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成就商场生命力 | ||||||
| 作者:蒋美兰;出处:《店长》2010年8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一定要记得:顾客可能会忘记你的商品,你店里的陈列,但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的感觉。是否发现自己出门购物的时间变少,在网上流连或呆在家里的时间变多了? 是的,我们这群消费者越来越不想出门了——在网络购物盛行、宅经济崛起的今天,消费者不想出门,因为大小事务都能通过网络(电话)完成。所以,零售商必须设法拉他们出门,并希望他们持续出现在自己的商场内。由此,“体验”成为零售商决胜的关键。 购物现场的体验决定了商场的存活。而所谓的体验,是当你提出一个概念后,不仅仅是你的商品,还包含店面的设计、整体用色、店招、陈列、布置、货架、POP、广告、运营材料(如人员制服、购物袋、会员卡)、背景音乐、人员长相及服务态度等。整体的购物环境都是你的商场传达给顾客的信息,顾客透过这一连串的信息,勾勒在他心中对你品牌的位阶;也透过这一连串的细节,嗅出你的商场是否属于他的生活圈;更中国人的说法是:这个商场的气场跟我一致吗?我很舒服地在这个氛围中购物吗? 你企图传达什么样的讯息给你的消费者?便宜?优雅?洒脱?精致?奢华?或是更细致的说法:物超所值的奢华?性价比最强的组合?精致生活的化身? 你的卖场实现这个概念了吗?从进门到离开,都彻底传达这个想法了吗?你企图传达的讯息,消费者完全无误地接收到了吗? 想做好商场体验,最难控制的一环,必定是现场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着你要传达的品牌精神。现场人员,绝对是你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且是极大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有生命,且与顾客即时互动着。 你以为你找到了经验值丰富的人员,但却没想到,一个服务人员的一个举动,可能就会破坏你精心构思的品牌形象。 有一天,我和儿子一起去逛上海恒隆广场的LV,儿子穿着一双暴走鞋(底下附有轮子的鞋),一进门,门口保安大声叱喝他:小朋友,我们这边不准滑,你会把我们的地板滑坏的!现场所有的人都回头看着儿子,像是看小偷一样地注目着他,儿子当场被吓到,一脸委屈,他完全不理解自己才走进门,连东西都没碰一下,为何要被骂。我则是愤怒不已,连发4封新浪微博表达我的不满。 从美国来上海玩的大哥说,在美国,如果保安希望劝阻类似的事件,一定会是站在顾客的角度上说:小朋友,为了你的安全,不要在商场里滑哦。 事实上,过了两个晚上,当我们到外滩3号7楼的餐厅看夜景时,儿子还是穿着那双鞋,进门时,服务人员就是用非常温柔的声音说:小朋友,这边有很多碗盘之类的东西,怕你碰到了会受伤,为了你的安全,不要在这里滑哦。 所以,这跟你在哪一国没有关系,而跟你的人员培训有关系。商场可能也会非常委屈地认为,我们都培训过了,他们不遵守,我有什么办法?是的,你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就代表了你,他们的举动,就代表了你的形象。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培训做到位! 因为现场人员的态度也是客户情绪与感觉的主要来源。 一定要记得:顾客可能会忘记你的商品,你店里的陈列,但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的感觉。 从上述我经历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的包括: 1.“体验”是商场现今吸引消费者的不二法则,每个关口都需把关。 2.服务人员是动态的,他在现场就是品牌最佳代表,企业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责无旁贷,无法将其推卸为个人行为。 3.资讯发达的社会,不要轻易得罪你的顾客,得罪一个顾客可能等于得罪100万人。 4.与其花钱作大量调查,不如经常上网关心你企业的形象。 (作者系百安居中国区市场总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