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店生存之道:渗透式竞争 | ||||||
| 作者:刘劲松;出处:《店长》2011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这是公司一家位于远郊的单店,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开业以来一直是惨淡经营。我们遭遇的主要竞争对手依然是老对手Z公司。要说整体实力,两家公司同为省内超市龙头企业,实力不相上下。但在这个局部市场,两家公司的门店却形成巨大反差,Z公司门店业绩非常好。 在宣布店长调整时,公司老总找我谈话:“这个门店的业绩是我的一块心病,希望你过去后能快速的提升业绩……”送走老总,我和几个管理员工就来到了竞争门店,对方店内人头攒动,随行的同事向我介绍情况:Z公司的四个商业业态——百货商场、仓储超市、便民超市、家电专卖店,在这个区域市场全都有,占据核心商圈,且先于我们两年进入这个市场。位置优势、规模优势、业态互补,可谓是占据天时地利。 对方门店处于明显优势,我们该如何提升业绩,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刚到任的那几天,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看数据、观察对手、思考对策。好在有总部撑腰,而我对Z公司的运作模式、店长经营风格都了如指掌。经过观察,我也发现了对手的软肋。一周后我拿出了应对方案:确定渗透式竞争策略,六大举措改变经营状况。 一 提振士气 看看我的员工,这是一支很不错的队伍,踏实肯干。只是一年多来,门店各方面都不如对手,员工也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激情在失败的阴影中逐渐消失殆尽。这是门店最致命的问题!要提升员工士气,关键是让员工看到希望。 我对员工谈了对市场竞争的理解:如何看待弱势门店的胜利?我认为要正确的“三比”,与自己比、与市场比、与对手比。与自己比,要坚决的做加法,不做减法,指标同比一定要上升,要坚决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改善盈利能力,为公司创造效益,而不能拖公司的后腿;与对手比,在销售额这样的绝对指标上,一定时期内确实不能超过对手的,但相对指标超过对手也算胜利,比如在同比指标上,各项经营指标的上升增幅要超过对手;与市场比,要不断缩短差距,门店的增长水平不能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我认为这些目标是员工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每当得到相应实现的时候,我都会以各种形式让员工知道,一个个小的胜利会逐步让员工找回自信。 此外,每周召开经营分析会,重点对本周经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查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制定措施,责任到人,加强对管理员工的考核,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 二 补齐生鲜短板 生鲜类别是我店最大的短板,经营状况举步维艰,已陷入恶性循环,生意差导致商品品质差,品质差顾客更加不会购买,供应商为减少损失也不愿多送货,尤其是熟食、畜产,情况更加糟糕。空空的陈列面,和客流稀少的现场,令人担忧。 为扭转恶性循环的局面,我数次约见供应商负责人,提要求、谈举措、讲考核。经过苦口婆心的交流,供应商终于有所触动,增加品种、加大陈列量、增加促销力度……这些举措效果很明显。 在市调中,我们得知在本地有一个熟食渠道,在本地知名度较高,生产加工实现了标准化,品种丰富,口感品质较好。我们主动找上门,与其洽谈进场事宜。经过双方近一年的努力,原本无税票的该企业申请到一般纳税人资格,终于入驻门店。通过类似的努力,我们把本地知名的土特产品(如:土地堂西瓜、五里界粉蒸肉、龙泉豆腐园子、五里界界豆、贺胜桥鸡汤等)引进超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亮点。 另外,我发现门店生鲜管理员工的观念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怕产生较大损耗,从而出现不敢要货、陈列不丰满、无价格策略、按固定加价率定价等问题。 为了培训员工,帮助其转变观念,首先加强培训,借助公司和供应商资源,组织对生鲜员工开展专题培训,让员工快速掌握要货、退货、促销、损耗控制等相关工作技巧,提升员工经营管理水平。 其次,加强生鲜早市值班,要求值班经理每天早上六点到门店参与生鲜收货、陈列、市调等早市经营工作。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市调工作,要求市调既要看价格也要看品质级别,市调报告每天早上八点交店长审核,及时调整部分敏感商品价格,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次日促销价格和品种,形成生鲜低价口碑,有效打击竞争对手。 三是合理要货。设计生鲜要货计划表,要求生鲜领班在认真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营销策略和市场需求,制定经营计划,确定次日经营品种数、特价商品、要货量、次日订价、毛利率等数据,交店长逐一审核指导,使生鲜领班加强经营的计划性,从而有效提升销售和毛利率。 四是要求生鲜区各类别利用特价单品吸引顾客,提升门店人气;水果、熟食、日配、水产、面点、面包全场叫卖,形成热列的售卖氛围。 由于门店是老物业改造的,卖场内柱子多,卖场布局也不太合理,生鲜区为带状布局,动线过长。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们制定出调整方案,将货架与柱子对齐,尽可能以货架包柱,并将外露的柱面加工成挂面陈列区;调整货架间距,形成主通道和堆码区;将生鲜区各类别集中布局。 原婴童区与床品区均较封闭,通过调整,打通通道,带活动线;调整化洗相关商品,陈列更加紧凑,增加堆码区;百货区打开卫品通道,增强纸品区的通透性,带活纸品区和卫品区;对原关联性不强的睡衣、床品,按类别调整陈列,增强类别的关联性…… 卖场布局调整后,我们又通过深入分析经营数据,开始调整商品结构。根据商品坪效和毛利贡献度,对陈列产出倒挂的类别进行调整,对于销售低迷、陈列面配置过大、销售提升空间不大的13个类别进行压缩;本着畅销商品、新品、应季商品、定制买断商品的陈列优先原则,对于洗发水、卫生用品等10个类别的商品突出陈列,增加品种,增加堆码;压缩休闲类服装,与专柜形成差异化经营,增加中老年服饰的比例;进一步引进品牌特卖专区,提升销售;填补一些品类空白,如美的微波炉、TCL电视等。 四 “全民皆兵”抓团购 因为Z公司的业态互补优势,其团购生意非常好,但我们也了解到,Z公司的团购员工基本是“守株待兔”接待客户,很少主动出击,而且服务口碑不好,对客户不耐烦,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送到货,而且,其门店地处闹市停车不便。 为了与对手争夺团购市场,针对对手的弱点,我们确立了“广撒 为了挖掘员工团队的团购资源,我们组织骨干员工成立团购小分队,通过培训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团购的技巧和政策,充实团购力量,平时兼职联系团购,节假日脱产抓团购。店长亲自跟进小分队每日团购拜访业绩,重点客户店长亲自接洽,尽最大努力实现团购销售。针对对手忽视的开发区市场,我们在巩固城区现有老客户的基础上,重点跟进开发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盯紧大单位。通过加大客户拜访力度,门店商圈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团购业务平时基本上能占到全店销售15%,节假日能达到20%的水平,有效提升了卖场整体销售。 五 改善服务水平 我们细心揣摩顾客需求,推出了很多贴心的服务举措,如: 2.“心连心”活动,要求每个员工对口联系若干顾客,加强顾客信息资料收集整理,专人服务来店顾客。 3.“便民手推车”服务,充分利用闲置的手推车,购物量大的顾客可用“便民手推车”直接将商品推回家中。 4.竞争对手停车不便,我们就发挥自己停车场大的优势,将原本被小贩占用的场地收回,画好停车位,安排保安管理指挥。 六 大力开展促销活动 加强与重点供应商的沟通,给其下计划,争取促销资源。原来因促销活动效果不好,供应商参与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但经过门店的不懈努力,促销活动效果得以显现,后来很多供应商主动与门店联系促销活动。 深入挖掘促销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的整体营销活动,如元宵节灯谜会、情人节、三八节、春游踏青、我阳光我运动等大型主题促销活动,形成了较大声势,有效带动了门店销售。同时,联手供应商开展“厂商周”、品牌热卖等促销活动,在每个双休日大力开展场内、场外营销活动,充分利用门前广场,场外活动气势越来越大。对每一档期促销活动,都加强跟进,跟进各个柜组销售前100名的商品货源是否充足,是否及时要货,DM促销商品是否上堆码和TG,没有达到销售目标的堆码和TG要马上更换陈列,以确保营销活动达到最佳销售业绩。 我在这家店工作了两年,一直坚持渗透式的竞争策略,成效明显。门店每年增幅达到20%以上,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在本公司门店里增幅排名也靠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