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位竞争的“奇葩” | ||||||
| 作者:顾婷;出处:《店长》2010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商场童车专区
部分文具专区
圣诞节装饰
岁末促销POP 一见到傅蓉娣,就知道“伊是上海宁”(上海话“她是上海人”的谐音),操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51岁的傅经理有着老上海人所特有的亲切感。 从1993年时一名最普通营业员,到如今整个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兼任总经理助理,这位敬业的员工已经在宝大祥这家“中华老字号”的国营企业里干了1 6年。讲起和企业风雨兼程一同成长的日子,幸福感盈满了她的脸…… 找准商机 一个家庭里男人省了女人省,最后也省不到小孩身上。我们就是牢牢抓住了这个商机。 如今的宝大祥,在上海童品市场里早已是领头羊,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凡是经营童品业态的,几乎都曾耳闻宝大祥的“大名”。 宝大祥在上海的6家商场各有特色:南京路店是“经典欧风店”;奥莱店是“品牌折扣店”;五角场店是“品牌旗舰店”;四川北路店是“精致潮流店”;浦东九六广场店是“国际童品店”;普陀中环百联店是“欧风概念店”。 经营着这样一个独特的业态,傅经理由衷地感到幸运。“我们上海人说‘六个人供一个’,就是一个家庭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宝宝转。刚刚做了父母的年轻人给小孩子买东西往往是很冲动的,爷爷奶奶辈给孙子孙女买东西更是特舍得花钱。”傅经理举了个例子:有位年近70的爷爷,骑着破自行车来给孙子买童车,骑来的路上破自行车掉了两次链,他都颤颤巍巍地将就着过来了,可给孙子买童车时,他眼睛都不眨直接挑最好的,价格要5000元。 定位的演变 如同翻开一本泛黄的老相册,“宝大祥”的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在上海小东门大街开设的“宝大祥绸缎庄”。解放后公私合营,陈毅市长考虑到“宝大祥在上海人民心中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建议在加上“公私合营”四字前缀后,依然将“宝大祥”这一老字号沿用下去。 1999年,随着南京路步行街商业结构调整的全面启动,宝大祥重新定位开业,由此开始,“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以其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和童真烂漫的新形象、新经营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南京路步行街上唯一的、也是沪上规模最大的专门服务于青少年儿童生活、娱乐、学习的专业性购物中心。 2006年9月,宝大祥以对青少年儿童品牌厂商的强大号召力和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强势,以4000平米的经营面积进驻上海市青浦区奥特莱斯直销广场,成功迈出了连锁经营战略的第一步;随后三年内,宝大祥又先后进驻上海五角场万达商业广场、四川北路、浦东九六广场、普陀区中环百联购物广场。如今,宝大祥还计划在长三角地区内展店,后一两年内至少再开出五到六家商场;2 0 1 0年世博会,宝大祥已接受政府邀请,以4000平米经营面积入驻世博园…… 爱企如家 我们这些老员工,从进来到现在,企业哪怕在效益最不好的时候,也没有让我们下岗,我们很感恩。 作为企业元老的傅经理,不仅担任过南京路店的店长和五角场店的副店长,宝大祥6家商场的开业筹备工作都参与过,并且还将继续全程负责其他新店的开业筹备工作。业务策划、招商等,都是她协助总经理主管的。原本每周有两个休息日的她,总是抽出一天和总经理一起到各大商场去巡店,从未间断。 企业里老员工的占比很大,但令旁人不解的是,在一家国营企业里,这些老员工们却个个爱企如家,不光是经理、助理,6家店的店长没有一个会双休日两天呆在家里,都会不约而同、且非常心甘情愿地到自己的店里去加班。 “我们这些老员工,从进来到现在,企业哪怕在效益最不好的时候也没有让我们下岗。领导一直非常关心我们,现在更是把我们这些老员工当宝,这是我们最感谢企业的地方。我们都非常地热爱自己的企业,再苦再累也愿意为它付出。我们的工作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工作,只要认认真真,都能够做好。大家能够一起走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如今,企业也已经招聘了许多大学生来补充新鲜血液,可是作为老员工的傅经理,依然在不断地进修,考中级经营师资格证。“不断地充电,对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需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