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种基层员工类型解析 | ||||||
| 作者:颜萍;出处:《店长》2010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在零售业工作了很多年,谈不上阅人无数,却也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员工。很多员工在零售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充当了“领头羊”和“助推器”的角色,开创和掀起了企业乃至零售业的变革;也有些员工在零售业的急剧变化中,因为跟不上节拍而被无情淘汰;也有员工碌碌一生,无为而退,不能分享到企业成功的喜悦。 同时,很多零售企业的管理者因为难以捕捉住基层员工的工作心理,在管理上略显疲惫和无措。曾听到一位零售业老总这样感慨:“这批年轻的员工,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龄,原本应该很有朝气的,怎么进了我们企业,就被‘凝固住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吗?” 下面,笔者主要针对零售企业的基层员工,试分析他们的工作心理,希望能对管理者起到一点参考作用,并能给基层员工提供某些警示。 一、 好好先生型 此类人的基本特征是:对内、对外都保持良好形象,凡事追求中庸,坚决不做出头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犯人。男士以娘娘腔居多。要想此类人撑起企业的大梁,比较困难。 二、 正义利剑型 此类人的基本特征是:秉性耿直、倒八眉,性格如弄堂里的木棍直来直去,内心又充满了为人打抱不平的热情,凡事喜欢弄个明白,不喜欢打闷包,如在马路上遇到小偷,一定穷追不舍将小偷打倒在地。他们不为蝇头小利所获,爱做出头鸟。 三、 睿智型 此类人的基本特征是:心思缜密、有文化、有谋略、有城府,往往有能力挑出公司各类规章制度中的漏洞并加以钻研,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心不一定如止水,但一定如明镜。若是近视眼,眼镜背后必定是两颗骨溜溜转个不停的眼珠子。用好此人,好比是领导身边多个智囊;用不好此人,如领导身边按下了定时炸弹。 四、 老黄牛型 此类人通常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执着、踏实、不计较,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做白了头、做花了眼。基本属于热爱本职工作的范畴,但要此类人谈创新恐怕有些为难。 五、见利忘义型 此类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热心肠,背后捅刀子;领导在与不在是大不一样的。其工作状态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零售店铺的销售业绩和店铺形象。 七、 投机取巧型 此类人油头滑脑、门槛精、爱耍小动作,好比是股市中的短线工作者,做的是投机的买卖,而不是“投资”。使用这类人,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收益”,但长期来看,会得不偿失 八、空降兵型 九、好为“领导”型 这类人天生有做领导的夙愿,喜欢乘领导不在时充当领导角色,学领导讲话、学领导拍板,甚至在人前声称能替领导做主。虽说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十、滥竽充数型 十一、看样学样型 十二、恶搞型 十三、横竖横型 十四、全能型 以上十四种员工类型,在零售基层员工中是普遍存在的。 零售基层员工大多文化素质低、收入低、社会地位低,虽然有“三低”现象的不仅是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也有,但零售业的特征决定了零售企业管理的难度远大于其他行业。 零售企业的门店布局相对分散,总部监管困难,员工收入普遍不高, 流动性强。这给零售业的管理者们提出了很高的管理要求。不过,若每位管理者能够擅于分析,找出应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对策,对症下药,那么再大的困难也可以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