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采购谈判的四个陷阱
作者:陈静阳;出处:《店长》2010年1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最近受朋友相邀,筹建厦门电视台“全心电视购物频道”,全权负责商品开发。虽然有着丰富的零售经验,但是做电视购物,我还是新手。在采购谈判中,我碰到了一些之前在传统渠道中没碰到的“陷阱”。


陷阱一:赠品陷阱


  很多供应商在谈判的时候,都喜欢告诉我:“这个售价是市场统一价,但是我们有赠品的哦!加上赠品后,我们的价格可是很便宜的。”  

  供应商就是这样,通过添加不同的赠品,抬高主品的价格: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渠道使用不同的赠品,主品的售价也就不一样了,从而掩盖主品价格的可比性;赠品可采用一些已经过季的产品,趁机消化不合理库存,当然了,赠品也会以一定的价格加到主品上,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很便宜的,通常还低于生产成本。  

  可是在我们的实际销售中,很多顾客会问,如果我不要赠品,你们卖多少钱呢?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消费者,我肯定会首先想到,赠品也是成本,经销商肯定把钱加到正品的价格中了。如果我不要赠品(更何况可能我本来就不想要赠品),价格肯定能够更便宜的。  因此,现在我要求采购员谈判时,要将正品和赠品分开谈。搞清楚不要赠品是多少钱,含赠品又是多少钱。然后我们把一个单品做成两个货号(含赠品和不含赠品的),由消费者自由选择。


陷阱二:专供陷阱

  在很多次的谈判中,很多供应商会告诉我:“这款产品是电视购物渠道专供的,别的通路不卖的,你们可以卖高一点,利润也好一点。”碰到这类供应商,我通常的答复是:“谢谢你!再见!”有一次,某个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厂商代表与我谈判,他告诉我:“我们这款产品,在TJ地区的时候,我们把其他通路的货都下架了,然后某电视购物在原来的通路售价上加价100元,还卖得很好呢?”“晕,我无语,又有一批消费者被坑了,被忽悠了!谢谢,再见!”这就是我的答复。  

  我想让大家知道,我做电视购物,我只赚取合理利润,绝对不赚超额利润!  

  我希望,我的供应商告诉我,“我的产品在别的通路都有卖,卖得还不错!”  

  大家都学过基础物理,知道参照物理论,如果没有别的通路作参照,消费者又怎么知道我卖得便宜呢?又怎么将无店铺经营和现代通路零售进行区别呢?电视购物这种消费模式如何发展壮大呢?  

  我不怕竞争,不怕比价,但我就不要“专供”!  

  所以,我要求我的采购同事,对“专供”的产品要慎选!


陷阱三:组合陷阱 
 

  由于电视购物的独特性,不少产品都要组合卖,一是节目制作可以更丰富,二是客单价较高。  

  因此,有些供应商会向我们推荐一些“组合套装”。结果我发现,我将组合套装拆开来,单独做价格稽核,累计总价往往会低于组合套价。  

  跟我玩数学游戏?没门!因此,我要求我们的组合套餐必须低于单品集合价。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时,我们还会将每个单品的单价分开来讲,告诉消费者,我帮您省钱了!


陷阱四:渠道陷阱

  很多供应商在与我谈判的时候,通常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售价不能低于传统渠道(实体店)所谓的统一售价;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网络商品价格很乱,不具参考性。总而言之,希望我们的价格不要卖得太便宜!可能,他们下意识地认为,电视购物可以卖贵点,反正大家都在忽悠消费者。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电视购物的经营者们,别再天真地认为电视购物与网络购物的人群完全不同。诚然,现今这两个消费群体的重合度不一定很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重合度一定会越来越高的。君不见,有多少人边看着电视购物频道,边上网搜索相关产品比对。我们的经营宗旨是绝不做欺骗消费者的事,包括价格欺诈、质量欺诈、功能欺诈等。我们对价格的追求是:  

  1.一定比实体店低。因为我们是无店铺经营,没有较高的房租、水电、人工等费用,我们愿意把这部分费用转化成对顾客的让利,只赚取合理的经营利润。  

  2.比同类的电视购物频道略低。我们不压榨供应商,不转嫁经营成本。我们愿意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当的进货成本条件下,自行让利给消费者。  

  3.与合理的网络售价持平。我们提供同城24小时送达、免物流费、先验货后收款等服务。我们的商品售价标准是“可实际成交的网络价格+相应的物流成本”,向消费者承诺在我们这里能够买到最便宜的商品。陈静阳:曾任华润万家华东区助理总经理、标超事业部总经理、苏州公司总经理,现任东方华银资本集团董事、全心购物网董事长、中国担当者行动常务理事。

(陈静阳:曾任华润万家华东区助理总经理、标超事业部总经理、苏州公司总经理,现任东方华银资本集团董事、全心购物网董事长、中国担当者行动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