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业三大关键数字 | ||||||
| 作者:蒋美兰;出处:《店长》2010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巧妙地增加来客频度——这是我在这个案例中,最欣赏的一环。这个设计师能够思考增加使用频度,这就是决胜的关键! 我跟老公、儿子一家三口,一直都在同一家发廊“打理”我们的头发。老公和儿子共用一个设计师,而我则由另外一个设计师负责。 照理说,二比一,负责我老公和儿子的设计师应该有比较高的提成才对,但那天,因为我的设计师休息,我找了我老公的设计师,聊起天来,才发现这个设计师其实是感到比较无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他总是很忙,需要应付两个客人,剪两个人的头,但自始自终,他的提成却远不如我的设计师。 我们家这对父子档进发廊,永远只有一种需求——剪头发!可是,我就大不同了,虽然我不爱烫头发,设计师少了最大的收入来源,但,聪明的设计师是不会轻易放弃挖深客户需求的。我每次上门,他都会有新的“服务”让我尝试,之后,就会建议我买6次或12次的相关服务,因为比单买一次划算许多,并且,还是那句话:全家人可以共用——所以,我的花费就包括了:剪发、染发、护发、头皮护理、头皮按摩等。由此可见,真正花钱的大户是我!虽然事后会跟老公请款(可怜的男人^_^),但因为当场下决定购买且掏钱的人是我,就算事后全家共同享用这些服务项目,这部分奖金的提成还是算我的设计师的。 经过仔细推敲后,我发现,我的设计师还是聪明的,因为我们全家人其实都是将近1个月才去剪一次头发,如果要将12瓶都消耗掉,需要12个月的时间,但如果我拿回家6瓶,每一周都可以用掉一瓶(这也是他鼓励的用法),如此一来,在家中的6瓶,1.5个月就会消耗完毕,你再去,他会再拿几瓶让你带回家。整个使用周期,可以变成4个月不到!然后可以叫你再买12瓶! 这整个过程,其实是把零售业的三大指标数字(来客数、客单价和来客频度)的关键用法,都包括在内了(营业额=来客数×客单价×来客频度): 1. 来客数 如上的例子中, 就算是“ 2 :1”,有两个客人的设计师也没有比较多的营收!做零售,很多人都迷失在来客数这个数字上,只要看到很多客人就很开心,但,你赚到钱了吗? 举例来说,很容易看到零售业提出1元商品的促销手法,来了非常多的客人,但全部只卖1元商品:卖一个1元商品,鞠一次躬,一张小票,一个收银程序,一样都不能少,赚了客人,没赚到钱。 2. 客单价 如同上述的例子,就算钱不是我出的,还是全家共同使用的,但决定权仍是在我身上!要提高客单价,找我下手就对了! 这世上,女人占全部消费83%的决定权。虽然不是每样东西都是给女人用的,也不是每样东西都是女人自己花钱的,但女人爱花钱天经地义,且耳根子软,对于促销的免疫力低,所以,如果男女都可以使用,先找女人下手沟通吧! 当然,不是每样商品都找女人下手,但选对目标是必定要研究的课题,只有选对人,才容易提高客单价。 3. 来客频度 巧妙地增加来客频度——其实这是我在这个案例中,最欣赏的一环。我的这个设计师能够思考增加使用频度,这就是决胜的关键! 以前我负责日用品——牙膏的广告时,客户要求拍牙膏挤出来的画面时,牙膏要覆盖整个牙刷。我就问他们,这牙膏的用量需要这么多吗?他很明白地跟我说:不,这样做是为了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上加大牙膏的用量,以便增加使用频度! 之后,我发现,在洗面乳、洗发精、面膜等商品的使用说明上,这家公司都巧妙地将用量(1粒花生米或1元硬币?)或使用频度(1周2次还是3次效果更好?)增加。你说他们狡猾吗?不!在商言商,他们并没有使用伪劣商品来欺骗消费者,他们只是让你增加用量罢了!用得多就买得多!学着点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