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入行十二年 | ||||||
| 作者:刘劲松/自述;出处:《店长》2010年1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2005年,渴望突破职业瓶颈的我,面临着一次人生和职场的抉择:一边是著名外企,一边是武商量贩。 工作多年的我,择业观念已趋于成熟。我最看重的不再是眼前的高薪。我明白“百年企业看文化”的道理,我希望能选择一个更适合长远发展的平台。 我对武商有所知晓。“把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得完美无暇”的服务理念、“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步”的人才战略、“以业绩论英雄”的绩效文化……这些是武商的灵魂,也是吸引我“良禽择木而栖”的强力磁场。 最终,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商人。应该说,是武商的文化感召我“化蛹成蝶”的抉择,是武商的激情给予了我“破茧而出”的勇气,让我终于有机会用舞动的翅膀来张扬人生的绚丽。 奉献 加入武商已五年。这五年,我从一名新兵开始,见证了武商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的气魄;见证了量贩公司冲刺“百店百亿”的速度;也见证了武商人“激情似火,奉献如歌”的豪情。作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我也品味着奉献的苦乐酸甜。2005年,我被派到武商量贩武汉江夏店,该店面遭遇着强劲的竞争和严厉的市场考验。面对逆境,我顶住压力,带领团队与对手搏杀,使门店销售稳步提升。2007年,我告别家人,主动请缨到湖北省东南部的黄石市,相继培育了黄石团城山、新街口、大冶三店,以图改写黄石商业格局。 期间,调整布局,我们通宵达旦;生鲜自营,我们披星戴月;抢抓团购,我们头顶烈日,虎口夺食;筹备门店,我们手抬肩扛,挥汗如雨;改善外部环境,我们顶住压力,积极公关…… 每一次贴身肉搏、每一点业绩提升、每一个难题化解无不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努力,我们的市场份额大幅增加了,驾驭市场的话语权也更大了。 异地的工作压力重重,生活更是单调枯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每当疲惫的我回到宿舍,给女儿打电话是我最开心的事,听到女儿稚气的声音,疲劳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拼搏 带领团队,完成计划,提升业绩,是店长永恒不变的使命。作为店长,我感到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指标计划。几年来,我先后在几个不同的门店当店长,有成熟店,也有新店。不管是“高位接盘”,还是“绝地反击”,都承受着同样的压力,都是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只能完成任务不能掉队伍。“以业绩论英雄”时刻鞭策着我努力拼博。 日计划、月计划、双过半、年计划,如同一场接一场的考试。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我满脑子里装的都是指标、进度、销售、客单这些数据,每天跟市场比、跟同期比、跟自己比,我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 门店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仅要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战斗状态,还要激励员工保持昂扬的斗志,抓紧抓实经营工作。我坚信盯紧指标不放松,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把,就会战胜困难。 为了战胜对手,我们直面竞争,遇强更强,抢滩市场;为了提升业绩,我们分析数据,诊断经营,调整布局,调整品类,寻求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城山店2010年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18%,新街口店同比也有较大提升,大冶店表现出较大潜力。 超越 2009年,武汉量贩公司在“更大勇气变革,更高境界超越”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继续跨越式发展,并开始探索区域化管理。这一年,黄石分公司成立,我也由一名店长成长为分公司总经理,管理的门店由一家变成三家。 分公司没有现成的模式,我按照公司的部署,着手探索分公司经营模式,搭建架构,整合资源,希望区域门店形成合力,创造更大效益。 然而,这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架构搭建不得要领,资源整合也流程不畅。集团刘董事长一针见血地的指出问题,告诫我们“要跳出店长角色的局限,学会当总经理”;公司王总也指出:“分公司总经理要挑战自我,要跟自己过不去”。领导的期盼和教诲,加上不断的自我反思,终于使我拨开云雾,豁然开朗。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应脱离“店长”的惯性思维,跳出圈子,转换思路。为了快速实现角色转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登高望远,胸怀全局,努力学习,提升驾驭能力。 如今,黄石区域分公司架构搭建初具规模,资源整合也逐渐顺畅,区域优势逐步显现,分公司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而我,在历练中也更加自信。 十年征程,是“无悔的商魂”伴我一路走来!征途漫漫,她还将继续伴我前行,指引我去开创新的成绩! Q&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