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潮后股价危机频现 零供天平重新倾斜 | ||||||
| 作者:王炎;出处:《店长》2011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同样是在12月,零供关系出现新格局。继卡夫与联华断货后,康师傅12月强势出击,主动断货家乐福,一向强势的家乐福在占据方便面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康师傅面前也只能低调求和。 麦考林被集体诉讼 根据麦考林11月30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其三季度净利润逾7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逾23万美元增长了246.4%。但随后股价却大幅下跌18.4%,其中,盘中更跌至6.45美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 营收未达预期是导致投资者出逃的直接原因。据麦考林预计,第四季度在线营收将从4400万美元增至4600万美元,“这个增速相当乏力,显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再说,麦考林市占率非第一,也非行业领导者,上市可能会吸引很多人赌一把,但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些投资人就可能集体出逃。”作为同行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COO说。 麦考林的多渠道新型零售模式是非常具有“故事性”的,这也是其可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优势之一,然而过度包装后反而使得投资机构的预期偏高,并最终失望。此前,麦考林受到质疑的关键一点是,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80%的收入来自线上收入,但又未说明来自目录邮购和互联网两种渠道的比例。“邮购和互联网两种渠道的收入比例是大家对其质疑的关键,究竟是靠目录还是靠互联网,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显然后者才是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一位投资界资深人士分析。 表面来看,第三季度麦考林的净利润同比涨幅高达246.4%,但按照近80万美元的净利润计算,其每股收益低于2美分,而且市场对其高达70多倍的PE来看,回报期似乎过长,远远达不到上市前投资者对麦考林的期待。除了过度包装的问题,比当当、凡客等同行早上市的麦考林曾被认为更有资本优势,但上述电子商务高管却并不认同,“现在融资太容易了,先IPO并不能带来什么优势,现在的B2C不上市,随时从私募那儿融1亿美元也很容易,指望和非上市企业拼钱多的时代过去了。”数位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股价持续下跌还仅仅是开始,之后,上市仅一个月的麦考林被提起集体诉讼。美国法律事务所KahnSwick &Foti(KSF)及其合伙人、路易斯安那州前任总检察长查尔斯.福迪(CharlesC.Foti)宣布,KSF代表在2010年10月麦考林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购买其普通股的股东向麦考林提起集体诉讼。该诉讼称,麦考林在IPO前并未展开充分调查,并在IPO结束时未按照计划运营。 同时,美国罗森律师事务所称,在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29日期间买入麦考林股票的股东可以加入到该集体诉讼中。该事务所在诉讼中称,麦考林特定高管、董事及其他人士违背了美国《1993年证券法案》第11章和第15章之规定,在IPO文件中发布了一些虚假信息。与麦考林提交的上市文件所述相反,麦考林成本和开支的增加已经对其毛利润造成不良影响,这使得麦考林无法达到IPO时预期的目标。当麦考林在2010年11月29日披露真相时,公司股价大幅下滑,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往很多本土企业都认为在海外上市会更易获得投资者信任,但随着海外投资者的日趋成熟,过度包装的故事已经不太能吸引他们了。麦考林并非第一家遭遇海外集体诉讼的企业,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不太愿意承保高层责任险。 备受打击的麦考林表示,其已获知美国境内一些个人股东于2010年12月提交了至少一份集体诉讼请求,但公司及其任何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目前均未被送达任何诉讼请求副本。麦考林认为上述诉讼请求没有依据,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备进行辩护。同时,公司认为该事件不会影响其日常经营。 而麦考林的股价表现也殃及“投资界教父”沈南鹏,有业内人士估算,由于股价的连续下跌,沈南鹏在麦考林的身家已蒸发了约53%。 零供关系新局面 在与康师傅发生的断货风波中,家乐福一改往日对供应商的强势态度,其中国区总部低调表示,康师傅是其方便面类产品中占据最大销售份额的品牌,因此正积极寻求和谈解决之道。但是,康师傅却直面指责家乐福违反诚信原则。 此前,联华与卡夫之间的断货风波依旧在胶着中,目前,联华超市直营门店内,卡夫产品仍未上架,这与当时联华超市乐观预期卡夫会很快低头显然相去甚远。目前,卡夫方面尚无恢复供货的迹象。 而在全国170多家家乐福门店断货后,康师傅也没有停止“战争”。其日前发表声明称,此次和家乐福的争议与调价无关,并指责家乐福“屡次违反诚信原则,不合理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加上受限于成本压力,康师傅无法以原条件继续供应袋面产品,所以出现了家乐福暂停采购康师傅产品,并消极应对后者提出的协商邀请的状况。 面对康师傅的指责,家乐福依旧表示是由于对方涨价所引发。不过与以往家乐福“横眉冷对”供应商的强势态度完全不同的是,此次家乐福对康师傅断货事件的态度颇为缓和,甚至摆出积极和谈的低调姿态。 家乐福中国区总部表示,家乐福不希望与供应商进行口舌之争,家乐福希望尽快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尽管上述回应很官方,但明显可见零售商的放缓和谈之意及在博弈战中不占明显优势,相比之下,康师傅的态度强硬很多。其实,家乐福和康师傅以及联华与卡夫的矛盾焦点并非在表面价格,而都是在利益之争。联华是由于卡夫返点过低而断货,康师傅则是由于家乐福收费太高而断货。但在以往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博弈中,由于零售商掌握渠道优势,因此多数时候都是零售商强势,最终以供应商妥协收场。但随着部分大型供应商在零售商销售份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话语权开始向供应商倾斜。家乐福方面坦言,康师傅在其卖场内的方便面类产品中销量是第一位的。而部分联华门店也反映,卡夫饼干在店内同类产品的份额可占50%-70%。巨大的份额使得这类供应商拒绝给零售商高返点或高渠道费用。 支持供应商强势的还有一大理由,即卖场销售额占其本身整体销量很低。以卡夫为例,其尽管在联华系的年销售额可超1亿元,但该数字仅占卡夫在中国整体销售份额的4%左右。 在断货战中谁先放软就意味着放弃利益,所以零售商们都在僵持中,但不管结果如何,大型供应商开始频繁与零售商博弈已在所难免。零供关系的优势正逐步向部分供应商倾斜。众多零售商业应该从此次断货事件中看到强势供应商的崛起,今后不能长期一味以收费压榨供应商,否则物极必反。 【名词解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