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刘晖 | ||||||
| 作者:刘晖;出处:《店长》2010年9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社区购物中心具体也分成不同的形态,但它的基本功能为便利性,中端功能为一站式服务,高端功能为在以上两种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休闲体验功能。这些功能又是和它所在的社区规模和消费层次息息相关的,解困小区(解困房小区,解困房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居民中特别困难户、困难户和拥挤户住房问题而专门修建的住房)周边搞美式购物中心就明显暴殄天物了。至于必须配套的业态,我认为超市、停车场、票务中心、药店、邮局、银行服务(注意,不是银行)、专门店(手机、电器)、餐饮设施是应具备的。影院、KTV、按摩院、电玩、健身房、球类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布置至于,百货、Outlets等高端商业则要根据商圈辐射程度谨慎布置。 社区购物中心建立在人口规模上是有要求的,一般理想化的社区购物中心应对应10万左右常驻人口的社区。至于位置,还是个案个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律,但是离交通枢纽越近越好是普遍共识。 品牌专卖店的租金相对较高,而餐饮、娱乐休闲、文教健身、儿童学习和娱乐的场所的租金相对要低许多,专卖店大多只是对中青年女性消费者有吸引力,而餐饮、娱乐设施等的客流吸引力较强,应如何平衡好租金与人气之间的关系?目前业内比较推崇“37”理论,即餐饮娱乐健身等不低于30%,消费类不高于70%。而在消费类中,快速消费类和功能消费类不低于30%,耐用消费和时尚消费不高于70%。 理论上,百货时尚类的面积越大,购物中心的经验风险越高,但同时收益也越高。对于社区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可从百货借鉴的经验不多。社区型购物中心的成功主要赢在规划,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来看,对其他环节的要求并不高。 购物中心本身,当前也存在连锁化的趋势,阳光新业、世贸集团、万达商业等都有明显的连锁化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