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珩:六年后,重头再来 | ||||||
| 作者:倪敏;出处:《店长》2010年10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福州鑫铼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珩 时隔六年,叶珩归来,再一次在福州试水便利店服务。“我觉得,服务和网购将是零售业态新的增长点。” 2003年,当时还在中专学校教书的叶珩,在学校工作的同时,办了一个叫“惠万家”的便利连锁企业。“我是学生科的科长,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我就想自己创业,这样可以连带解决一批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的理念是把家政服务和便利店融合到一起,推出家政便利。” 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一位学生的家长,也就是现在集团公司的老板,一起聊天,聊到商业、营销、便利服务等。这位老板觉得他们的理念不错,建议一起做。 2004年3月,叶珩出任香港恒鑫国际发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在香港策划和推广便利品牌“易生活”。“我们用我们的理念去香港运作。‘易生活’是我们集团的品牌之一,‘易生活’便利服务品牌系列包括易生活(100平米以上的便利旗舰店)和易便利(100平米以下的便利店),以及衍生品牌小易管家(家政)、茶瓷生活、易食客、易车美、易求职等。” 时间一晃,几年过去了,经济、商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加上国家对海西经济区的重视,叶珩觉得是时候回福建了。 “现在福州的便利店很多,但都是以卖东西为主,但按照社会的趋势,卖服务才是未来。商品是基础,而要发展就需提供更多服务,服务是顾客口碑和忠诚度的强力剂。比如电视机,最早不管黑白还是彩色,有的看就很好了,后来开始挑品牌,康佳还是海尔,然后是选服务。海尔的产品质量不一定最好,但它的服务和营销很好,顾客要的就是买了一个东西没有后顾之忧。如果少了你的服务,顾客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说明你的便利店成功了。” 去年12月,恒鑫国际投资成立的福州鑫铼易贸易有限公司开始在福州运作“易生活”品牌。 ••• “我们先期主要采用并购,选择有挖掘潜力的店铺,即使这家店这一两年生意不好,但只要有前景,我们照样吸收。我们的口号就是:让小店面挣大钱。现在房价越来越高,尤其店铺,买和租都贵。所以,必须推出特色的服务和方法,强化社区的好邻居形象,才能扩大和做好便利连锁。” “易生活”便利店的店招位置都会加挂一个LED显示屏,用来刊登附近社区房源信息等便民信息,如果是易生活的会员,免费刊登,如果是非会员,也不贵,5元一条。“另外,也用来滚动显示促销信息,因为之前有些商家促销都用喊的方式,而且喊得很难听。我们选择福建的厂家,尽量降低LED灯的成本。” 做目录导购,挂在收银台后面,让顾客能购买店里摆不上货架的商品,比如茶叶等福建特色商品。“便利店都很小,几十平米,门店只能选择一些必须品放,其他的商品放在哪里?我们会划分区域,然后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物流基地。现在我们在不断完善和修建新的配送中心,有了配送中心再开店,就会更有保障。” “对于加盟的店铺来说,目录购买不占用他们的空间,完成销售后可以和我们分成;对于顾客来说,既方便,也比其他地方的价格更便宜。每个收银台还会放些合作方的产品,比如面包,这样它们可以省下布点的钱。再比如,航空快餐,因为有些人没坐过飞机,但觉得飞机上的食品好,这样他们可以在我们的便利店里买到。” 在叶珩看来,现在大部分便利店类似于超市迷你版,没有体现服务价值。其实除了卖东西,便利店还可以利用连锁网络,进行类似“快递”的服务。例如,某个顾客早上将某件东西放到易便利A店,下午对方就能在其附近的易便利B店里取到件。不过,“人要有钱才会享受服务,没钱想的是吃,这时只能打价格战。” “好的服务就是只要你开口,就不用操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易行。在香港,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在银行排队一两个小时,麻烦又浪费时间,便利店帮他们还款,很方便。再比如家政,以前福州哪需要保姆啊,现在呢,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和台湾一个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家政公司,我们占30%的股份,这样既可以分享利润,又不用承担完全的风险,同时可以直接通过我们的店面提供服务接口,店面也能以此进行分成,多了一笔收入。” “现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各处,我们在门店放了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及传真机,因为很多人在路上也许正好要发传真或者上网,会员可免费上网半个小时。我们还建立了代购业务,顾客在留言卡上面留他想要的商品名称、型号、联系方式等信息,比如某款录音笔,我们承诺:我们会尽力帮顾客买到,而且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打八折。这样虽然有时会亏本,但我们认为即便亏本也不能流失顾客,况且这无形中也收集到了顾客的信息。” 叶珩认为服务的利润肯定会大于商品的利润,而且现在的福建是一块“沃土”。“除了社区店以及某些商圈,我们还会做校园店,在大中专院校。为什么我们看见麦当劳总是很亲切?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它的顾客了。所以,让更多的人在学校时就知道我们的品牌,以后当他们走出学校,成为白领时,就会保持对我们的认知度。” ••• 目前叶珩的团队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好处是,原先在学校,我和他们就相互熟悉,管理起来没有障碍。现在开拓福州市场,以后还会有别的区域公司,所以我都把他们当作职业经理人来培养的。他们虽然是同事,但本身是校友,沟通协作也会更好。当然,我们也有对外招聘,但相对会严谨一些,尤其现在是创业初期。” 虽然有这层关系,但管理上叶珩一点都不松散,并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每个人都签订责任状,让他们感觉企业是他们自己的,采用目标制,没有严格打卡时间,但每月都会有相应的指标,大指标逐层细化,具体到人。我觉得,首先是要人人平等,其次要充分信任他们,可以把整个项目要交给他们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进行跟踪,有不足及时弥补。” “我算是一个比较事业型的人,节假日也常常在工作。我们这种工作是没有‘放假’的概念的,即使休息,也会经常去看各种便利店,研究人家的优点和缺点。周末偶尔和朋友小聚。但不管忙还是不忙,每天都会强制用一到两小时看书,因为我觉得人需要不断学习提升。” 叶珩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信心比黄金都重要,此外就是耐心,不能投进大量心血精力,却没有耐心等待,应保持为自己事业等待的耐心,为顾客服务的耐心。“还有很重要的爱心。我跟一个店长说,如果你有爱心,即使店铺开在你住的房子里,生意也会很好。企业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今年西南旱灾时我们捐了两万元,尽管不多,但也是心意。对了,还要有必胜的决心。这些都好了,就可以安心了。” 按照叶珩的计划,今年将开出20~30家店铺,以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不完全依靠收购或者加盟。“今年我们不会开店很多,主要是提升店铺经营管理能力。我们一家家走访,深入调研、指导,希望能够开一家成功一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