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某县城大卖场翻新有感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0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十月份的时候,跑到一个周边的四级县城去看一个正在筹备翻新的4200PM的大卖场,当时就把我给惊呆了,想不到在湖南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县城,一个个体老板居然引进了本年度最好的设施设备来改造自己的卖场!而且从装修的品味来看,这个卖场的时尚性将不亚于长沙任何一个同类型的门店。在我的一番大力称赞下,老板显得很高兴和自得,大谈自己的生意经,他说:你要是以前来看一下我们这里是什么样子就好了,现在根本就是一个大翻身啊。 前天又去参观了一下这个重装开业后的大卖场。内心不禁大叹可惜,差点跟老板打趣说:乡下人穿上品牌后,还是脱不了一股乡里味呢。当然这种话还是吞到肚子里去比较好,因为我也明显察觉到老板看自己卖场时的那一抹失望的神情。 这个卖场前身经历了十年的风雨,所以老员工很多,习惯性的站在卖场里若无其事的谈天说地,对来往的顾客不理不睬。开业前整齐的排面已开始出现混乱的迹象,因补货不及时货架出现缺牙和拉排面的情况严重。堆头虽可见前不久前的昔日辉煌,但是已是倒的倒,空的空;生鲜蔬果陈列更是惨不忍睹,可能是怕损耗过大,一些高档水果排面中仅陈列了十个不到的水果,稀稀拉拉的露着大半边底板。更要命的是蔬菜架,真的是浪费,老板花了好几万打了个全不锈钢的自动喷雾蔬菜架,上面叶类菜没有几把,不用喷水保湿的干货类、根茎类菜却散着放了一大堆,泥浆涂得满架子都是。再如面点陈列,大概更负老板所望吧,占地十来平米的环形冷热柜里,只见得几个包子,几根油条,品项少的可怜不说,还盘盘是空的!看的我牙齿打冷战。糕点柜还有意思些,因保质期设置不合理,开业不到半个月,显示过期的商品随便就拣了两个托盘出来! 老板是个厚道的中年人,有些事我也不想明讲,就问老板:“您认为咱们现在这个卖场达到您的要求了没?”老板摇摇头,吸一口烟:“有些事啊,还得从长计议啊~” 是的,硬件升级了,软件没升级,卖场只能是换汤没换药,外甥打灯笼——照旧。 当然,我也极为敬佩这位卖场的老板,他一定是看到了自己的卖场与大城市超市的巨大差距才痛下血本来进行这样大的改造,可是他没有把握住卖场问题的关键原因:软实力的增强。在这番轰轰烈烈的重装开业后,他的卖场又慢慢退回到原来的状态,再先进的设备再时尚的装修,此时也成了老太太脸上的粉,扮得了俏,扮不来青春啊。 那么如何去改变这一切呢?我个人认为管理内功的修为是最重要的,首先企业文化的打造是一个关键,这些员工虽然年纪偏大,但是并非不能改造,之所以懒散,是因为对企业文化根本没有概念,有的只是对自己的家长里短间的那些市井琐事的关心。对其工作是没有强有力的责任感。第二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技能做后备支持,卖场的管理呈现的就是一种病态。第三个是流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贯彻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意性只能让卖场越来越乱。 我走时,老板还在跟我滔滔不绝讲他十几年来的生意经。如何从不文一钱到现在的千万身家,一股自豪感洋溢于脸上。我附和。但是心里很想跟他说,他的卖场如果想改变,希望他把三分之二的经验都传授给他的主管和员工。全部的热情和勤奋也都百分之百的教于他的下属。并且百分之二百的把他的理想和目标都分享给与他共事的所有人——那么他将不仅会是个自豪的生意人,同时也会成为一名自豪的管理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