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百货业如何应对五大挑战 | ||||||
| 作者:刘晖;出处:《店长》2010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百货业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佳绩,然而,一个隐隐的“不祥”在大家的心头挥之不去。一年下来,盘算一下,赚了流水,但利润却巨大下滑,供应商方面也是怨声载道。与此同时,来自行业内外的竞争似乎迫在眉睫,无形的压力也拥将上来。 2010年百货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2010年的中国百货业,将遇到更为巨大的挑战。 挑战一:普通百姓消费力疲弱。 由于市场的挤出效应,消费市场将变得更加复杂。普通百姓的消费基金将进一步被“保值”基金所挤占,投资不动产、黄金、证券的比例将远远高于2009年。同时,随着CPI的上涨,用于基本生活的支出也会迅速上涨,诸如水、电、气、暖、粮、油等价格抬头的趋势已经确认,这将进一步挤压普通百姓的穿戴类商品的消费力。 另一方面,2009年百货行业大量使用SP企划手段,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价格认知。消费需求的弹性越来越差,百货公司不得不使用更加剧烈的折扣幅度来对顾客进行刺激。 久被诟病的“二房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百货公司所谓的“食利”模式,将在2010年遭到多方的挑战: 2 . 企划手段依存“ 折扣” 度过高。2008年与我们北京昭邑有业务往来的百货公司的年平均毛利率在15-22%,而截止2009年11月,他们的毛利率水平下降到了11-18%。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百货公司的隐形成本巨大,这样的毛利水平已处于亏损边缘。 2009年,“B2C”网站大行其道,并且得到了国际风险投资的垂青。无论是好乐买、京东商城还是当当、卓越,都大有争抢珠宝、成衣、鞋类、运动、电器等百货传统长项的趋势。2009年,大型商业地产也风起云涌,全国性的造店运动已经从核心商圈渗透到郊区商圈,各个大型社区中都有了“生活mall”的影子,这对百货公司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 挑战四:经历快速发展后百货严重“营养不良”。 中国百货2004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到2009年,“发展”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但我们看到却是大量营养不良的新生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连而不锁的单店模式依然大行其道,整体经营依靠门店总经理的个人能力,而非集团化百货的系统运营能力。 2.职业经理人严重匮乏,大量的1-2年工作经验的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年轻人充斥在楼层经理、招商经理的岗位上,企业管理风险积聚。 3.制度系统化、细节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很多百货公司管理抱残守缺,居然十几年前的老制度还在运行。 4、信息化问题尤其是信息现代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ERP的普及尚未完成,很多百货公司的ERP不过就是个摆设,ERP数据报表纷杂且不能有效整合;对商业智能系统更是“闻所未闻”,而欧美、日本的百货公司早已进入商业智能时代。 2010年的百货业,会出现国内大型百货集团快速整合单店的情况。百货的集团化经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集团百货融资快,上市容易,可以快速聚合现金资源,这些资本优势将会使小型百货面临被吞并或被收购的境遇。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去思考。 首先,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百货管理系统,这是当务之急。管理系统大致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人力资源系统大致可以分成人事架构、招聘模块、绩效考评、培训、薪酬等五个模块;财务系统大致可以分成财务、投资和审计三个模块;信息系统可以分成系统维护(ERP、OA、E - HR、BI等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和网络管理两个管理模块。 第二步:建立百货经营系统。该系统围绕商品的经营和销售展开,也分成三个子系统,即:供应链系统(买手系统)、销售系统(卖手系统)和营销系统(企划系统)。 物业系统分成日常管理(如:消防、维修、保洁等)、消耗控制(如:电、暖、水等)、大型项目招投标(如:工程、装潢、大型设备采购等)等三个模块;总务采购系统由低值易耗品、招待和办公费用管理三部分组成;核算审批系统则由预算制定、审批权限、内审和外审等三部分组成 当整个管理系统建立后,企业大致就走上了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抗风险的能力会增强很多。 其次,着眼当下,还清旧债。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很多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2010年将是百货的“还债”年。急需快还的几个方面有: 2. 企业信息化的欠账。ERP系统全面高效的使用,是最起码的要求;OA系统的全面应用也应该尽快实施;至于BI、EHR等,可以稍缓一点。 3.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梳理再造。目前,管理制度陈旧是百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制度都成为了制约百货发展的绊脚石。在欧美的零售企业,流程及制度梳理每年都会进行,特别是一些关键制度和流程,会反复推敲,务求整个系统的安全和高效。 4.人力资源的大盘点。应掌握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现状,寻求改进和突破,并借此制定新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5. 成本管理预算控制。应找到企业成本黑洞,及时弥补。 ◇集团化连锁发展战略。将管理模式、品牌、人才、信息系统和资本资源整合在一起,迅速复制,以实现在规模上的整体增长,这样既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如人才、贷款、投资、政策倾斜等,又可以产生强大的议价能力,无论是土地或物业的购买还是对品牌供应商的招商谈判,都会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 (作者系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百货首席咨询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