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商品的组合和调整 | ||||||
| 作者:黄静;出处:《店长》2010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卖场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做科学的组合,对商品的选择和调整,也就成了卖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讲,只有有活力的商品,才能最大化地实现销售与利润目标。有活力的商品即意味着商品本身是最新的,也是最能满足顾客需要的,是当前最具时效和消费价值的,也是消费者最乐意购买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卖场商品的调整工作就必须严格规范地进行,以确保引进的商品能够产生最大业绩与毛利。 一般来讲,成熟规范的卖场往往会有自己专门的商品组织结构表——依据商品属性来划定不同的分类,从大分类到中、小分类,最终为单个商品定位。商品组织表是按消费者的需求来设置的,它的每一个分类都代表着消费者的一种特定需求。一个科学、全面的商品组织结构表是能够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的。而且,有了这个完整框架的规定,任何个人不得凭自己的个人喜好来决定商品的进出,而是要在这个框架内做出合理的调整。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必须在一个科学值以内。 另外,任何商品都是具有一定生命周期的,而且一般都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进入期→成长期→高峰期→成熟期→衰退期→消亡期。 在不同的阶段,商品的毛利也是不同的。通常在进入期和成长期,商品的毛利是最高的。随着竞争的加剧,促销力度不断加强,价格下降,促销成本增加,商品的毛利也在减少。通常,在商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毛利会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其后竞品会逐渐增多,导致销量下降。价格战越打越激烈,毛利也越来越低。 因此,为了谋求合理的利润,厂商通常会在旧品的成熟期就开始研发推出新品,以更新日渐微薄的利润结构。同样,越成熟的商品,市场的价格也就越透明。卖场为了保持价格竞争的优势,也在不断压缩自己的毛利空间。必须靠新品的高毛利,才能使整个商品结构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毛利结构。否则,卖场将无法损益平衡。因此,引进、汰换商品是优化毛利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进入期和成长期,销售与毛利呈现反向趋势,随着销售的增加,毛利逐步下降,在高峰期与成熟期之间则销售与毛利稳定在一个平衡值,而当销售到达成熟的顶峰期时毛利已有明显下降,其后的衰退期和消亡期便出现销售与毛利同时下降的趋势。 市场的发展变化是以精细化为特征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在高科技和网络信息的推动下,也愈来愈具有开放、时尚、潮流的倾向。所有新商品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产生的更高、更好的消费需求。同时,新商品还具有制造、引导潜在消费的功能,可将隐性的需求变成实在的商机。开放、时尚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乐于尝试新的东西。因此,用新商品刺激新需求,创造新的销量增长点,是卖场引进、汰换商品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引进与汰换商品还是卖场增加其他收入的重要来源。厂商在推出新品时往往是有相应推广费用的。因此,卖场通过新品的引进,还能获取相应的上架费、陈列费,借以增加其他业务收入,提升总毛利。 ▲准确把握缺货情况和有效解决缺货问题,是现代零售企业营运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打好了,加快存货周转、提高物流效率等工作才会有立脚点。 ▲ 商品区要保持整洁、通畅、卫生。若发生下列情况要尽快解决:店铺前纸屑满地飞,遮阳棚、橱窗等有厚灰;店铺前自行车、摩托车、小地摊拥挤不堪;店铺立面字迹不清,晚上灯光不亮;店铺橱窗、柱头上广告杂乱无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