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发展模式怎样求新求变
作者:向献红;出处:《店长》2010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关键词】感悟·北京·价值·创新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1998年开业,回过头看12年走过的历程,我们似乎也有很多所谓的自主创新。比如选址,我觉得我们选址的眼光就是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比如返券促销,尽管今天返券促销广受指责,但是返券促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北京甚至全国主流的营销模式,它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历史价值;再比如1999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店外经营。

  我们很早就从其他行业以及大学毕业生里选拔人才,我们也持续地推动和学术界的交流,曾经举办过很多的研讨会,如关于商圈的研讨会、体育产业和奥运经济的研讨会、消费心理研讨会等。  

  因为竞争的关系,创新的动力从来不会缺乏,关键是咱们的团队和从业人员有没有能力创新?有没有把创新变成一种职业习惯?另外,我在想,所谓经营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就能完全成就一家百货公司了吗?  

  现在没有一个所谓的营销创新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今天东家做得好,明天我就可以学,明天西家有创新,我也立马就可以学。营销的创新或者经营的创新可能会带来局部的成功,但不会是持续的。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去研究价值创新:怎么能够给消费者、品牌商(供应商)及团队员工提供独特的价值,怎么能够创造消费、创造顾客。  

  具体到我们自己,我们12年来提供给消费者独特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大而全,“大”是指规模,有13万平米的面积。

  “全”有几个方面,一是商品品类全;二是品牌全,某一个品类的商品品牌集中度高。三是客层全,我们男女老少以及家庭的消费品都有。我们经常讲百货公司要精准定位,不要想着所有客层统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没有精准定位,男女老少我们都要服务。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依照时间的进展来看,我们能陪一个客人走很长一段路:小朋友能在我们这里消费,当他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也能在我们这里消费,等他成熟了,事业有成了,成家了,他还可以是我们的客人,我们有机会陪一个客人走很长时间的路。如果仅是定位“青春休闲”的百货公司,我们服务一个客人的时间可能只有三五年、七八年,当他成熟了,他可能就不来了。  

  今天,消费者在一个百货公司里面购物,他的诉求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对商品、时尚度、商场环境、交通、服务、附加值、性价比等等)。我们对顾客多方面的诉求有着全面的回应,所以从顾客层面来讲,我们愿意把这家百货定义为一个各方面都还不错的主流百货公司。从价值创新层面讲,未来,顾客价值是我们现在形成的特点,也是我们未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总经理,本文根据其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