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访物美集团发展学院华东分院院长 | ||||||
| 作者:《店长》编辑部;出处:《店长》2011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龚晓丹 《店长》:物美为什么会想到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 发展学院里有三个部门,一个是零售培训部,主要负责专业技术方面的员工培训;一个是人才发展部,主要负责管理知识方面的员工培训;还有一个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校企合作”各项工作,三个部门通力合作,为物美华东公司未来所有的新店,及目前已经营业的门店提前储备人才,进行梯队建设。 “校企合作”其实是物美内部培养人才的方式之一,未来物美华东公司的科长、理级、甚至店长的人选,基本上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从物美内部的优秀员工中提拔,另一个就是高校的优秀实习生的留用和继续培养,我们把这些实习生叫做“管理培训生。” 我们愿意与高校合作,一是因为高校本身对生源有把关,学生在素质和学历方面都有保障。二是因为我们通过与学校联合开发一些教学工具(如教材、课件等),能从理论层面上得到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提升;而学校也能借用我们的一线场地,使学生得到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从这两方面来看,我觉得“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对校企双方都是有益的。 2010年底,物美集团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第一期合作,参加实习的学生是42人。2011年我们即将与商职院开展第二期合作,预计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将达到100人。我们希望,今后物美内部培养的干部中,能有50%以上来自于高校的管培生。 《店长》:对你们来说,从高校培养实习生并留用,相比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应届毕业生,有什么不同? 龚晓丹:目前人才市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我们会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有过社会工作经验的,或者是从事过零售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公司,这部分人,我们给他们的起始级别基本都是经理级以上的,且他们也能在这个层次的岗位上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公司另外75%-80%的人才,我们则希望通过内部培养来满足。 公司内部许多管理岗位的人选,如果仅从基层员工中提拔,虽然他们可能在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强,但是在内涵素养方面可能会偏弱一些。而今后,管理培训生正好能弥补这一点,他们都拥有至少大专以上的学历,又是从基层工作中锻炼上来的,可以成为今后我们每个部门的顶梁柱。 与在校学生交流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并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能使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行业及这家企业的基本概况,为他们在毕业之际做正式选择时提供更实际地参考。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从中挑选到一些真正喜欢零售、喜欢我们企业,并愿意在我们企业长足发展的一些苗子,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 此外,应届毕业生往往是零零散散地招聘进来的,没有组织上的统一的管理,个别的人放在个别的店,公司很可能会存在对他们关怀不够的现象,因此应届生新员工的离职率也很高。而高校学生以班级的形式进入企业实习,有组织有安排,公司能给予他们足够地关注度,学校也经常帮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难处,校企两方面的推动,使他们在心态和稳定性方面,都远远好于应届毕业生。 《店长》:从2010年7月15日至2011年3月1日,长达半年的时间,这样的培训能为学生和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龚晓丹:培训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培训就是上一堂课,广义的培训则是一个完整地过程,包括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理论指导对培训对象只起到大约10%的促进作用,而要改变培训对象的行为方式,则需要实践和经验交流。一场培训的成功与否,是要以培训对象有否在行为方式上改变来判断的。 很多企业为员工做培训,只是到咨询公司请一位专家来为员工们上一堂课,单论这堂课,专家确实讲得很精彩,但仅凭这一堂课,专家是不能帮你的员工改变他们目前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 我们对这些实习生的培训,是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无论从理论的设置、实操的演练,到整个经验交流的过程,都是结合物美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目前会遇到的问题来量身定做的。这样的培训,无论对学生和企业来说,都能相对更有针对性地去根治一些双方发展中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