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2003年全球零售200强 (十五)

葡萄牙

2001年销售总额(单位:十亿美元)
零售业 15
非食品类 6.1
食品类 8.9
人口(百万) 10

零售增长
过去两年里,葡萄牙经济滑坡严重影响了消费性支出。预计2002年该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3%,2003年的增幅也不会超过1%。2002年的GDP增长是1993年以来最低的。

2002年,主要零售运营商报称其净营业额和净利下降了四分之一,有些还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亏损。

经济不景气还使折扣店有所增长。

并购
2000年以来,葡萄牙零售和经销业没有出现并购案例。两大主要运营商Jeronimo Martins集团(在葡萄牙它与阿赫德有合作关系)和Sonae在2000末曾有过合并谈判,但没有成功。

家乐福和Sonae原本互为竞争对手,但家乐福和Promodes公司合并后,二者的股东利益趋向一致,因为Promodes拥有Sonae公司的少量股份。

知名零售商
利德尔(Lidl)、迪亚(Dia)以及Tengelmann先后进入葡萄牙,并改变了主要运营商的排名次序。目前,葡萄牙几大零售商分别为:Sonae (有Continente和Modelo两家商号), JM Group(旗下商号包括Pingo Doce,、Feira Nova和Rechei),、欧尚(Auchan)和家乐福。

在此期间,消费者偏好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零售公司不得不调整经营方式,注重服务。消费者满意度也逐渐成为所有商家关心的话题。

未来五年增长预测
只要全球经济萎靡继续,硬折扣商店就是葡萄牙零售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模式。

在食品零售上,葡萄牙法律阻碍了大卖场的扩张步伐,但超市和折扣零售却快速扩张。相反,小型日用杂货店越来越少。据报道,1995到1999年,葡萄牙市场上的传统食品杂货商从27894家下降到23061家。

建议新进者
政府和竞争委员会的法令规章是阻碍葡萄牙市场发展的重要商业风险,要开一家规模相当的新店面,必须经政府批准。

俄罗斯

2001年销售总额(单位:十亿美元)
零售业 83
非食品类 43.5
食品类 39.5
人口(百万) 146

零售增长
尽管全球经济低迷,俄罗斯经济在2001和2002年仍然表现强劲。预计2002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4%,按年计算,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7.5%,2002年上半年零售额上升了8.4%。

2001年,俄罗斯人平均实际月薪增长了20%以上,消费者购买力大大增强,这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2002年,这种趋势仍然继续。

俄罗斯出口大量原料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木材。这些产品占出口总收入的80%以上。正因如此,在全球对制造性商品需求降低时,俄罗斯的出口业却影响不大。

不过,全球经济滑坡的确负面影响了外商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然而,俄罗斯的国内投资额却大幅增加,超过外资总量的五到六倍。

由于俄罗斯在2000和2001年实施了改革方案,预计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会有所增加。

并购
俄罗斯零售商的并购活动不太积极。但日益增长的投资需要可能会在以后促进并购活动的发生,部分零售商还早早宣布了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计划。

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Yukos与知名折扣零连锁Kopeika进行的收购交易是少数值得注意的案例。Yukos出资4千万美元,买下了Kopeika的控股权,并承诺将另外注资1亿美元,用于今后两年Kopeika零售机构的发展。Yukos进行这桩交易,主要是为了获取零售技术和专业管理方法,以在其遍布俄罗斯全国的1200个加油站开设便利店。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则收购了另外一家主要零售商Pyaterochka的部分股份。

知名零售商
1992年时,俄罗斯境内还没有法人形式的零售公司。那时,零售业的主要形态是前苏联式的

  柜台买卖中心(over-the-counter)、开放式市场和便利售货亭。转入市场经济后,居民对消费性商品的需求立即释放,呼吁创建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销售体系。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消费者偏好转变迅速、频繁。商家的机动性(flexibility)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小型零售机构能够快速灵活的对市场潮流做出反应,因此他们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9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零售环境非常分散,拥有主要市场份额的是小型便利售货亭和街头小贩们(street vendors)。

近年来,许多经营现代零售模式的大公司在俄罗斯逐渐出现。增长最快的要数连锁零售机构、折扣商店、超市和专业商店(category killers)。而营业面积更大的零售门店(如大卖场、仓储店、现付自运、购物中心等)由于初期投资巨大,在俄罗斯发展还不够深入。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居民消费能力比俄罗斯其它地方居民更高,因此这儿零售发展速度更快。不过,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的零售连锁却在制订地区性扩张计划,利用那里竞争不强的特点快速占有市场。

即使经过了好几年的快速发展,俄罗斯的零售业依然不发达。比如,莫斯科每10万居民中才有3家超市,而整个俄罗斯境内平均每10万居民中才有一家超市。由于门店之间的竞争不激烈,俄罗斯的零售商们比其他西方同行们的日子更舒服,他们的单位零售空间生产力更高:五大零售连锁每平方米的平均营业额达到9250美元。

目前,俄罗斯零售市场上的五大商家为:Perekrestok,Ramstore,Sedmoi Continent, Pyaterochka和Kopeika。

未来五年增长预测
随着时间推移,竞争逐渐发挥作用。在低端市场,它将导致商家利润的减少,在高端市场,竞争已经缩减了商家单位面积的平均营业额。而新的西方零售公司的来临将使竞争加剧,并最终分掉目前一些俄罗斯零售公司享有的高利润。

随着竞争的强化,利润低、以营业额为基础的(turnover-based)零售形态将大力发展,其中包括那些目前在俄罗斯还不普遍的零售模式——现付自运、仓储俱乐部和大卖场。其它欧化的零售模式如超市、折扣商店和专业店也将增长,虽然幅度不那么大。由于俄罗斯市场上还没有便利店,该类形态也将有显著增长。随着规模经济越来越重要,小型零售形态很可能会失去优势,从而加强了大零售形态的发展。

建议新进者
由于大部分俄罗斯本土零售商感兴趣的是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他们对每个加盟机会都很热心。外国零售商可以与俄罗斯同行签署加盟协议,从而降低进军一个未知市场的潜在风险。国际零售巨头SPAR就是通过与俄罗斯控股公司Marta达成加盟合作协议,进入俄罗斯的。Marta计划在2002年底前投资5千万美元用于开办新公司。Marta管理阶层估计,一年后公司的年营业额将达到1亿美元。

供货链是另一个让俄罗斯零售商担心的关键问题。与西方行业标准相比,这儿的生产商和批发商一般没有能力为零售商提供周到的服务(送货可靠、保证货源和商品质量一贯等)。经营现代零售店的连锁商家还面临着本土小型零售商——尤其是便利售货亭的不公平竞争。首先,小商家逃税现象严重。第二,他们出售的许多商品来路不正(gray imports),要么是假货。因此,小商家通常比其它零售模式有价格优势。而俄罗斯商业环境仍然充斥着官样文章(red tape)和政府腐败,商家如与该国政治、经济界重要人物有私交就很占便宜,而且俄罗斯商业合作伙伴透明度不高。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这也是为什么几家西方大零售商(宜家、麦德龙、欧尚和OBI)会把俄罗斯作为战略目标市场。然而,俄罗斯本土零售商对外国零售连锁进入仍然存在敌对情绪。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海外新闻热点
海外实务热点
图片新闻
营销策划
店长
联商视频
2017海信智能商...
物美超市采用电...
Tiger老虎啤酒亚...
贱贱的保时捷讽...
博客精选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会员注册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13  Email:webmaster@linkshop.com  
浙B2-20070104   版权所有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