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VS大佬
作者:《店长》编辑部;出处:《店长》2010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在一、二级中心城市这一家电业传统主战场的拥有量渐趋饱和之时,乡镇近来每年15%的稳定增长速度,自然吸引了所有家电业内人士的眼球。

  在一、二级中心城市,家电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每年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于城市新增住房和家电的二次更新。对于许多家电企业而言,城市市场更多是新品推广、品牌塑造的平台,今后的发展重点还在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挖掘。国美以及苏宁等企业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乃至三、四线市场扩张,城乡市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家电企业新一轮争夺的焦点。  

  三、四级市场整体容量大、竞争相对较弱、毛利率较高。其家电消费的显著特点是:消费者购买力有限,但市场增长速度相当快,消费结构正处于快速升级阶段。这些因素都表现出三四级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特别是对于中低端的普及型家电的消费潜力。  

  尽管三四级市场潜力巨大,但是非常分散、消费能力有限,规模优势、标准化服务到此基本无用武之地。因此,家电连锁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的发展模式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谁能首先找到适合农村消费特性及现代流通的模式,谁将是赢家。

大佬的情况

  苏宁

  2007年,苏宁的店面总数才600余家,但到2009年底,已经达到941家,仅去年一年就净增加了129家。苏宁电器的201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02%,今年前三个月继续推进连锁网络发展,连锁店面数量由上年同期的819家增加至962家,连锁店面积达到405.83万平米。  

  09年6月中旬,苏宁电器宣布收购日本老牌家电连锁LAOX公司;09年12月30日,收购位列香港电器零售连锁前三甲的镭射电器,进军香港市场,并宣布三年实现50店,市场份额达到25%以上。  

  苏宁的计划是,在目前增长已经放缓、但规模仍然最大的一二级市场精耕细作,在尚待开发的农村市场加大投资。苏宁表示,区域家电连锁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的优势是暂时的,主要是因为此前全国性电器连锁与其业务缺乏真正的竞争,等苏宁电器在全国各地的15个物流基地建设完毕,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

  国美

  国美正沿着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为核心的战略转型道路坚定地前进。其所采取的关闭效益不佳门店、减缓扩张步伐、组织流程再造、门店运营机制、环境改造以及顾客服务精益化升级等举措,初见成效。  

  根据国美电器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的业绩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3.42%;收入为117.82亿元,同比增长20.21%。截至2010年3月31日,归属上市公司的国美门店总数达到728间。

挑战与出路

  绵阳家福来电器、新余腾达电器,再加上此前已经将总部搬迁至南昌的赣州四平家电、腾达电器,由浙江两家当地强势家电经销商合建并将总部设在杭州的中亮电器。目前,在二三级市场成长起来的当地强势家电连锁进军省会市场,挑战全国性连锁巨头一二级市场地位的趋势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苏宁、国美这样的家电连锁巨头“走下去”的步伐开始进一步加快,它们凭借着对城市市场和对品牌家电的号召力,进一步扩大、挖深市场,势必与区域家电形成强大的竞争关系。  

  业内专家指出,家电企业在开发三四级市场时遇到挑战,与三四级市场特有的市场特征存在很大关系。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开发和管理难度。具体而言,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三四级市场区域分布广,但人口密集度不高,单个市场容量小。这必然要求企业提高市场推广费用并增加管理机构设置等。渠道重心的下移必然会带来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  

  其次,售后服务面临挑战。三四级市场大多地广人稀,维修路程较远,有很多地方交通很不便利,维修成本远远高于一二级市场。这对企业的售后覆盖率、配件物流及时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三四级市场的维修多停留在个体经营的水平,维修水平不高。  

  再者,受购买力限制,三四级市场的中低端产品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三四级市场也是地方品牌和代工工厂长期活跃的地区。因此,三四级市场的竞争态势将比一二级市场更复杂。地方品牌的成本优势所带来的价格优势,长期经营当地市场所积累的知名度对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区域家电连锁的优点与缺点几乎一目了然。相对于全国性连锁巨头而言,它们在企业文化、制度流程、内部管理、人才团队等企业管理方面,标准化、专业化、连锁化、信息化等连锁运营方面以及销售规模、营销手段、品牌推广、公关公益等经营运作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此外,管理上的挑战就将是制约区域家电长久发展的桎梏。它们大多采取加盟方式迅速扩张,如何保证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对加盟店的有效管控,不至于使加盟店脱离总部控制;如何在竞争对手的优惠政策或强大实力下实现对加盟店的长久吸引力,都将考验它们管理智慧。百诚电器则正在借助家电下乡的政策推动,悄然进行着联合、并购的加盟店收编。通过控股、派员管理等多种形式,构筑资本业务合作关系,将加盟店直营化  

  为了应对未来,国内数十家区域家电连锁的龙头企业可能联合起来组建自愿连锁组织,组成联合采购平台,走上联合之路。据了解,包括江苏汇银、宁夏银川东桥电器、以及金华四通电器在内的国内数十家区域家电连锁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相互接触。  

  对于连锁联盟的可行性,有区域企业负责人表示,区域家电连锁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都是立足于各个区域市场进行发展和扩张的企业,都是往下走,精耕三四五级市场。所以,相互之间可以在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模式探讨等方面进行联合,之间不存在侵略性、谁吞并谁的问题,而是要相互扶持,目的是把未来三四级市场做大。  

  但是,需要担忧的是,采购上的联合在中国零售业已被证明很难长久,再退一步说,光是这种形式上的联合,就能够给分散各地、尚未形成真正合力的区域家电连锁企业一个美好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