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心,海底针 | ||||||
| 作者:蒋美兰;出处:《店长》2010年10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在4A广告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个客户是世界知名的日用品集团,旗下拥有非常多的品牌,他们经常性采用测试的手法,来了解自己集团旗下的产品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一次,他们针对旗下尚未上市的开架式女性肌肤保养品进行产品试用,为了想知道自己产品的优缺点,于是,他们采用与市面上其它产品一起试用,再比较试用后感觉的方式进行测试;为避免受访者受到干扰,他们采用了Blind Test:盲目测试的手法进行。 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提供给受访者3个白色瓶子,里面分别装有接受测试的保养品,让目标受访者拿回家,然后根据使用说明,分别使用1周后,开始回答问卷即可。为避免类似1/2/3或是A/B/C这种容易引起排序的数字浑淆受访者的测试结果,于是,每个瓶子上,我们分别填上了:R/S/Q的字样,我们称那次的测试为:RSQ blind test 盲目测试。 这次接受测试的3个品牌,除了客户自家产品外,我们只知道还有一家是已经上市,来自美国的开架式保养品(附注1),另一个则是来自欧洲知名的专柜保养品牌(附注2),但,他们被安排的顺序完全不知,受访者则连是那种等级的保养品也不清楚。 3周后测试的结果出炉,被贴上Q的产品得到了最好的评价,其次是R,然后是S。答案揭晓,Q是最便宜的开架式保养品牌,R是客户的商品,S居然是最昂贵的专柜品牌! 真的让我们跌破眼镜,怎么可能!立刻引起公司女同事们的一阵热议:“这个S的牌子比那个Q要贵两倍多耶,不可能的!”,“我一直都有买这个S牌子的说,怎么会输掉呀?”,“这个开架式的Q牌子,瓶子很难看的耶~~”,“上次我去百货公司,那个S牌子的专柜小姐很亲切,我买了一堆这个S牌的说~~”,“哎哟,不是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吗?” …… 众人一边八卦,一边很理性地完成了结论:再也不买昂贵的专柜品牌保养品了! 这些牌子根本就不靠谱!我们花那么多的钱在这些牌子身上,根本就是在帮他们付巨额的广告费,商场的房租,专柜小姐的薪水,商品的包装盒————等等,结果产品本身的品质也没有比较好,居然还输给了一个便宜的开架式保养品!以后,绝对不会再买这些牌子了!浪费钱!过去,我们这样花钱根本就是一群傻子。 忿忿不平的众人。信誓旦旦的决心。 过没两天,先看到我部门的小姑娘买了另一个欧洲品牌的口红在补妆:“奇怪,你不是说不买专柜品牌了吗?”,“哎哟,上次测试的那个是保养品,这个是彩妆,而且这个颜色是新色,就是这期ELLE上面有广告的那只,不是保养品,不一样的!”好吧,也对。 接下来的几天,其他小姑娘的化妆包里,除了口红,专柜品牌的粉饼、眼影、腮红、香水……陆续出笼,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不是同一个牌子的,不是保养品,广告看起来真的很美,去逛街刚好看到~~~”,最神奇的答案居然还有:那个专柜小姐的制服很漂亮?(不知道跟她买那个化妆品的关系是什么?我到现在还匪夷所思。) 再过几天,已经可以听到大家又开始交流那个牌子新出的保养品,成份有多棒,效果有多神奇,其中当然也包括当初测试的那个S牌。还好当初没发什么毒誓,否则可能每个人都很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