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超市”的理性搏击 | ||||||
| 作者:车建;出处:《店长》2010年7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不过,在全方位的调整之后,A超市重新焕发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与A超市C经理在与B购物中心竞争中的冷静分析,以及采取的果断措施是分不开的。 中国零售业目前总体呈从南向北、由东往西四面开花、百艳争芳的发展格局,且同一区域内零售企业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这一现象越来越显得无法回避。 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广东省各地区,在转型期所体会到的震痛,我想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深刻,盘踞在广东省镇县一级市场的中小型私营零售企业的之间竞争,也逐渐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 从A超市(不足3800平米)与B购物中心两者角力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理性竞争。 对比分析,知已知彼 C经理派出市调人员,对A超市和B购物中心在位置、经营面积、环境、布局、促销、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搜集和对比。 1. 地理位置。 2. 经营面积、商品质素与场外环境。 3. 卖场布置、空间环境与资产。 4. 促销活动与会员政策。 5. 人力管理与人员质素。 6. 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理性总结,果断调整 虽然面临种种劣势,C经理仍然相信“改变”的力量,通过理性总结,提出了有力的调整措施,并在短期内实行到位。 C经理连续召开多场员工座谈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果断有效地修正了与企业发展相背的问题。加强员工的培训,特别对商品知识、销售技巧、仪容仪表、礼貌用语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培训,辅以相关的员工激励机制,使超市服务形象焕然一新。 其次,调整资产布局,提升卖场形象,加强商品管理,改善陈列气氛。 A超市淘汰了部分无法使用的资产设备,引入新型的陈列道具,并对卖场的陈列布局进行了合理化调整,以生鲜带动食品百货的销售;对卖场相关区域进行灯光装饰物的调整;加强商品的细节管理,引进中高档商品,充分展示商品特性,并适当加大商品的搭赠,让顾客真正感觉到实惠;定期对B购物中心及周边农贸市场进行商品市场调查,及时跟价,营造顾客心中的低价形象;企划根据卖场商品及时令的不同特点修正超市的形象,打造超市细而精的格局,让顾客感到动线清晰、心情舒畅、简而华、亮而丽,升华了A超市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 2.改善外立形象。 A超市主动联系工业区相关单位,赞助企业的大型节庆活动,打理性牌,赢得企业形象;在超市周边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区,邀请知名诊所医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等,打感性牌,赢得口碑。 3. 巧用会员杠杆,完备促销策略。 首先,实行“你有我有,你无我亦有”的会员制度。 A超市与B购物中心周边的商铺建立合作,在那些商铺,顾客只要凭A超市的会员卡,也可以享受8~9.5折的优惠折扣,提升了会员卡的使用频率和形象。拥有A超市会员卡,的顾客,在A超市可享受到与B购物中心同等的会员卡功能与优惠;除此之外,凭B购物中心的会员卡在A超市购物,可以赠送A超市会员卡,并享受所有会员权利。另外,在节假日和日常特殊时段,在享受的会员价的基础上可以享受会员折上折,周年庆还可以享受双倍积分。通过以上针对会员的有效措施,A超市会员数量整整翻了一翻,并且在不断增加。 其次,定期推出差异化的促销信息。 4.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设施。 针对工业区离商业中心银行网点较远的情况,A超市与多家银行达成协议,在卖场安装了多台可以为顾客提供存取款的ATM机,这样既帮助顾客方便地存取款,更加大了顾客在卖场直接购物的机会。 另外,A超市还增加了拉卡拉等可以充值、还款的便民设施,让顾客在卖场就可以解决缴费、还款等需求,既给顾客提供了便利,也给超市带来不少客流、增加了不少收益。 有效的措施自然有丰厚的回报。面对竞争和消费群体的萎缩,A超市取长补短,重新赢得了良好的客流和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借此次大范围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善,A超市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提到了新的层次,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 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无往而不胜。但是,也不能单纯用面积及地利来决定一个企业的最终成败,人和促地利,以天时辅之,未必不能占得先机,赢得一局。况且,A超市没有采取可能“两败俱伤”的恶劣措施,乃理性竞争,最后与B购物中心和谐相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