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的第五项修炼
作者:端木清言;出处:《店长》2010年1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与岗位晋升相比较,自我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忍耐力的修炼,也更容易成为店长们调节由于晋升速度未达预期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国庆节期间,在东京和一位日本家电量贩业资深经营辅导顾问,谈到店长必须具备的几项能力时,他提出:除了执行力、协调力、现场力、控制力四项修炼外,忍耐力应该列为店长的第五项修炼。我深以为然。  

  忍耐力既是一种情绪控制、压力纾解的自我管理手段,同时又是一项激发斗志,保持团队激情的组织管理技术。  

  那位顾问说:“在日本开一个店,准备期大约是6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店长,则需要花上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中国似乎更追求速度,开一个新店只需要1~2个月时间,而一名大学生从社会新鲜人坐到店长的职位,只需要2~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他指出,在讲求速度的中国市场,进取心有余,而忍耐力不足,很多店开得随意,关得也随意。他毫不掩饰地批评称:“这对顾客,对员工,对股东,都是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我说,这里面既有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领先全世界,而日本经济则持续低迷徘徊的因素,同时中国既是一个人才需求大国,又是一个各行各业人才的供给大国,年轻人才济济一堂,而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国家,加之企业创建年份普遍早于中国三十年甚至更久。因此,日本家电连锁业类似店长等中层管理干部平均年龄普遍超过四十岁,而在中国则“下移”十岁左右,一般在二十七八岁至三十二三岁之间。  

  从年龄段分布来看,现在70后构成中国家电连锁业店长的主流群体,80后则是新生代力量。但是,从店长个体来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则不能完全比对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路径及速度。  

  一方面,历经三十年改革开放,十年高速成长期,包括家电连锁业的中国零售业在内,已经从萌芽期转向成长期,组织链条也已经趋于成熟完善,对于店长们而言,向“上”晋升的空间已经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随着连锁零售业空白城市、空白商圈的“填空运动”进入尾声,新开店将越来越少,因此可以提供的店长“岗位”也将越来越少。那么,对于已经走上店长岗位或者瞄准店长岗位的人们来说,加强忍耐力修炼,变得越来越重要。

  引申而言之,店长们及“准”店长们,既要设定自己的岗位晋升目标,又要设定自己的绩效提升目标,这样才能形成“人在其位而力足以谋其政”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与岗位晋升相比较,自我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忍耐力的修炼,也更容易成为店长们调节由于晋升速度未达预期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那位日本顾问还告诉我说:“日本的家电量贩店店长,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超过200件,仅上午8:30之前,所必须处理的事情就超过10件。而中国的店长,除了填写一些日常的报表之外,好像其他时间都是自由安排,所以店长们的水平差异性很大。再加上标准化管理程度的不同,中国店长对门店业绩的影响比日本大得多。”  

  在我看来,国内大约5000名享有店长头衔的家电连锁店店长,一年期内的称职率不超过20%,两年期内不超过45%,三年期及以上不超过70%。亦即三成左右的店长,空有其名,而无其实;空在其位,而误其政,难免尸位素餐之嫌。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个人认为,时间虽然不是成为衡量店长称职的必要条件,但绝对是充分条件,称职的店长必须经历同店经营2~3年以上的历练。站在公司决策者的立场上,评估一位店长是否称职,也不应该简单用半年或一年的业绩衡量,而应该用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跟踪评估。这其中,既有对店长自身忍耐力的考验,也有对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的考验。  

  对于店长而言,只有加强忍耐力的修炼,树立良好的心态和经营观,才能带领团队接受市场困难的洗礼和考验,坦然接受门店同比下降的压力,随时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好转,及门店销售同增的逆转局面。而对于公司来说,不应用短期业绩衡量店长能力,而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全面考评店长的业绩、专业水准,设定不同的等级以及对应的绩效来提升训练体系;不能采取依旧沿袭,门店业绩变坏,原来心目中的好店长印象变差,换店长如换马桶垫,再不行就关店的“随意性”态度。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也大可不必照抄照搬日本家电连锁业店长的培养模式,倒是其公司、其员工的对“差业绩,慢速度”的忍耐力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借鉴。  

(作者曾任职家电制造业、家电连锁业、媒体,现任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及海外情报编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