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王学军 | ||||||
| 作者:王学军;出处:《店长》2010年9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行业内一般会将购物中心分为区域购物中心和社区购物中心,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与区分这两种业态的严格标准。现在通常我们理解的社区购物中心,主力店在1~2万平米左右(美国和日本都不超过1万平米),其他专门店在20~30家左右,总面积3万平米左右,综合功能比较齐全,人流相对集中,交通方便,配套相对完善,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购买要求及其他服务。它的一级商圈半径是1公里,二级商圈是5公里。商品配置方面,食品及日常用品的配置以每周到店一次以上的顾客为主要目标顾客;时装和家居用品的配置以每月到店一次以上的顾客主要目标顾客。 社区购物中心一般会在负一层至四层之间,主力店是以生活超市为主,会放到负一或一、二层,主力店也可由几个小型专门店组成,如便利店、小型超市加电器店,但最多的还是时装专卖店。另有数量不等的餐饮租户组成。 社区购物中心针对的客群相对固定,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必需品,主要有杂货、食品、衣服、鞋帽、家具、家电、建筑材料、药品、珠宝饰品、礼品、酒类等,商品的档次则要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以中档品为主。而服务功能包括银行、邮政、电信、图书馆、医疗中心等公共事业,也包括干洗、修鞋、裁剪、洗车等日常服务。同时,它又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许多流行的娱乐设施,如滑冰场、电影院、健身房、摄影、旅游代理等。另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也是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之一,快餐、酒吧、咖啡屋等不仅解决了人们购物、娱乐过程中的饮食问题,也是朋友们约会、休闲的良好场所。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红火,一个大型的住宅群,人口在10万以上的社区一般都会自发性地形成一个社区商圈,像广州的碧桂园、凤凰城等大型社区。其中,广州大学城的社区购物中心是比较成功的,所有的服务和商品配置都是围绕大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展开。 未来因为油价上涨、交通拥堵等问题,郊外购物中心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同时因为市区地价高、交通压力等影响,小型的社区购物中心将是最佳选择。 前段时间有同事专程去美国参观食品连锁超市Wegmans,其基本战略是走高附加值商品、自然食品、饮食解决方案及高频加工食品的低价路线。标准新店面积是9900平米,其中3300平米是生鲜食品卖场,生鲜食品卖场的中一半面积卖的是加工过的家常菜。这些店铺的特征是每家店内配置有数名菜肴技师,根据客人要求加工菜肴,切片水果超30种,根茎类的蔬菜用冷柜集中陈列;视客人的要求在鲜鱼卖场进行现场烧鱼,还有当着客人在面制作披萨的面食区。其销售经营的并非仅仅局限于食材、餐饮,而是以食为中心进行综合生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