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乐福们“价格欺诈”背后 | ||||||
| 作者:林国童;出处:《店长》2011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家乐福等外资企业为何成众矢之的?有行业朋友说,(因为它们厉害?)因为他们享受“超国民待遇”,不公平。 倘若如此,又为何视而不见:不少本土连锁超市在当地政府默许下,每年违规卖卡数亿元! “价格欺诈”?谁敢说自己门店比家乐福们做得好? 央视《新闻1+1》,1月27日播出“家乐福:大店也欺诈!”,主持人董倩也就算了,连白岩松的评论都有点隔靴搔痒。可见隔行如隔山。 价签的问题,是今天才有,是外资独有?各级主管部门曾有充分调研和有效数据表明它的行业覆盖面和更改紧迫性、可行性? 再看《京华*报》,连续发文如“家乐福、沃尔玛价格欺诈底气何来”、“超六成网友不愿再去问题超市”等,京城小报正义凛然,似乎代表了大多数网友,问责了“需要”问责的单位。 据新华社2月22日消息,涉案的19家超市门店处罚结果显示:16家家乐福门店和3家沃尔玛门店,罚款总额950万元。 外资零售前几年受益,但他们现在最羡慕和担心的是大润发:“有关部门对台资企业最关照,而且台资的经营能力又明显高于本土中小企业……” 比来比去,不是门店顾客服务,不是商品管理,不是卖场营销,而是“被关照”,零售业进取意识与拼搏精神何在?! 杀一儆百?政府调控所需吧。 有人以中国国情与民族主义论,我不同意。有追求的企业都想做大做强,有朝一日跨市跨省跨国连锁发展,会遇上不同风土人情与对手、政府,真正要适应的是那些健康的主流消费者意愿,而不是别的运气、势力与资源。沃尔玛们全球发展,身经百战又兢兢业业,这岂非是大家最该深刻体会并学习的力量源泉?! 为了门店及企业走得更远,更好、更久地服务更多顾客,实际上要感谢、怜悯家乐福遭遇,从今天起,把顾客放在心上,从巨人身旁站起来! 最后,诚请各位中小零售企业店长及公司高管躬身自问:同样的问题,外资企业被罚,我们侥幸得免,这是“被关照”,是商业世界的莫大讽刺吗? 天威难测。我们但愿:让商业的归商业,门店的归门店,顾客万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