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店:好处与风险并存
作者:曾亦钢;出处:《店长》2010年5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但人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养成的节约意识却仍然在不断增强。拼餐、拼车、拼房、拼玩、拼购、拼婚……这些流行词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与此同时,“拼”字风潮也已经从人们日常的生活领域逐渐渗透到了零售商业领域,不少零售店铺的经营者开始“拼店”,成为了“拼”字一族。

  “拼”不仅仅是时尚,更是一种实惠。不少零售店铺的经营者迫于店铺租金的逐年上涨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双重压力,开始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拼店”,以分摊店铺租金、人员工资、原料等经营成本,从而扩大利润空间。

“拼店”的好处

  1. 压缩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效益。

  陈小姐在深圳某社区租了一家临街店铺,专门经营水果生意。2010年春节前,水果生意不是特别好,而房东又要加租,陈小姐感到很有压力,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不过,陈小姐的一个在咨询公司上班的好朋友给她出了个主意,何不把店铺划分成两个小空间, 找个人一起“ 拼店”呢?陈小姐觉得好朋友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把原来45平米的店铺划分成15平米和30平米两个小空间。30平米这个空间还是经营自己的水果生意,旁边的15平米空间准备租给另外一个人做蔬菜生意。

  这样一来,陈小姐算了下每个月4500元的店铺租金,其中的1500元就有人帮忙分摊了,就算房东的店铺租金再加500元,陈小姐的压力也明显小多了。陈小姐在店铺的门口张贴了“店铺出租”的广告,很快就有做蔬菜生意的人找上门来了。陈小姐也开始了她的“拼店”之旅,在生意不景气的时候熬过了难关。

  “拼店”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有合作伙伴可以帮忙分担经营上的压力。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拼店”更可以让零售店铺的经营者减轻逐年上涨的店铺租金压力,分摊日常经营中的水费、电费等成本开支,为零售店铺的经营者增加效益。

  2.吸引消费者,增加店铺的人气。

  2009年7月,深圳某社区一家房产中介公司搬离一家租了两年多的临街店铺。不过,由于这家临街店铺的面积太大,足足有近120平米,店铺租金又高达1万元,再加上位置也不是很好,故一直租不出去。但2010年2月,这家临街店铺终于租出去了。

  笔者一直很好奇,究竟是谁看中了这家租金高且位置也不好的店铺呢?原来是有七八个做小生意的经营者一起“ 拼店”租下了这家临街店铺,而且开张到现在,生意还不错呢!  这个社区附近一直没有菜市场,居民平时买菜买肉都要走十几分钟的路去另一个社区的菜市场,有点不方便。现在开了这家卖蔬菜、肉、水果等的零售店铺,无疑给这个社区居民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很多社区居民平时经常光顾这家小“集市”,这家小“集市”的众多经营者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好,而且每个月的店铺租金只要1000多元,负担也不是特别重。最终,这家位置并不好的临街店铺,却赚足了社区居民的人气。

  “拼店”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商品的经营上实现互补,并形成一个小“集市”。不仅可以让零售店铺的经营者缩减经营上的成本开支,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给原本位置不好的零售店铺带来更旺的人气。

“拼店”的风险  

  1.同类商品竞争,影响经营效益。

  徐先生在厦门某社区经营一家小吃店已经三年多了,生意一直不错。不过,最近徐先生却碰到了烦心事,房东要加租了,这是每一家零售店铺的经营者都会碰到的问题。

  按理说,生意好,店铺租金上涨对徐先生的压力并不大。但是,徐先生还是想把这点钱省下来。刚好前一段时间电视新闻里经常报道说拼餐、拼车、拼房……不是挺火的吗?徐先生想了想,何不我也来个“拼店”呢!

  打定主意后,徐先生立马把60平米的店铺划分成两个小空间,一个40平米,一个20平米。40平米还是经营自己的小吃生意,旁边的20平米则租给别人。徐先生在打出“店铺出租”广告没几天,就有一个人找上门来了,想要和徐先生一起“拼店”,这个人开的店铺租金也非常让徐先生满意。就这样,徐先生开始了“拼店”之旅。然而,一个多月后,徐先生却发现自己收入比以前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徐先生60平米的店铺租金为8000元,房东加租后,店铺租金为9000元。不过,徐先生这20平米租给别人却要价4000元。这样一来,徐先生应该比加租前还节省3000元的店铺租金。但是,徐先生这家小吃店的生意却大不如以前,生意风头完全被这20平米的别人给抢走了。对方也是做小吃生意的,但苦于找不到好店铺,刚好徐先生的这个店铺位置特别好。最终,徐先生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尽管也压缩了不少成本开支,但生意却大大不如以前。

  “拼店”一个最大风险就是同类商品竞争,徐先生就犯了“引狼入室”这个错误,最终影响自己的经营效益。“拼店”的一大禁忌就是不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引入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2.拼店纠纷不断,最终一拍两散。

  2010年1月,深圳某繁华路段一家开了三个月不到的小店关门了。笔者很好奇,这家小店有很多顾客来光顾,为什么三个月不到就关门了呢?

  原来不是这家小店生意差,而是“拼店”的双方经常闹矛盾。双方各打各的算盘,好处总想留给自己,坏处总想推给别人,最终闹得不可开交,小店才被房东给收回了。

  “拼店”不仅要避免同类商品竞争,而且双方还要合得来。不要开张没多久,双方闹矛盾,谁也不相让,最终的结果就有可能是经营纠纷不断,生意一拍两散。

“拼店”的几大注意事项

  一是经营互补。零售店铺的经营者在寻找合作伙伴“拼店”时,不能过于盲目,要寻找那些能够与自己所经营的商品实现良好互补的合作伙伴,如小吃店可以搭配特色冷饮店。  

  二是明确责任。零售店铺的经营者在寻找合作伙伴“拼店”前,需要先与房东、合作伙伴明确责任归属,并签订相应协议,以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必要经济纠纷。

  三是合气生财。“拼店”双方要能够合得来,双方要有共同做生意的意识,不要老是算计对方,老是觉得对方占了便宜似的。一定要记住,“拼店”经营需要合气生财。

  利用得当,“拼店”不仅能够分摊零售店铺经营者的各种经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吸引消费者,带旺人气,提升零售店铺的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