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百货店商圈分布及业态演变 | ||||||
| 作者:黄海燕;出处:《店长》2010年7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但高端消费和特色消费有例外,比如南京西路的几个高端百货商场,全市的高端消费者,甚至江浙两省的人都会去;又如青浦的百联奥特莱斯,全市的品牌爱好者都可能驱车前往,甚至外省市的一些游客也将此作为重要一站;还曾听说有些人为了某个国外品牌的面包,专程驱车几十公里前往购买。 另外,大型折扣活动也会打破这种相对的消费惯性,吸引各区的消费者前往,比如八佰伴跨年营销,不仅仅是浦东地区的,远在莘庄、宝山的消费者也可能前往。 上海的百货店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商业中心,其中耳熟能详的有八个市级商业中心,俗称“四街四城”,即:淮海中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四川北路;徐家汇商城、新上海商业城、豫园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近几年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又逐渐形成了江湾五角场和中山公园两个都市商业中心。这十大商圈内的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的面积占全市同业态大型网点的40%以上。 南京东路商圈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四家知名百货公司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均坐落于此,即当前的时装商店、永安百货、第一百货和第一食品商店。近年来,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东段新增了宏伊国际广场等大型百货/购物中心;西段则新建了一百商城、百联世贸、东方商厦等。这里是外来游客的旅游购物首选之地,南京东路的市外、海外客流占总客流的40%左右。 淮海中路商圈东部包括上海最时尚场所之一的新天地,以及太平洋百货、中环广场、香港广场等;中部拥有妇女用品商店、锦江购物中心等;西部汇聚了百盛、巴黎春天、永新百货、东方商厦等百货店;另有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专卖店、旗舰店也将驻足此商圈。 南京西路商圈目前是上海市最高档的商圈,除了拥有“梅、恒、泰”(梅龙镇广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久光百货、玛莎百货、金鹰购物中心等大型网点,进入上海的90%的世界顶级和一线品牌都在此商圈开设了专卖店或者旗舰店。 四川北路商圈较大的商业企业包括巴黎春天、东宝百货、春天百货、天兴百货、宝大祥、福海商厦等百货店,以及凯鸿广场购物中心。四川北路以本区客流为主,占50%左右。 徐家汇商城商圈拥有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第六百货、汇联商厦等百货公司,以及港汇广场、美罗城和永新坊等购物中心,还有一些大型电子电器专卖店和专业市场,业态相互补充,档次错位经营。 新上海商业城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后形成的商圈,由八佰伴、华润时代广场、新梅广场、中融恒瑞国际等构成,百货店、购物中心和大型电子电器专业专卖店等业态齐全。其中,八佰伴开创的年末跨年营销,屡破单日销售历史最高纪录。豫园商城是上海市商旅文结合的示范商圈,依凭旅游景点城隍庙而出名,以旅游纪念品和小商品的销售而著称。目前商圈拥有豫园百货天裕楼和豫园百货妇女儿童用品主题馆等百货店,以及福民街小商品市场、豫园小商品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 新客站不夜城商圈地理位置特殊,是以客流量较大的上海火车站为中心,主要包括太平洋百货、名品商厦、环龙百货等百货店,以及地平线通信市场、龙晓通信产品市场、照相婚纱城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五角场是由万达商业广场、百联又一城、东方商厦和大西洋百货等构成的新兴商圈,是上海市东北部最大的商业集聚地。 中山公园商圈是中山公园附近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龙之梦购物中心和两家巴黎春天百货是其中的主要大型商业。 另外,上海各区县也在不断形成新的商业集聚区。如浦东新区联洋社区的大拇指广场、金桥社区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长宁区的西郊百联购物中心、普陀区的百联中环购物中心、闵行区的百联南方购物中心等。根据上海市商委的商业网点规划,上海市将建设和完善22家地区级商业中心和102个社区级商业中心。 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分布在几条主要的商业街,最具代表性的是早期的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淮海中路商圈呈长条状,东自西藏中路,西至乌鲁木齐路,主要商业设施分布在淮海路街道的两侧。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开通与成熟和新城区的建设,在客流集散能力可观的轨道交通出口和交通要道路口,兴建了大型商业设施,上海的商圈开始向块状、点状发展。目前10大都市商业中心中,除了四川北路外,其他9大中心的块状、点状特征日益明显。未来上海还会形成更多点状、块状特征明显的商圈,如浦东世纪大道地铁站板块、虹桥交通枢纽板块、世博板块、迪斯尼乐园板块等。 变化:百货档次提高,业态间相互融合 由于上海市居民消费能力迅速提升,品牌意识强、追求奢侈品品牌的中高收入者不断提高消费支出,同时,周边省市的一些富裕阶层也经常到上海享受豪华的购物体验和优质的服务,因此上海市内的现有百货店不断提升商品档次,甚至重新定位,以适应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如永安百货成功地提升了耐用型奢侈品(如手表)和化妆品的档次;梅龙镇广场2009年按照女性工作日、休息日、带小孩购物等三种不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 另外,定位高端市场的百货店不断进入上海,大量国际奢侈品牌也积极扩张,大幅提升了百货业态的商品档次。外滩已成为上海奢侈品的集中地,在外滩3号、18号等楼宇,汇聚了众多的奢侈品品牌。将于2012年开业的上海“尚嘉中心”商业地产项目,将成为汇聚LVMH旗下奢侈品品牌的集成店,同时还将吸引其他国际一线品牌扎堆入驻。 伴随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的提高,其零售业态也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以百货店为主要业态形式发展到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为主力业态的多种业态并存的状况,各种业态之间相互融合。 一方面是百货公司向其他业态转化。如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化,传统百货店不断调整,增加休闲功能;又如百货向奥特莱斯转型,一些百货公司将奥特莱斯作为主要的转型方向。 另一方面,其他零售业态也在向百货转变。如超市百货化,TESCO、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等大卖场中,不断增加服装、化妆品等百货功能,超市与百货间的概念日益模糊。又如B2C网站百货化,如当当网加速增加百货产品、京东商城开始涉足百货家居。 (作者系百联集团战略研究部经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