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习惯的培养(二) | ||||||
| 作者:胡春才;出处:《店长》2010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第三个习惯:把握关键 那么,作为店长,我们如何做才能够让自己把握住“关键”呢? 首先,我们要站在自己一生的总体职业发展规划的角度,来思考在每一个阶段需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有哪些,如何把这些事情与企业发展对自己的要求有机地结合。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够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其次,站在企业总体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本门店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是影响本门店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作为店长,自己在五年内、三年内、一年内、一个季度内、一个月内、一周内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够保证本门店能够实现持续性的销售增长,门店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第三, 在每天处理日常事务时,确保自己能够有效地把握关键的任务和关键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确保自己和部属的最重要的资源——时间,能够得到最大价值地发挥。 把握关键,最重要的是知道每天的时间如何支配、如何使其达到最佳的效率。我经常看到且也听到他们的上级抱怨许多店长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常常是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而且这些没有做的事情又常常是重要的事情,是对后面的工作以及门店的持续运营能力提升影响十分关键的事情,劳而无功或者事倍功半是对这些把握不住关键的店长的最精确的评价。 “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是一种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的方法。我们根据我们所做事情的重要性程度将事情分为重要与不重要两类,同时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把事情分为紧急与不紧急两类,这样就可以构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重要而紧急,第二象限为重要而不紧急,第三象限为紧急而不重要,第四象限为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对于四个象限的工作的合理安排是: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花费20%-30%的时间,确保每天的“救火工作”富有成效;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花费40%-50%的时间,这是每天工作的重点;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花费20%左右的时间,以最快速度将这些事情处理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最多花5%的时间,主要是授权下属处理,了解处理结果。 第四个习惯:律己成全 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这个铁三角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如果把他比作一辆车的话,自我驱动相当于解决动力问题,属于发动机的部分;长远眼光相当于解决方向问题,属于方向盘调整装置;而把握关键则是在行进过程中的调整,确保车辆以最安全、最省油、最节省成本的方式达到既定的目标,它是属于油门和制动系统。一辆车有了这三个部分,大体上就可以跑起来了,如果再配上底座、外壳、内部装饰和驾驶者的高超的驾驶技术,那么这辆车也就可以跑遍世界各地都没有问题了。 其实,全世界所有的成功者,都不是仅靠个人能力就能够取胜的,在他们闪闪光环的身后,总有一个杰出的团队。 要靠团队取胜,首先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凭什么让别人愿意跟着你干呢?你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每一个成年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利益采取行动的,所以,如果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仅仅凭着“自己是店长”就想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怎样才能够打动别人的内心?中国有两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所以,如果能够抱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律己精神,然后配合以指导培训激励下属,帮助他们快速成才,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效、扎实地拾级走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那么就不愁没有人不愿意追随你。所以,只要做到严以律己、成全别人,也就朝着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算是律己成全了呢?“律己”其实前文已经说了,即做到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这三点。如果做不到这三点,我很难想象他能够很好地成全别人。 成全别人并不是下属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这不是成全,而是溺爱。成全,应该是下属整个职业发展生涯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机的协调平衡。成全是一种终极关怀,不是小恩小惠,我们应该站在让其发挥潜能、尽快地持久地成才的立场和角度,来激励和培养下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