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购物袋”引发的事例和思考 | ||||||
| 作者:柏林;出处:《店长》2010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我一看,顾客的手指还出着血,连忙说:“大姐,实在抱歉。你手伤得怎么样?用不用包扎一下?”我一边说着,一边领着顾客离开收银台。当时收银台正是客流高峰,为了不影响其他顾客结款,我领着顾客来到了服务台。 到服务台后,我再次询问顾客受伤的手指有没有关系。顾客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说:“不碍事,不碍事。”顾客的手被玻璃划了一个小口,我感觉问题不大,先让客服人员拿手帕纸给顾客擦一下,然后,我查看购物袋是不是有问题。 在其他门店的时候,我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顾客购买罐头或者酒之类玻璃瓶的商品,因为购物袋的问题打碎了。甚至有一次,顾客买了大西瓜,一装进购物袋,购物袋底下就裂开了。结果,西瓜掉到地上摔坏了,顾客要求赔偿。因为当时是袋子的质量有问题,所以给顾客又换了一个西瓜。一般而言,此类给顾客的赔偿造成的商品损耗,都由购物袋的供应商承担。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后,购物袋的厂家会严把质量关,很少会再发生过此类事情。 这次,我查看了一下这个购物袋,发现袋子不是从底部裂开的,而是从旁边裂开的。还未等我开口,这位顾客就说:“我交款的时候,我还问收银员用不用再装一个袋子。收银员说不用,能装得下,结果给我装了满满一大袋。”我一听,估计这袋子是被其他外包装比较硬的商品划破了。由于顾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多,又很重,所以造成玻璃瓶包装的商品掉地上打碎了。另外,顾客向收银员也提出要再装一个袋子,而员工没有考虑她所购买的这些商品的重量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包装比较硬的商品,它的角或者边,容易把袋子划破)。所以说,是我们的责任造成了商品破损,应当给顾客赔偿。 我让员工到卖场去拿同样的商品,同时我去找了一个购物袋给顾客。(我不是去收银台拿的袋子,因为购物袋是收费的,每位收银员都为自己的袋子数量负责。) 顾客看我拿来一个购物袋,说:“你再去拿一个吧。”我不是很情愿地又去找了一个购物袋。这时,员工也从卖场把商品拿到了服务台。我把商品双手递给顾客说:“实在对不起,耽误您时间了。” 没想到,这位顾客说:“我有你们家的会员卡,这两样东西能不能刷卡啊?”唉呀,我的上帝啊!给您换的商品,您也想积分啊。尽管我心里这么想,但是我嘴上没这样说。我笑着说:“不能啊,不能啊。”我估计,当时我肯定是皮笑肉不笑。 【 思考 】 事情并没有结束。之后在卖场巡场的时候,一位领班问我说:“店长,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下刚才你是怎么处理购物袋客诉的?” 这位领班刚刚从理货员的位置上晋升到领班,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详细地向她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以及如何接待顾客,如何聆听顾客的抱怨,如何分析事情的责任。假如是购物袋的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假如是我们员工的责任如何处理,假如是顾客的责任如何处理等等。 第二天上午,我意犹未尽。又以这个事情为案例,给全体领班培训了一遍如何处理客诉。要求大家要学会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求大家要学会聆听,同时要求商品陈列时要注意安全的陈列原则。 我正好在收银台附近,赶忙出去拦住他问怎么回事。这位顾客气乎乎地说:“什么服务态度?我想多套一个购物袋,收银员说‘我们家的购物袋很贵的’。什么服务员,不买了,我们到别的超市去。”我向这位顾客道歉,这位顾客根本不理睬。随后他的家人也出来了,我向她们解释说:“现在临近春节,到其他超市也要排很长的队,好不容易选购好了,就请原谅我们的过错吧。” 可是,顾客根本不原谅,一家人坐上一辆外地牌照的丰田大吉普走了。后来,我严肃地批评了那位收银员。我说:“因为一个购物袋,我们不但损失了将近四五百元的销售额,还损失了四五位顾客,甚至还会潜在损失了四五十位顾客。”这位收银员哭着解释说:“我当时告诉他说‘我们家的购物袋很结实’,那位顾客根本不听就把东西摔到收银台上了。” 近期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环境保护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任务。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会引发一场龙卷风。一个小小的塑料购物袋,也许会引发电影《2012》里一样的灾难。作为一名零售行业的从业者,我真心希望购客能拿着环保购物袋购物,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