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条军规”治店
作者:顾婷;出处:《店长》2010年3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步步高江西上饶店店长 邓晓光
     
     


  一口湖南话的邓晓光店长,今年39岁。  

  2003年9月参加了湖南步步高集团的秋季管理班培训,由此踏入激荡的民营零售,现任步步高江西上饶店店长。  

  邓店长曾经在国营企业里做到副总经理,后毅然辞职,从步步高一家超市的食品课长重新起步。如今,他已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担任过7家门店的店长。2009年11月,他荣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金牌店长”荣誉称号。  

  回顾在步步高的6年半时间,邓店长信手捻来一大把亲身故事,配上有血有肉的管理心得,再加上他自小爱好的古典文学,引经据典做点缀,说得有声有色……

  归零的心态

“从老总变为课长,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我愿意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崭新的一切,一切从零开始。”  

  说到6年半前的重新起步,邓晓光提到他在应聘步步高之前所参加过的一次为时七天的秋季管理班培训。培训中有一堂课,叫“积极的心态”,其中有一个章节,叫“归零的心态”。  

  “这次培训对我影响比较大。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那些成绩只代表过去,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我必须从零起步。从老总变为课长,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我愿意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崭新的一切,一切从零开始。只要好好工作,我一样还能再做上去!”  

  现在回顾当初做课长的四个月,邓晓光很感谢这段经历所给予他的扎实基本功训练。“我做课长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这对我以后做处长和店长,帮助非常大。课长这个层面是实操,很多事必须自己去做。我记得我做课长的那段时间刚好是春节前后,由于每天十多个小时和员工在一起工作,带着大家一起验货、搬货、拖货,使得我对卖场的商品很熟悉,同时对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也非常了解,这些都为我今后的团队管理带来很大的帮助。”  

  说到自己曾经是家乡湖南省邵阳市商业系统里最年轻的公司经理时,邓晓光却感叹不已。“在我最年轻、最应该学习和实践的年龄段,却没能在国营企业里学到太多的东西。而步步高是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发展很快,可以接触到许多新知识。09年公司引进了外国经营团队参与管理后,我们又有了更大的学习空间。相信凭自己好学的天性,在这里,我会进步得更快!”

  带队有方

做培训,带团队,基础工作做好了,销售就没有做不好的。  

  担任过7家门店的店长,问他最大的心得是什么?邓晓光说是团队管理。他讲述的“带队经”中方法故事之多,让《店长》编辑有些应接不暇。  

  7家门店里,他觉得自己做得最有成就感的是两家:湖南长沙林大店和湖南衡阳供大店。成就感的来源,都因为在那里打造出了特别好的团队。  

  “我认为业绩都是靠团队做出来的,所以我赴任门店后的第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打造团队。”

  林大店本身就是一家销售不错的店,公司上上下下都对其有较高的评价,但由于公司发展很快,邓晓光来接手的时候,原团队的主管层刚刚做了很大变动,许多课长都是刚从培训课长(即课长的下一个级别,相当于“储备课长”)升上来的,无论是技能还是管理能力,都不是很成熟。  

  邓晓光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他们培训。“培训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每一次营运例会,我都会拿一些最近的例子来和大家做分享;在现场巡查的时候,我会给大家做示范;吃饭的时候,我会夹着碗里的菜作比喻,给大家分析商品知识……培训无处不在,且需要不断地反复和强化。”  新团队需要凝聚力,为了培养团队成员的“大家庭”感,邓晓光要求主管详细了解下属员工的情况。“我要求每位处长、课长,都必须知道自己处里、课里每个员工的状况。不光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年龄,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性格爱好等。如果你遇到一个员工在早晨上班时不是很高兴,就应该去了解原因,是他昨天挨了批评,还是他家里小孩不听话,还是他父母身体不好……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关心到你的员工,也只有你真正地关心他们了,他们才会对顾客微笑。要先服务好员工,才能服务好顾客。”  

  一段时间内,邓晓光用各种方式在现场抽查主管对员工的了解情况,很快,大家都养成了相互了解的习惯,团队的凝聚力马上就有了提升。  

  卖场工作是枯燥的,重复而细致的劳动常常需要新的动力来维系。为了激发主管们的工作激情,邓晓光曾组织门店主管进行夜间“城市暴走”活动。“一次是晚上9点快下班的时候,我把培训课长都召集起来,以部门为单位分成四个小组,按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每段路安排一个小组来领走,从门店走到湘江大桥,再走回门店,凌晨一点多结束;还有一次是晚上9点下班后组织课长爬岳麓山,爬到山顶,走下来,再走回门店,一直到凌晨两点多结束。”不但如此,邓晓光还要求当晚参加“城市暴走”的人第二天必须上早班,“否则就没有意义了!这样做就是为了锻炼大家的激情,没有激情的人,是完成不了这项活动的。”  

  称自己很喜欢“传道授业解惑”的邓晓光,还常常将身边的好案例分享给大家。“有一次晚上10点多我到员工食堂,看到食品课的员工们正高兴地围在一起吃西瓜。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他们说因为今天配送来货很晚了,卸完货课长请大家吃西瓜。后来我在给非食品课长做培训时,分享了这个案例,并分析了这么做的意义,非食品课长觉得不错,就也效仿着这么做了。渐渐地,其他部门也争相效仿。吃几个西瓜并不贵,但团队的凝聚力因此又加强了一些,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邓晓光在林大店的一年时间里,让这家原本就较好的店,更上一层楼。这样一家社区店,销售比公司里的许多综超销售都要高。    

  相比林大店,供大店的基础要差很多,当时公司各级领导也都对供大店不太满意。邓晓光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西点军校的2 2条军规贴在墙上。  

  “用西点军校的2 2条军规来打造团队,是我从林大店开始形成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江西上饶店。我要求每位主管都会背这些军规,但在要求他们背之前,我自己先要能背。军规里的‘无条件执行’、‘工作无借口’、‘细节决定成败’、‘ 以上司为榜样’ 、‘ 没有不可能’、‘立即行动’等条例,对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打造团队战斗力,非常有帮助。”  

为了挖掘团队里每一位员工的潜能,邓晓光还因材施教。“我有一个处长,做事很扎实,但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让他去和别人做一些交流,或者在某些公开场合讲话,就会怯场。为了弥补他的这块短板,我要求他每天在我们开完小例会之后,面对所有的管理人员,当场朗诵一篇我临时给他的文章,以此来锻炼他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慢慢地,他的这块短板就补上来了。”  

卖场仓库管理不到位,邓晓光效仿麦当劳卫生间的检查表制度,也在自己门店的仓库里贴了两份表。一份是值班表,每天下班后他自己带着所有的主管,轮流去仓库值班;第二份是检查表,分三张贴在仓库的三个地方,凡是跟仓库有关的各级主管,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到仓库去检查,并分别在三张表上签字。很快,仓库的管理就做得很到位了。  

  通过几个月努力,供大店的运营工作得到了公司的通报表扬,以前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损耗也降下去了,各项工作都走上了一个良性的轨道。

  做一个专业的店长

“专业,就是无论你去哪个企业,无论你走进哪家门店,一去,就能知道它的问题在哪里,就能帮它改变,并把它的业绩提上去。”  

  问到邓晓光今后的职业理想,他的回答很朴实:“我现阶段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很专业的店长,无论你去哪个企业,无论你走进哪家门店,一去,就能知道它的问题在哪里,就能帮它改变,并把它的业绩提上去。这不单要求店长的个人技能很好,对商品、商圈、竞争对手很熟悉,还需要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团队。”  

  虽说无论在外行还是内行人看来,现在的邓晓光都已经是一个专业的店长了,可他说:“我认为还是有差距。人只有不断树立目标,才会有动力。我会将我的目标分成几个阶段来实现,实现一个阶段,再去追求下一个阶段。这样我每时每刻都会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永远保持激情和年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