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挡不住的前进脚步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1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近来,海关开始加收海外包裹的关税费用,也就意味着我们购买了海外物品之后,货到之时还要额外付给物流公司一笔关税费用。 这样的状况到目前为止对很多人来讲还是比较突发的,你在接收包裹的同时,快递业务人员却还要额外征收一笔钱,这是海关再次控制舶来奢侈品的一种手段,但是这样真的可以起到抑制奢侈品的作用吗?我想,一点点的关税是抵挡不住奢侈品带来的无限魅力的。 来自于2010年下半年Albatross Global Solutions and Ruder Finn Asia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整个中国,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在一线城市占到了47%,二线城市也达到了33%,但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却仅有20%。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从境外购入,奢侈品牌也在逐渐渗入我们的境内市场。一方面,中国的年轻一代的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并且生活眼界被大大的拓宽,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中国人流向海外的人数与日俱增,导致做起收购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我想这是中国大陆地区对于昂贵的国际品牌消费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生活如同互联网已经越发的和整个世界靠齐接轨,并且,我们的经济实力给出了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在生活品质上面,年轻一代必然更倾向于世界通用的大品牌。这是一种追求自我生活质量和个性的表现。所以说,奢侈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市场的广大只会变得日益惊人和超乎想象。 各国的知名品牌早已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大扩张市场,当然排在中国之前的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但是中国这块肥肉显示出来的潜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大陆居民对于奢侈品的消费趋之若鹜。可是我们所购买的就真的是奢侈品吗?还是一种追求和世界同步的虚荣心让我们变成了众多国际品牌的盘中餐?正如现在很多人都已然发觉的,我们所追捧的大多数东西在欧洲和北美仅仅是日常用品和必需品,而并非是奢侈之物,更谈不上凸现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功用。比如Ikea在中国北方仅仅立足于北京,导致周边地区甚至出现开车前往采购的现象,而来自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会说,这是他们的生活必需物品。同样的状况在日本东京,家具产品必然不会仅仅局限于瑞典的Ikea,很多来自于芬兰的品牌,更昂贵,但也更受欢迎。与此同时Ikea也不仅局限在仓储式的经营模式中,更多的投入放在了店面设计和人性化的体验上。又比如在时尚的消费上,对于国际品牌的钟情更是势不可挡。海外华人帮助境外商品的流入,与此同时,国内年轻人中做起奢侈品销售生意的人也日渐增多。“代购”,“古着”,成为年轻一代创业的渠道之一。 就是这种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物以稀为贵的现状,让各大品牌在大陆的生意日益红火。人们的追捧,加之获取奢侈品牌的渠道不是那么的轻松,又给这种“追求”增加了更多的幸福感体验。人们的争先恐后,让奢侈商品的身价不断提高,哪怕是境外的路边货也被很多人当作昂贵的稀罕之物。国际品牌的市场巨大,即便商品品质停滞不前也丝毫不能减退人们的热情,在不用追加设计成本的前提下狠狠捞钱,这样的生意,我想国际品牌厂商必然会做。 当然,从海外购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陆的行货价格惊人。一双UGG的价格,比澳洲要高出近40%。因而,一点点的关税附加又怎能挡得住舶来品的流入?奢侈品的热销,确实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在变好,但变好的同时,只希望能保持清醒。生活品质和水平的显现有时候不能仅仅依靠这些。奢侈商品在被我们接纳和追捧的同时,毕竟我们所要得是生活的高质量和个性化,因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黄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