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约门店人事成本 | ||||||
| 作者:潘文富;出处:《店长》2010年1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另外,对于连锁企业来说,随着公司门店规模和数量的放大,各项经营成本必然会同步上升,因此必须加强对成本的同步控制,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成本增加速度超过业绩增加速度的情况,导致生意看起来是越来越大,实际净利润反而越来越少的情况。 在公司和门店的各项成本构成中,最直接的就是人事成本,员工数量越来越多,工资越发越多,月月都得发,而且很难拖延。说到人事成本,也许管理者会想,这个简单,不就是工资奖金,还有福利,最多再加上点管理费用就是了,但工资钱要节约,会不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呢? 表面上看来,员工的使用成本就是其工资成本,看得见的工资成本有: 但在员工的实际使用成本中,还有些表面看不见的,或者是没算进去的成本,如: 以上每一项都是钱,按说都得算在员工的头上,只不过很多管理者没意识到或者是没算到而已。 笔者长期研究经销商问题,就以此为例。我曾经测算过,在一家普通经销商公司的普通员工,其实际综合使用成本每月都得上万元(送货司机更高),为什么很多经销商抱怨说赚不到钱,因为光员工的综合成本就占去了很大一块,哪里还有钱赚。看到这里,你还会计较每月给员工交纳几百元的保险金吗?从正面来看,这员工是帮助老板带来利润的,反过来看,他们也是损耗和成本的制造者。 门店要节流,首先就要解决人为损耗的问题。明确了问题,接下来就要确定问题的解决思路,员工损耗既然是发生在员工身上,那解决起来要直接向员工下手吗?非也,先分析下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在员工带来的各类损耗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划分成两个方向:一类属于工作技术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关的技术,即便是有心要把工作做好,也没能力做到,或者是公司内部缺乏明确流程和机制,使得员工在工作时陷入混乱之中,从而出现损耗;另一种则是员工的有意行为,为了个人私利,故意地人为制造损耗,好损公肥私。无论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其背后都是管理出了问题。管理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而内部所有人的问题,那也就是管理者的问题了。也就说,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从而发生各类有意或是无意的损耗。 解决损耗的源头,先得从管理者(比如店长)抓起。换句话说,也只有管理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过失,才能从根本上逐步解决那些不该出现的损耗。若直接把矛头对准员工,虽然表面的损耗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但是新的、更隐蔽的损耗形式马上又会出现。 控制损耗的涉及面很广,每家公司、每个门店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在这里,笔者先介绍损耗问题的分析方向,明确损耗出现在哪些方面,为接下来具体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打好基础。 员工带来的损耗可简单分为员工的无意行为和有意行为,所谓无意行为,就是在员工本身并不想主动侵占公司财物,也未曾考虑个人收益,只是缺乏相关的职业技术或是因为其他客观因素所导致的损耗行为,具体的包括: 1. 员工的职业技术不够,未曾持续学习,或者员工群体之间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员工出现无意识损耗。虽然员工本人并不想带来浪费和损耗,但实际工作环境或者是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会导致其出现损耗。甚至,有些员工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就已经在给门店带来损耗了。 这第二类的就是有意的了,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么干就是损公肥私,是主动地侵占公司利益,以饱私馕,或仅仅只是为了出口气。不过,每位员工在刚进公司时,对公司对老板,乃至对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发展还是多少抱着些正面期望的,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一步,往往是员工在进入公司后,出现以下这些原因: 解决损耗,控制节流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前提条件是两个,一是管理者是否肯承担其中的领导责任;二是对这些诱导因素进行排查,看在自己管理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些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