还应有包括严谨的内部管理、对顾客一致的承诺、降低经营风险(如员工诚信事件等)等,我想这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比销售更重要。我们是不是过多的从自身考虑出发制定营销促销活动,而没有真正从客户的心里角度去出发。如何制定切合顾客需求同时又避免随意操作对业务造成的影响,这个值问题得经营部门人员思考。
个人认为: 1、 简化促销活动内容,从单一某项活动来讲,活动内容不宜太多,否则顾客不明白员工也说不清,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2、 根据竞争情况,不断调整促销策略,跟上行业步伐,不至于让顾客认为活动内容很陈旧、无新意,有种疲劳感; 3、 品类应从大局出发协同起来作整体促销推广,现实情况我司的联营床品、化妆品每次百货大促不参加而被顾客诟病; 4、 通过IT技术支持到业务部门的实际操作,尤其是使门店员工的各项操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5、 强调内部管理规范操作,百货区各专柜员工严格按照促销清单内容执行,门店管理层加强监控; 6、 与百货区供应商就促销活动执行规范达成一致意见,从供应商角度避免对专柜员工进行不正当的授意,杜绝由此产生的漏洞。 希望这次讨论能够对我们百货的营销促销起到推动作用,让我司的活动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欢迎。
(角色:IT) 我理解所有的营销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也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购买的人越多,商品库存周转就更快,现金周转也更快。案例中列举的营销方案属于特殊的买赠活动(买X元送Y元),它除了具备一般营销手段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就是促进单体顾客的购买欲望,对于一般顾客来说其实是一个连环套,就是要想法设法掏空顾客的钱包,算到她头晕、买到他手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此看来,这些所谓的营销手段本身就是零售商家促进销售对顾客祭出的“阴谋”,所以现在顾客反过来跟商家玩点“阴谋”一点都不为过。
如果少数几个顾客能像案例中提到的那么聪明,那么对促销效果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如果绝大多数进店的顾客都带着那种“阴谋”进来,我想也不是坏事,试想想,如果不是商家的品牌有很强的号召力、促销活动有很强的吸引力,会有那么多的顾客跟商家玩“阴谋”玩得不亦乐乎吗?既然顾客有这个玩这样的“阴谋”游戏,我们不妨就顺着走,让顾客乐在其中,让顾客在满载而归的同时还带着一种胜利的感觉,不是更好吗?!说不准,这样的活动效果比直接打折的效果还要好呢,因为直接打折没有给顾客带去那种“斗阴谋”的乐趣!
(角色:淘宝2皇冠卖家) 促销,是需要钻研滴。 1、是商品定价问题。活动既然是买200送200,相信是个力度非常大的活动了,商品定价在405,这纯粹是个自找麻烦的定价。大可以定到380,390,甚至399,以限制顾客得到赠券的数量,并且拉动第二种商品的销售。 2、是返券使用限制。现在几乎没有商家做的返券活动,可以毫无限制的使用。使用时间,金额上做出规定。比如一周后使用礼券,比如每消费100元可以使用50元礼券。 3、针对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设下种种限制,但就算是商家再精明,也无法穷尽和规避所有漏洞。你的促销政策一旦出台,不能轻易更改。返券这样的活动之所以被很多城市封杀,就是因为商家设下重重陷井,顾客想方设法钻尽空子。利益纠缠不清。官司不断。 真正的促销让利,还是要明折明扣,在前期宣传,货源储备,商品阵列、客户服务上下功夫。有了庞大的流量和人气,就不愁银子滚滚来了。
(角色:商场消费者) shopping季,虽然铺天盖地的经济低迷、物价上涨的歪风邪气,但邪中不压正,老百姓的购物欲终究还是经不住商家的轮番轰炸,耐不住巨幅海报的诱惑,冲进购物人潮中……
可回头细想,才发现,如今的shopping乐趣不在于购物,而在于精打细算了。“买的不如卖的精”,商家和消费者都会算帐,商家的想法是必须让一般消费者认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多消费,多返券,继续消费,继续返券,恨不得你出门之后就剩个回家的车钱最好;必须让一般消费者买一件198的T恤之后,再跑遍商场找到那双28块的袜子,凑够了200才能拿到那200块的返券;必须让一般消费者为了花掉那剩余的10元的券再添18元去再买一双那28块的袜子。厚道一点的商家,全场送券全场都能花,只要你数学好,你还是可以得到一些比平常好的优惠。不厚道的商家就是把送的券分为A,B,C,D……种,必须让消费者转了又转,问了又问,算了又算,才可以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一般消费者要是做不到这三点,很容易就会发现拿在手里的一堆券,根本买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蓦然回首,您发现这是一个圈钱的套子,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商家的炮灰。 聪明的消费者,可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花费N多的口水,也许还要跟商场的人干仗一番,才能如文中的顾客这么幸运的达到自己的购物目的。但大多数顾客往往会选择,如果不能给我直接打折我就走人吧,反正不是你一家在卖。
商家自己分析分析,这种活动您得到了什么?要么是精明的顾客几经周折还是让你心甘情愿给人家打了折,要么就是大众的顾客心态,不去自找麻烦,不会为了一件商品放弃整片森林。 所以我说,商家您这是何苦呢?
买赠活动,您得费老鼻子劲去设计那个券,然后再制作印刷,您如此这般的辛苦为的是消费者多买您的东西。可人家消费者不领情,精打细算的那劲头堪比您想法子赚钱的劲头,有时间了咱跟您耗着,也要让您给我打折,最后您折也打了,还不讨好。要么呢,人家直接拍屁股走人了。
这年头,购物是否划算不需要您来告诉任何人,大家谁都会算,您就不如像人家沃尔玛一样来个“天天低价”,大家都轻松。要么您就直接给咱打折,该买的东西咱一样也不会少买,钱您一样赚去。何乐而不为呢?(from华润万家内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