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合制对决:简析福州零售业 | ||||||
| 作者:黄尉杰;出处:《店长》2010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我们用“异彩纷呈”这个词来形容福州零售业2009年的发展势头,丝毫不会过分。甚至可以说,那场金融危机只是将福州零售市场版图向激烈、残酷的淘汰赛演变得更白热化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站着和笑着的是凭实力和耐力的, 而最终倒下的是谁、笑到最后的又将是谁?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就我的观察和分析,福州零售业以及福州零售企业呈现出以下四个现象(趋势)。 现象一:超市业跑马圈地,向全国进军 区域零售商外延式“出走”似乎已成为发展共识,群雄角逐的福州零售市场,本土巨头新华都、永辉、东百都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占领福州市场,它们正以最快的速度扩张布局,以求取得更宽广的异地扩张。此前,对于未饱和的福建本地市场,福建省内零售商的驻足点虽不断扩张,但仅属“泛区域性发展”,过于缺乏全国性发展的意识和雄心,一直扮演着“地头蛇”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对“闽”的妙解般,福建商业2010年的最大看点便是有如神助似的破门而出——“虫变龙”。永辉超市迈入“百店巨舰”后,渐渐将战火燃烧辐射到更深远的川渝地区、皖江地区及京津地区,大有“全面开花”的战略布局。如按永辉超市中长期规划:2014年实现销售总额逾500亿元,则短期内其门店需求将迅速攀升。 在短期内,永辉必将继续攻城拔寨,选择新的辐射中心点。从其现有的区域经济侧重点分析,新的辐射中心点在人口密度、消费能力方面应处于中等以上,且能保证物流辐射强、其优势拳头水产品消费潜力巨大等要素,由此可以判断,两湖地区将成为永辉新的驻点战略重心。 2009年新华都已基本形成福建省内现有门店以特大旗舰店为主力,超市、生鲜超市、大型购物中心、家电连锁等多业态并进的多兵团组合。2010年,新华都也将再新增30家连锁门店。此前,其深耕二三级市场获得初步成效,预计2 0 1 0年全年重点意在健全各地网点布局,借助闽南物流中心、闽北物流中心形成北上、西进、南下的三大战略外延。把握业态选择、门店扩张、单店经营等零售要素,遵循“个个强,才是总体强”的战略思路,形成优化布局,特别是对于省界接壤地市的落子,将是新华都未来几年的重点。 现象二:在百货业叫嚣最洪亮的高端百货却遇冷 此前业界一致认可的福州东街口商圈一直坚固着唯一的霸主地位,直到2009年,被新近崛起的万宝商圈轰然撼动。实际上,宝龙城市广场加之万象城,其庞大的体量足以给其留下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新近公布的数据中,新华都百货宝龙店以2-3倍增长的营业额,显示出万宝商圈正在分流、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的趋势。事实上,与新华都百货宝龙店仅一街之隔的天虹百货扩容至福州百货单体店第二的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点。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试水高端百货的东百集团而言,不得不说是喜忧参半。尽管在财务报表中显示是盈利,但主要盈利点却主要为免租期的物业优惠。其首家东方百货东街店因狭长的专柜布局,经营一直难见起色,群升店更是出现了“门可罗雀”的极端现象。 尽管入驻东方百货群升店的世界奢侈品老牌G U C C I 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业,带给福州人焕然一新的购物体验。但长期以来,“奢侈品”在福州人的心中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主要原因在于福州高端消费群体分布较散落,仅仅依托于一两个高端品牌无法取得群聚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又阻止了其他消费者进店消费。 另外,政府的城改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市场看好”百货店造成了一定的客流障碍,主要有受茶亭街封街长达数年的大洋百货冠亚店、受五一路交通隔离影响的大洋百货正大广场店以及台江步行街改造工程影响的东百元洪店。 不过,尽管如此,福州的百货业仍散发着强劲的诱惑力,吸引着“参赛选手”。除以明确进入开业倒计时的金融街万千百货和进入建工阶段的闽侯青口“奥特莱斯”外,五四路的信和广场和中旅城,也被王府井百货看好。 现象三:受各方影响,外资零售整体沉默 在福州,外资零售巨头整个2009年都比较沉默,齐聚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的福州市场,并未像往常般引发“被关注”。主要原因是各外资零售企业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某外资企业甚至于出现了变相裁员的做法,逐步将后勤经营职能转为外包。 不过,中国经营连锁协会的数据也在诠释另一种沉默的原因。数据显示,2008年百强企业中的19家海外品牌企业店铺数量2 0 0 9年增长了13.1%,达到4613家,其中销售规模排名前三名的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超市的店铺增幅都超过20%。外资卖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布点基本结束,正逐步转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爆的地产开发中,实际开发的商用物业“供不应求”。同时,外资企业携品牌优势与开发商谈条件,要求租金优惠、修停车场等。实际上,逐渐崛起的内资品牌优势也渐渐“利诱”了地产开发商,而转投“橄榄枝”。尽管有2008年商务部关于“今后外资零售门店的审批权将下放到省一级商务部门”文件的“利好影响”,但对于外资零售商而言,门店扩张困境已逐步由商务部行政审批的受制转向了“房地产商利润模式”的最大化影响。 现象四:2010年,福州零售仍有好戏 1.坊间传闻,2010年下半年,永辉集团将以首发新股的模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2.新科状元“大润发”已秘密选址于福州金山生活区地块,自建商场 3.外资巨头特易购已经进入人员募集招聘阶段,福州桥头堡店开业日期渐渐明晰。 4. 据传,以数码电脑零售为主的福州一丁电脑公司已进入创业板融资申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