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市”的理性搏击
作者:车建;出处:《店长》2010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广东省中山市某镇,工业企业林立,A超市1999年初在此镇成立,到今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到2006年间,营业额每年都以18%以上的比率递增。但2007年,当地市零售行业的龙头老大——一家12000平米的B购物中心的入驻,再加上工业企业转型迁出导致的消费群体的流失严重,A超市业绩急转直下。  

  不过,在全方位的调整之后,A超市重新焕发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与A超市C经理在与B购物中心竞争中的冷静分析,以及采取的果断措施是分不开的。  中国零售业目前总体呈从南向北、由东往西四面开花、百艳争芳的发展格局,且同一区域内零售企业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这一现象越来越显得无法回避。  

  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广东省各地区,在转型期所体会到的震痛,我想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深刻,盘踞在广东省镇县一级市场的中小型私营零售企业的之间竞争,也逐渐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  

  从A超市(不足3800平米)与B购物中心两者角力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理性竞争。

对比分析,知已知彼  

  C经理派出市调人员,对A超市和B购物中心在位置、经营面积、环境、布局、促销、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搜集和对比。  

  1. 地理位置。
  
  俗话说得好,一家商场开的好与坏,选址就占成功因素的50%~60%。A超市地处该镇外围,而非商业中心,超市周边为外来人员群居地,地理位置不是特别理想。但是,A超市比B购物中心更接近该镇最大的工业基地。B购物中心地处该镇商业中心与交通枢纽处,周边为中高档住宅,商铺林立,位置优越。  

  2. 经营面积、商品质素与场外环境。
 
 
  A超市经营面积较小,约3800平米;商品约10000个品项,各大类品项比较健全,以低档商品为主,价格带不完整,陈列形象一般,无精品陈列;无场外广场。
  
  B购物中心面积约12000平米;商品约30000个品项,高中档低档商品健全,并辅以进口商品,价格带完整,并且在生鲜处专门设立精品陈列柜,形象突出;有场外广场。  

  3. 卖场布置、空间环境与资产。 
 
  A超市卖场气氛布局一般,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关商品或主题的陈列装饰物,连最普通的吊旗也很少看到,不注重气氛给顾客带来的吸引力,空间灯光太暗,环境压抑,资产陈旧,破损严重,已无法满足商品陈列的需要。
  
  B购物中心装修高档,灯光与商品进行了合理的融合,不同时令不同节气,商场环境随时改变,配套资产设备新颖,陈列道具一应俱全。  

  4. 促销活动与会员政策。 
 
  A超市基本上没有什么DM推出,时节的相关的活动也少之又少;会员政策方面,使用A超市会员卡可以享受相关的积分。
  
  B购物中心定期两周推出相关的促销海报,食品百货每个单品除正常售价外,都有相应的会员价,并且会员卡可以储值,每月还会举行会员活动。  

  5. 人力管理与人员质素。

  A超市总体架构较为合理,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形象较差。

  B购物中心人力架构较为成熟,总体员工素质高,服务意识高,态度好,综合能力强。  

  6. 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由于该镇对工业企业进行升级转型,A超市和B购物中心都面临外来固定客流下降的局面;但是,由于B购物中心的强大号召力,原来在A超市购物的顾客一部分转到了B购物中心。

理性总结,果断调整  

  虽然面临种种劣势,C经理仍然相信“改变”的力量,通过理性总结,提出了有力的调整措施,并在短期内实行到位。
  
  1. 内部梳理。
  
  首先,完善企业制度,强化员工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C经理连续召开多场员工座谈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果断有效地修正了与企业发展相背的问题。加强员工的培训,特别对商品知识、销售技巧、仪容仪表、礼貌用语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培训,辅以相关的员工激励机制,使超市服务形象焕然一新。  

  其次,调整资产布局,提升卖场形象,加强商品管理,改善陈列气氛。  

  A超市淘汰了部分无法使用的资产设备,引入新型的陈列道具,并对卖场的陈列布局进行了合理化调整,以生鲜带动食品百货的销售;对卖场相关区域进行灯光装饰物的调整;加强商品的细节管理,引进中高档商品,充分展示商品特性,并适当加大商品的搭赠,让顾客真正感觉到实惠;定期对B购物中心及周边农贸市场进行商品市场调查,及时跟价,营造顾客心中的低价形象;企划根据卖场商品及时令的不同特点修正超市的形象,打造超市细而精的格局,让顾客感到动线清晰、心情舒畅、简而华、亮而丽,升华了A超市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  

  2.改善外立形象。  

  A超市主动联系工业区相关单位,赞助企业的大型节庆活动,打理性牌,赢得企业形象;在超市周边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区,邀请知名诊所医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等,打感性牌,赢得口碑。  

  3.   巧用会员杠杆,完备促销策略。  

  首先,实行“你有我有,你无我亦有”的会员制度。  

  A超市与B购物中心周边的商铺建立合作,在那些商铺,顾客只要凭A超市的会员卡,也可以享受8~9.5折的优惠折扣,提升了会员卡的使用频率和形象。拥有A超市会员卡,的顾客,在A超市可享受到与B购物中心同等的会员卡功能与优惠;除此之外,凭B购物中心的会员卡在A超市购物,可以赠送A超市会员卡,并享受所有会员权利。另外,在节假日和日常特殊时段,在享受的会员价的基础上可以享受会员折上折,周年庆还可以享受双倍积分。通过以上针对会员的有效措施,A超市会员数量整整翻了一翻,并且在不断增加。  

  其次,定期推出差异化的促销信息。

  经过对促销信息的推出方式的分析,A 超市决定采用简而快、低成本高回报的小夹页派送方式,借助自身离工业区近的优势,进行定时定点投放,采用一人一份的策略,直接将信息投送顾客手中,还推出只针对收到海报的顾客的超值商品(凭海报可享受)。这使更多顾客开始留意海报的派发时间和地点,有些顾客甚至会主动到店里咨询下一期海报的派发时间,这既起到了宣传促销品类的作用,也使顾客接触到促销信息的机率大大提高。  

  4.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设施。  

  针对工业区离商业中心银行网点较远的情况,A超市与多家银行达成协议,在卖场安装了多台可以为顾客提供存取款的ATM机,这样既帮助顾客方便地存取款,更加大了顾客在卖场直接购物的机会。  

  另外,A超市还增加了拉卡拉等可以充值、还款的便民设施,让顾客在卖场就可以解决缴费、还款等需求,既给顾客提供了便利,也给超市带来不少客流、增加了不少收益。  

  有效的措施自然有丰厚的回报。面对竞争和消费群体的萎缩,A超市取长补短,重新赢得了良好的客流和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借此次大范围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善,A超市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提到了新的层次,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  

  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无往而不胜。但是,也不能单纯用面积及地利来决定一个企业的最终成败,人和促地利,以天时辅之,未必不能占得先机,赢得一局。况且,A超市没有采取可能“两败俱伤”的恶劣措施,乃理性竞争,最后与B购物中心和谐相处。  

  虽说商场如战场,笔者倒希望少些血腥多些和谐。竞争应该是君子之间理性之争,恶性竞争不可取,竞争双方取他之长补已之短,才能更好地进步,而怎样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才是我们一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