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价值20万元的销售细节
作者:滕斌;出处:《店长》2010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增加的这20万,基本上是从那些到柜台查码的顾客身上得来的。一个小细节的改变,避免了这些急性子顾客的流失。

  几年之前,我所在的公司要做一场大型女鞋特卖会。特卖会在一个商场里举行,连续做两天。
前一年也做过这种形式的特卖,两天做了40万的业绩。

  今年做特卖之前,老总组织了一次交流会议,对去年的特卖进程做了详尽的剖析,想从中找出新的业绩增长点。

  商品部调出了去年特卖的销售数据,根据去年销售的款式特点及相关价格带,确定了今年特卖的款式组合和价格组合。市场部回顾了去年的客群消费特点及现场宣传活动的效果,运营部也总结了卖场人员的数量与配合技巧。两个部门都做出了改进方案。

  至此,交流会议已至尾声。不过,老总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肯宣布散会。

  这时候,一位参加过特卖的收银员说了一句话:去年有很多顾客跑单!

  为什么跑单?大家都问。

  顾客看中了一款鞋子,没找到合适的尺码,拿到收银台来咨询,但收银员没时间帮顾客去查码,顾客失了耐心,就走了。老总一拍桌子,马上决策:今年的特卖,每个收银员的旁边增加一个商品管理人员,专门应对查尺码的顾客。老总又补充了一句:一旦确定有存货,马上就去收顾客的钱。先收钱,后取货!

  几天后,特卖如期举行。战果出人意料。和去年相比,我们取得了60万的业绩。而且,是在其他品牌同比特卖业绩缩水或持平的情况下。增加的这20万,基本上是从那些查码的顾客身上得来的。一个小细节的改变,避免了这些急性子顾客的流失。商场对我们的业绩表现也很满意。

  做拓展的哥们立即见风使舵,借此良机软缠硬磨地把我们卖场的位置调整到商场的黄金地段。

  事后,我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经》里留下的哲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长久以来,关于零售业的本质,可以说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及经营理念都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这些公司的软文化差异有多大,最终都是要通过细节来实现,通过每一个细节的构思和实施的完善来实现,通过细节之间有效的衔接来实现。

  所以,我个人越来越倾向于支持一种观点:零售业的本质,就是做细节。

(滕斌:商品组织与管理者,定位和专注于时尚类中高档鞋服的期货制商品运作与管理。
E-mail:
joseph.te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