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零售商IPO风潮再起 | ||||||
| 作者:王炎;出处:《店长》2010年1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继步步高(2008年6月上市)、家润多(2009年7月上市)等区域零售商跨出资本运作一步后,今年9月又有不少同类型的区域零售巨头将目光瞄准上市。麾下经营和拥有八佰伴百货、大统华超市等产业的华地国际正准备赴香港上市,目前已经完成了申购和定价,并获得超额认购,9月下旬正式IPO。同样怀揣上市梦想的还有新型零售商麦考林,这家集合了传统门店、新型邮购和网购于一体的零售商已向美国纳斯达克递交了IPO申请。 反观已经上市的零售企业,也都没有闲着。一向热衷资本运作的银泰百货一举拿下赫赫有名的燕莎友谊50%股权,且联手香港房地产大佬李兆基合作。香港新世界百货则在自家物业上动足收购脑筋,以期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和资产。 不同模式 同样的上市梦 据华地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陈建强透露,目前有3家百货店和10家超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0年底到2012年秋陆续开业。公司未来会在长三角地区扩展,并考虑收购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门店,当前正在建设的3家百货店中有2家为自己持有,1家为租赁。上市后,公司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的60%用来拓展未来商业网点,并坚持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不排除回购南京八佰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数字是,以2009年全年销售收入计算,华地的百货业务收入与超市业务收入分别为16.192亿元和7.35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68.8%和31.2%。而2010年上半年,百货业务收入24.665亿元,超市业务收入8.586亿元,占比分别为74.2%和25.8%。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华地国际的投资亮点在于其“百货+超市”的双轨商业模式,有极大的协同效应。同时,泛长三角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强劲,华地国际麾下多家零售店铺销售收入为当地最高。预计到2012年底,该公司业务将覆盖泛长三角地区的14个城市,预计未来5年该公司盈利将会大幅增长。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百货类公司和超市类公司,2010年平均市盈率都在28倍左右,华地国际的2010年预期市盈率与此接近,预计在28.2倍~34.5倍之间。但从成长性来看,华地国际强于其他百货类和超市类公司,因为2010年上半年华地国际的盈利同比增长65.4%,而同期香港上市的百货类公司平均值为31%,超市类公司为14.4%。 当然,华地国际也有其短板所在,比如其大部分收入依赖专卖商及直接销售供货商,且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同时,该公司负债有些偏高,这些都是其今后需要改进和提升之处。 同华地国际的传统相比,麦考林可谓是新型零售业者。其渠道从网络到邮购、传统门店,呈现出多样化。这家企业与华地国际一样有着上市梦想,只不过它不像前者赴香港上市,而是去美国纳斯达克。 麦考林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从事邮购业务的外资企业。其最初的控股方为华平基金,当时投资了4300万美元。但由于初期市场不成熟、邮购支付问题、消费者不认同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麦考林持续亏损8年,甚至一度陷入濒临退出市场的窘境。此后,有“投资界教父”之称的沈南鹏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以8000多万美元注资并控股了麦考林,加之曾任贝塔斯曼高层的顾备春加盟麦考林任职CEO后,麦考林开始扭亏为盈。 目前正是消费类产业回暖和上市的好时机,而麦考林的网络购物加传统线下门店零售模式颇具优势,预计其上市后会受到追捧。不过需要注意管理和运营方面的风险。 以收购增加上市公司价值 银泰百货9月正式公告宣布,其通过麾下全资附属公司银泰香港,以总代价为16.125亿港元收购坚信国际麾下全资附属公司SinCheng 全部股权。由于Sin Cheng拥有北京燕莎友谊50%股权,因而银泰百货借此持有了燕莎友谊一半股权。 公告显示,坚信国际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是于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为恒基兆业地产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事项完成后,Sin Cheng将成为银泰百货全资附属公司,而北京燕莎友谊(由Sin Cheng拥有50%股权)将入账列作银泰百货及附属公司的共同控制实体或联营公司。 “我们进行本次收购的目的有三项,首先,燕莎友谊的盈利状况不错,所以注入我们上市公司后有利于提升银泰百货的利润。其次,燕莎友谊在北京占据很高的高端零售市场份额,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收购扩大北方市场版图,完善银泰百货全国布局。”银泰百货首席财务官袁飞向媒体透露,银泰百货一直都在全国范围寻找合适的百货资产项目,北京燕莎友谊目前在北京经营及拥有三家百货店,并于山西太原经营及拥有一家百货店。北京燕莎友谊的另外50%股权目前在新燕莎手中,而新燕莎则刚与西单商场、首旅进行了资产整合。 本次交易的付款方式并非现金付款,而是将以银泰百货发行代价股份的方式支付,股份数量为增发前总股本的8.38%,或增发后总股本的7.74%。 对此,袁飞做出解读,称这也是本次收购的第三个重要缘由。其实也可视作是本次交易背后最为重大的意义所在——与恒基兆业地产的战略合作,李兆基长子李家杰将成为银泰百货非执行董事候选人。 “我们是基于考虑与恒基兆业地产的战略合作,由上述发行代价股份的付款方式可以看出,银泰百货等于是让交易对方持有了增发后自己约7%的股权,同时,于收购事项完成后,坚信国际将有权提名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为银泰百货的非执行董事候选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交易。”袁飞如是说。 可以看到,以李兆基家族在商业地产界的地位,此次合作将有利于今后银泰百货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和新商业项目的收购。 无独有偶,香港新世界百货9月也以收购法为上市公司增加利润。不过与银泰不同的是,新世界属于内部调整。 新世界百货目前约有35家百货店,其中华东地区有14家,为主要市场之一。其经营模式大致分为自有店和管理店两种,前者的收益会直接计入上市公司业绩,后者则不会。因此自有店是提升新世界百货市值和收益的关键来源。 截至今年6月底,新世界百货全年同店销售销长5.3%。华中区占集团营业额比例最大,达32.4%,其次为华东、华北;而收入类别方面,11.97亿港元来自于专柜销售佣金,占总收入64%,其次为自营销售及管理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21.2%、8.2%。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新世界百货近期以5.19亿港元价格收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项物业。该房屋指定作商业用途,并正在兴建当中,预计2012年8月31日前竣工。据估计,该房屋可见楼面面积约为2.54万平米,该地块原收购成本及账面值为3040万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新世界百货有个隐性问题是,其有不少管理店的业绩好于自有店。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因而除了直接收购物业,新世界百货也考虑将合适的管理店转为自有店。近期,新世界百货已拟斥资2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于2006年12月开业的成都新世界百货的经营权,该店将会由新世界百货的管理店转为自有店。接下来,新世界百货还将寻找收购和转制自有店项目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