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2003年亚太地区30大杂货零售商(二)

主要并购交易

  正如上文提到过的,2003年有一个特点——亚洲各大零售商们都把重点放在巩固现有市场,而不是进入新市场上。于是,我们看到永旺集团通过收购多家小对手的股份而巩固了其在本土市场上的老大地位。在其它地方,牛奶国际借荷兰零售商阿赫德(Ahold)退出亚洲市场之机,买下了后者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顶尖超市(Tops)。几个月后,牛奶国际又收购了新加坡杂货集团Shop N Save。有了这35家Shop N Save超市,牛奶国际得以在新加坡杂货业与职总平价(NTUC)的FairPrice争夺领导权。虽然2003年牛奶国际的净营业额只增长了2.9%(以本币计算),但预计2004年会有更强劲的增长,因为新收购企业的营业期将达到全年。



  2003年特易购收购了日本的C Two-Network。虽然按特易购的标准衡量,这不过是个小公司,但应该能够给特易购在日本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一个平台。

  值得指出的是,牛奶国际在香港的主要对手——AS Watson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过去几年,为了全力在亚洲扩展,牛奶国际不断撤出欧洲和澳大拉西亚(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的发达市场,但AS Watson却越来越把眼光投向欧洲,收购了那里的多家美容保健品零售商。尽管这些欧洲市场的扩展机会一般都比较少,但也有它们自己的优点,如人口相对富裕,愿意把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花在美容保健商品上。不过最近,AS Watson也收购了马来西亚的Apex Pharmacy药店,这表明,一旦机会来临,他们仍然愿意在亚洲发展。

2003和2004年亚太地区主要并购交易 商家名称




增长业态

  随着亚太地区商家的不断合并和零售业的发展,现代杂货商店的数量也在增长。2003年,亚太30大零售商所运营的食杂商店数量增加了7.5%,达到了59253间。就门店数量而言,迄今便利店仍然是最重要的零售渠道,这主要是因为排行榜上有像7-11(伊滕洋华堂)、全家(FamilyMart)和Lawson这样的知名连锁。由于便利店一般是加盟经营的,这也加快了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而且风险较低。



  2004年7月,全家在中国的首家门店开业,该公司希望三年内在中国拥有300家门店。在外国便利店商家纷纷冲入中国零售业时,中国的知名本土商家也在扩大自己的便利店数量。尽管大卖场营业面积大,所须资金投入也很高,但该业态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中。大卖场的发展是由知名杂货零售商领导的,如家乐福和特易购,当然也有多个亚洲零售商,如日本的永旺、韩国的新世界以及南亚的牛奶国际,也都着手大力发展该业态。

  一般来说,大卖场的商品价格更低、种类更广泛、花样更多、购物氛围也更好,来自大卖场的竞争也日益增加,但在许多国家超市仍然是支柱零售业态。事实上,该业态一点也没有消失的迹象——家乐福在中国大陆推出了Champion连锁超市,乐天(Lotte)在韩国增开超市。在竞争面前,规模较小、效率较低、位置不好的超市是最脆弱的。

  还有一个增长的渠道——折扣店。虽然目前折扣店的数量相对较低,但预计未来将是一个主要的增长业态。2003年,亚太地区30大零售商所经营的折扣店数量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家乐福在中国和土耳其大力扩展它的Dia折扣连锁功不可没。

2002——2003年30大零售商的各业态食杂店数量



注:图中从上至下依次表示:现付自运、酒铺、药店、便利店/前庭店、折扣店、超市、超级商店、大卖场。兰色为2002年数据,黄色为2003年数据。

仍然很不统一

  虽然商家不断合并、巩固,但亚太零售市场仍然很破裂、不统一。2003年30大食杂零售商总共才占有19.1%的市场——尽管该比例在逐年上升,而该数字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分别为28.9%和68.5%。亚太地区30强市场占有率较低说明,即使是在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市场集中度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点,更不用说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了。亚太地区增长潜力如此巨大,毫不奇怪国际知名零售商都把该地区作为未来增长点。

  按零售商号总营业额计算,30大食杂零售商的影响略微大些。他们共占有24.9%的市场,这表明许多商家,特别是伊滕洋华堂、太古城、Lawson和全家(FamilyMart)在亚太地区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加盟网络。

2003年亚太30大零售商(按门店数量排序)



虎视眈眈

  有必要指出的是,有多个比较知名的公司今年没能入选30强,但肯定有实力冲击明年的排行榜。也许最令人诧异的是,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居然达不到30强排名资格,要知道它不仅在中国和韩国都有营业点,还持有日本西友公司37.8%的股份,西友在今年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其营业期只有10个月)。目前,西友还未并入沃尔玛账目,但这家北美零售巨人计划2005年12月前将其在西友的持股量提高到50.1%,2007年12月提高到66.7%,因此沃尔玛上榜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沃尔玛的帮助下,去年西友在静冈、绍津推出了一家超级购物中心式的门店。如果成功,今后几年西友将在日本全面推出类似的超级购物中心式门店。Copyright M+M Planet Retail - www.planetretail.net

还有两位商家值得一提——其一是华润万佳(净营业额为12亿5600万美元),这是一个总部位于香港的集团企业,其重点为在中国大陆的零售扩张;其二是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最近上市的联华超市(净营业额为11亿2千万美元)。和中国许多商家一样,这两家公司已经着手强劲的扩张方案,如果成功,应该能够在未来几年杀入30强排行榜。

未来展望

目前,永旺高居排行榜首席,地位似乎不可撼动。2004年,永旺新收购的企业也将加入营业,我们应该会看到它的进一步强劲增长,而且该集团有可能寻找更多机会,收购实力不济的对手并使之臣服。另外,永旺还宣布了一个快速的自然扩展方案,今后四年大约新开170家大卖场。永旺预测,2004年其净营业额将攀升到374亿5700万美元。

与永旺不同的是,30强中的许多其它日本商家很有可能继续艰苦度日。日本的消费支出依然萎靡,通货紧缩压力持续,不过即使如此,也有迹象表明日本的经济环境将有所好转。最重要的是,大荣集团继续执行企业优化方案,其排名也会继续下滑。

巩固不可避免。弱小本土商家之间的合并,本土及国际实力较强商家的自然及并购增长战略,都意味着强者会更强,市场更加集中。然而,由于眼下亚太市场太不统一了,要达到欧洲那样高的市场集中度,还要很多年。

2004年,牛奶国际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去年收购来的多家企业今年都将加入全年运营。非亚洲食杂零售商也肯定会扩大营业网络。家乐福、麦德龙和特易购这类商家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实现进一步增长,很有可能更多外来商家加入他们的行列。只要把西友公司并入账目,沃尔玛肯定会在排行榜上猎取一个好位置。很多发展中亚洲市场,像中国、印度和菲律宾都非常适合商家的进一步投资,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发达市场,如日本,相比世界其它地方,零售业仍然很不统一。2004年注定将是亚太地区的多事之秋。

(来源:planetretail.com, 翻译:王冰,编辑:陈红余)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海外新闻热点
海外实务热点
图片新闻
营销策划
店长
联商视频
2017海信智能商...
物美超市采用电...
Tiger老虎啤酒亚...
贱贱的保时捷讽...
博客精选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会员注册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13  Email:webmaster@linkshop.com  
浙B2-20070104   版权所有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