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营销:完美的信息组合 | ||||||
| 作者:联商网Toya/编译;出处:《店长》2010年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许多零售商已经意识到,那些简单地通过电子邮件、毫无目标性地向消费者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已经无法在“顶端零售”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如果期望消费者每周、每月都会打开你所发的邮件,你还需要在电子邮件广告中应用更智能化的程序。 这种观点已被多方认同,且开始应用于各类营销,并逐渐成为多渠道市场量化调查的主角。它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Loyalty Management Group远见及沟通部的商务主管Dave Buckingham认为:忠诚度规划数据,可以用于追踪试运行的市场营销新举措。例如,你可以在商店启动一个新营销活动,对其进行跟踪和监测,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对照分析新策略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些测试甚至可以仅在一家商店中完成。 还可以将同样的方式应用于忠诚卡数据:将新产品同时在几家分店上架,那些购买新产品的顾客将被直接“捕捉”,从而成为从广大的数据中被单独划分出来的目标调查对象。这能帮你更客观地了解到,什么样的顾客才是你新产品的最直接受众群。零售商/生产商可以采集该数据,制定适合的营销方案。 Buckingham表示,这种类型下的测试结果非常宝贵。新产品发布前期,在商店内开展短期的数据跟踪,将直接影响未来长久的销售。 多渠道机遇 但并不是所有零售商都采用如此先进的运作方式,SAS智能实践运作首脑Steve Georgiadis表示:“我看到很多零售商都在收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并将其用于购物行为分析中。但这些过于单一的数据,真的能反应商家真实销售/消费者的购买状况吗?战略是明确的,但大部分组织制定战略的方式几乎没有改变过。要知道,真正的机遇来自对多渠道信息的整合分析。” “零售商利用客户数据来细分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但很多时候这种努力与真实有效的区分消费群体有着相当大的距离。”Georgiadis补充道。零售商需要更动态化的目标消费群数据,这样才能合理地制定出推动销售的营销策略,因为当下的消费行为转变实在是太快了。 Georgiadis指出,细分消费群体的工作趋于静态,且更为生硬。部分零售商仅仅是将挑选出的目标“顾客”统统归为一个集团,就宣告工作完成,他们没有依照时间的流逝将其重新审核并再次确定。 正确思考下的营销策略,可以体现一群顾客的消费共性,并以刺激双向互动。 例如,英国领先零售商Sainsbury’s,可以从一个刚升级为母亲的消费者购买的第一包尿片开始,追踪其接下来的消费旅程,包括她为旅行而采购的户外用品,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必需品……公司会针对这类群体进行营销策略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接下来的“人生采购”需求。 同样的智能需求捕捉解决方案,还适用于评估营销方式的成功与否——如果真实发生在现实运营中,零售商可凭借此重新分配预算,选择最佳表现、更为积极的营销媒介。 Georgiadis解释道:“就营销组合方案而言,关键是品牌规划策略。可以通过查询候选媒体、机构历史数据(其他同行、商家或同类商品带动的销售额)、或诸如尼尔森这样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所披露的数据,来挑选合作对象。然后你可以制定短期(比如一个季度)的营销方案。期间你可能会受到诸如没有详细分析模型、市场表现未达到预期指标等因素的制约。营销者可以利用分析结果,拟定营销组合,预测不同组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评测或对比需要专家级的分析模型,目前使用该方案的,主要为制造商和快速消费品销售商,他们能从中获取不小的利益。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类方式能过滤一些非必要的中间过程,更好地带动销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