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卖咖啡 7-ELEVEN用CITY CAFE博感情
作者:;出处:《店长》2011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20年前,7-ELEVEN已尝试在门市销售现煮咖啡,因当时咖啡风气未开,惨遭滑铁卢。直到六年前,看好初具规模的咖啡市场潜力,自创品牌,经营“CITY CAFE”。一路走来,从一开始不被消费者接受,到现在一年可卖出超过一亿杯CITY CAFE,市场占有率高达8.1%,坐稳连锁便利商店贩售咖啡的龙头宝座。

  台湾咖啡市场由1997年进入的星巴克带动风潮,统一超商鲜食部长梁文源指出,其中最受台湾人喜爱的口味是拿铁,为市场主流。2004年,7-ELEVEN决定在便利商店内销售CITY CAFE,“便利商店怎么可能会卖咖啡?”他表示,当时市场的环境及氛围是不太能接受这件事,于是,总公司率先在台北市都会区500家店内试点,并拍摄第一支电视广告。

  随时随地满足需求

  “这支广告诉求重点是7-ELEVEN无论白天、晚上,都在你我的身边,任何时候想喝咖啡店门永远开着,随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梁文源说道,广告推出后,并没有创造太多回响,大多数人仍不知道便利商店可买到咖啡。初期,看好都会区及办公区上班族喝咖啡的潜力,由熟客渐渐带动消费习惯。而在当时,大多门市认为,新商品的成功机会不高、导入咖啡机的意愿并不强。

  梁文源回忆道,7-ELEVEN摸索咖啡的销售模式长达20多年,刚开始广告及行销诉求为“喝咖啡很有精神,展开元气的一天”、“便利商店卖的咖啡很新鲜”、“随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等等,即使砸下广告及行销预算,仍旧无法创造销量。

  广告代言策略成功

  即使如此,总公司仍看好咖啡市场,持续展店。直到2007年12月,贩卖咖啡的便利商店已达到1,000家,因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再加上过去累积的失败行销经验,决定改变CITY CAFE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以情感做为诉求重点。那一年,邀请知性及灵性兼具的女星─桂纶美,拍摄一支以城市为主题的咖啡,并打出“整个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馆”口号。

  梁文源表示,这支广告创意,受到消费者肯定及喜爱,2008年CITY CAFE创造三倍以上的销售佳绩。“咖啡是一项情感交流,关键不在于你说的那些东西,新鲜、快速、无所不在,而是能否与消费者进行某种情感上的连结,拨动他们心中的那根弦。”他分析,CITY CAFE从都会出发,传达一位都会知性女子的形象,藉由她来表达喝咖啡的心情,终于找到销售咖啡的正确方式。

  在行销手法上,7-ELEVEN推出新的创意,第一波打出“集点数、换赠品”活动。推出的赠品是来自英国的柏灵顿熊,梁文源说:“赠品的背后要有故事,柏灵顿熊是一只城市熊,他的形象是拉着一个旅行箱到世界各国旅行。”搭配城市形象,柏灵顿熊有六种不同装扮,包括东京、巴黎、台北、开普顿、纽约等,并意外培养一批收集柏灵顿熊的粉丝。

  找到对的沟通及行销方式后,CITY CAFE自2008年起,每年创造一倍以上的销量。在展店上,也迈开步伐,从台北都会区向中南部拓展,“2008年到中南部,刚开始生意没那么好,当地消费者仍习惯喝冷饮,推展上相对辛苦。”梁文源表示,经营咖啡时,中南部的方式与北部不同,在这些地区强调的是店面装潢及休闲感,例如提供桌子及阳伞,让民众坐下来喝杯咖啡,集会、讨论、休息。

  当业绩站稳脚步后,CITY CAFE也着手进行销售品项的变化,加入冰咖啡。他说:“咖啡在冬天卖得比较好,这是因为冬天冷,想喝热饮,销售成绩较夏天成长两倍,为了缩小季节差别,推出冰咖啡,并展开促销活动,提高销量,现在两者的销售成绩相当接近。”

  品牌价值贴近顾客

  “在经营咖啡时,要向消费者深入沟通的品牌价值是什么?”梁文源指出,当CITY CAFE 打开知名度后,同步进行咖啡品质基本面的革新,包括全省水质检测,购买净水器,确保全省任何一家7-ELEVEN的咖啡口感统一;支持及赞助艺文活动,包括星光电影院等提升品牌价值的活动。

  经营CITY CAFE六年,7-ELEVEN拿下便利商店销售咖啡的第一名,目前在全省4,750家店,已有九成店买得到现煮咖啡。他强调,未来将学习UNIQLO 的作法,持续推出超值、平价、时尚感的咖啡,并让咖啡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彭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