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2003年北美30强杂货零售商(1)

来自本顿维尔的巨人身影   和上年一样,说到谁是北美地区最大零售商,这个问题一点悬念都没有。沃尔玛丰碑般的业绩让自身独树一帜,也令对手望尘莫及。虽然出售麦莱恩批发公司对集团净营业额有一定影响,但距离这位零售巨人最近的商家——克罗格(Kroger)仍然只不过是前者的四分之一。确实,如果想取代沃尔玛荣登榜首,恐怕克罗格、塔吉特、阿赫德、好士多(Costco)和安路(Safeway)这些大名鼎鼎的商家要加起来才行。 沃尔玛的多业态经营战略使它几乎瞄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所有对手。   尽管偶尔也会有反竞争委员会的训诫,团体诉讼案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困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沃尔玛的发展有所减缓。的确,2003年沃尔玛新开了213家超级购物中心,并打算在2004年再开240家。从1999到2003年,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的连锁门店由721家增至1471家,翻了一番还多。M+M Planet Retail预测,到2008年,沃尔玛的超级购物中心数量将攀升到2325家,营业面积将超过4千万平方米。山姆俱乐部分区也有象样的扩张动作——2003年在加拿大开设了首家门店。再来看“邻里市场”,虽然目前该业态扩张速度比不上沃尔玛的预期水平,但随着超级购物中心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少,邻里市场已经做好准备大干一场。 市场仍然不集中   虽然拥有沃尔玛这样霸主地位无人撼动的超级商家,还有许多相当规模的商家在各地乃至全国都有强大的营业网络,北美仍然是一个分裂程度非常高的市场。10大零售商总共只占有40%的现代杂货业态零售额(其中有15%是沃尔玛的功劳),因此美国和加拿大零售市场的合并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全美5大商家在现代杂货业态总零售额中所占份额只有29%(在英国和德国,该数字分别为56%和67%),加拿大5大商家在现代杂货业态总零售额中所占比例较高,为65%,这反映出一些实力强大的商家主导该国市场。 上图:2003年北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10大零售商从上至下依次为:沃尔玛、克罗格、塔吉特、阿赫德、好士多、安路、艾伯森、潘尼百货、沃尔格林和CVS。 北美市场集中程度整体较低   反映出美国杂货零售商基本上是在各个地区经营。像美杰、温-迪克斯、大众和H.E. Butt等商家的营业范围只限于几个州,即使是安路、艾伯森这样所谓的“全国性商家”也并没有在各个地区都设立营业网点。加拿大商家规模有限   美国市场容量巨大,因此它的许多知名商家都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加拿大,而加拿大的杂货市场较紧凑,集中度又高,因此加国商家发展受限,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北美杂货30强榜单上只有两个加拿大商家入围,分别是声誉很高的罗布劳(Loblaw)和实力稍逊的索贝斯(Sobeys)。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加拿大杂货集团——麦德龙(Metro),其年收入与第30名只有区区几百万美元的差距,而便利专卖店Couche-Tard和连锁药店Jean Coutu在分别完成对Circle K和部分Echerd门店的收购后,应该能够跻身2004年的30强排名。   罗布劳和索贝斯是入围“2003年北美杂货30强”的仅有的两个加拿大商家, 到2004年估计入围的加国商家数目将会翻一番。 商家经营重心不一   如果我们只看这些商家的杂货营业收入,那么30强排名将会大有不同。当然,沃尔玛仍然高居榜首,但非专卖商家如塔吉特、潘尼百货和CVS都会跌出前10,而罗布劳、大众和德尔海兹集团等杂货专卖商将会取代这些百货商店/药店,排名有较大上升。 上图:2003年北美10大杂货零售商(单位:百万美元)从上至下依次为:沃尔玛、阿赫德、克罗格、安路、好士多、艾伯森、罗布劳、大众、沃尔格林、德尔海兹。   有必要指出一点,上图中有三大商家——沃尔玛、好士多和沃尔格林都不属于传统杂货商。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业态界限模糊现象,沃尔格林入围前10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像其他药店连锁一样,除了经销各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外,沃尔格林开始向经销多种食品、饮料和日用百货方面转移,从而努力使自己的门店变成以便利为主导的邻里商店。 虽然名义上是一家零售药店连锁,沃尔格林快速增长的业绩和向“前端”品类如食品和饮料的大力推进使之成为美国一个实力非凡的杂货零售商。 外国商家业绩出色   北美杂货业竞争残酷是出了名的——这可不是始于沃尔玛活跃于食品市场,虽然如此,许多国际商家相继加入。在30强榜单上,我们看到6家外资控股商家。尽管荷兰零售商阿赫德遭遇会计丑闻,不断抛售在美资产,尽管增长快速的好士多肯定会取代它成为2004年北美杂货第四大商家,阿赫德仍然是美国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商家。阿赫德的比利时对手——德尔海兹集团在美国的日子很惬意,除了推出Bloom零售店外,最近还通过收购扩大规模,证明了自己一贯的创新精神。30强中滕格尔曼(Tengelmann)和阿尔迪是德国商家。滕格尔曼在对旗下的A&P进行一系列认真的经营优化措施后,终于走出黑暗,看到了一线光明,据说它的Food Basics折扣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阿尔迪通过开设同名折扣连锁店扩张,另外它的Trader Joe连锁店新奇独到,业绩增长相当不错。一同入围“2003北美杂货30强”排行榜的欧洲商家还有三思百利(Sainsbury’s),它在美国东北地区以Shaw’s商号经营,不过该连锁已于2004年4月卖给了艾伯森。日本著名便利商伊滕洋华堂是入围30强的唯一一个亚洲商家,它已经有效掌控了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的7-11便利连锁。   虽然近来时日艰难,滕格尔曼旗下的A&P也不乏业绩彪炳的门店,如针对高档阶层的Food Emporium连锁店。   2003年1月,随着欧尚的撤出,法国商家在北美的发展遭遇又一挫折,多年前家乐福就已经离开北美市场,现在只剩佳喜乐(Casino)通过Smart & Final 仓储会员店活跃在北美。看来今后有望进入北美大陆的欧洲商家只有指望德国和英国了。舒瓦茨集团的硬折扣连锁利德尔(Lidl)本来已经准备在加拿大营业了,但2004年却突然收场,虽然不排除再度进军的可能,但利德尔是否有兴趣回到这个已经开始变得拥挤、竞争残酷的市场还未可知。另一个德国批发零售巨头麦德龙集团营业网络遍及多个市场,惟独漏了美洲大陆,有传言断定中期内,麦德龙集团会通过收购进入美国仓储会员店业,这也是对其现购自运模式的补充。三思百利出售了其在美国的Shaw’s连锁店,这意味着目前北美杂货零售业上没有任何英国人的身影了——除了特易购(Tesco)与安路合作的电子商务公司外。虽然特易购在欧洲和亚洲有更重要的事,但如果有机会进入并在北美这个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快速扩张,特易购决不会轻易放过。 本土化思考,本土化行动   由于北美市场容量大,集中度又不高,因此本土商家对海外扩张并不像他们的欧洲和亚洲同行那般热心。除了在波多黎各(大部分商家都把波多黎各看作美国市场的一部分)营业外,30强里的24家美国和加拿大商家中涉足海外营运的只有6家。   即使是这6大零售商,其海外业务开展程度也各不相同,温-迪克斯在巴哈马谨慎的经营着12家门店,沃尔玛则毫无顾忌的主导全球市场,H.E. Butt在墨西哥的经营规模虽小,但业绩斐然,好士多越来越雄心勃勃。传言沃尔玛将进军多个新的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市场,无论真假,沃尔玛都未显示出任何收敛国际扩张方案的迹象。好士多也在评估进军更多新市场,如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的可行性。据说资金充裕的塔吉特正考虑通过收购方式进入加拿大或英国(或二者兼有,收购目标可能是Hudson’s Bay和三思百利——虽然塔吉特已公开否认对三思百利有意向)。艾伯森也会偶尔透露出有意成为全球性食品和药品零售商,不过这种高谈阔论能否转化成实际扩张行动还有待证实。   安路已经在加拿大建起了多家实力出众的门店,另外它还持有墨西哥某连锁大卖场的少数股权。不过,单从业绩上来看,安路仍然非常依赖美国本土市场。   整体而言,美、加两国商家在进军新市场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沉默,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缺乏雄心壮志,没有扩张计划。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从中透露出的信息是,目前他们在北美本土市场的扩张和巩固仍有很大空间,之后才谈得上进军国际。举例来说,假如大众(Publix)凭借其分布在美国四个州的不满900家店(光是佛罗里达就有600家门店)就能创造近170亿美元的收入,那还有什么必要采取成本高、风险大的国际增长方案?   沃尔玛的“零售联合国”.看来不久以后这个陈列在沃尔玛参观中心的展窗就有必要扩大了——起码里面没有日本市场,在不远的将来还要装进意大利、俄罗斯或其它新市场。 赢家,输家   从排名上来看,2003年进步最大的要数加拿大市场领军者——罗布劳(Loblaw),由于同店销售增长很高,再加上强劲的扩张项目支持,罗布劳比一年前上升了3位,成为排行榜的第12名。便利店专营商伊藤洋华堂(7-11)前进了2位,这也是由于7-11新开了多家门店。其它排名有所上升的商家还有沃尔格林和CVS,虽然这两个商家本身业绩有较大增长,但同时凯马特状况不佳也帮了大忙。   伊藤洋华堂旗下的7-11连锁目前仍是北美地区的第一大便利店,而且其业绩增长非常稳健。   2003年排行榜上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安路取代艾伯森成为第六名,而艾伯森则落到第七位。部分原因是安路业绩有所增长,而艾伯森业绩下滑,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在于Dominick’s连锁店的业绩重新计入安路合并帐目。2002年时,安路有意出售Dominick’s连锁店,因此把它作为“终止营业机构”不计入公司净营业额,但该交易最后谈崩了,这家位于芝加哥的连锁店最终保留下来。 2003年最大的输家是凯马特,这家倍受困扰的折扣商关闭和出售了一批门店,业绩继续下降,每季度可比销售额都有10%以上的下降。在2003年排名中,凯马特下跌了两位,由于同店销售额继续萎缩,还卖给西尔斯(Sears)和家得宝(Home Depot)许多门店,2004年凯马特的排名还将下滑。另一家排名下降了两位的商家是地区性杂货商——巨鹰(Giant Eagle),其实巨鹰本身并无任何过错,业绩增长令人起敬,怪只怪新入榜的家庭美元(Family Dollar)和快速增长的德国商家阿尔迪(Aldi)势头太猛。 增长差异巨大 说北美30强各商家运气不同太保守了,最起码有一点:增长最快的下降最快的商家之间差距约有40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增长最快的6大零售商都不是传统杂货商:仓储会员店BJ’s,单一定价零售商家庭美元(Family Dollar)以及其实力更强的对手Dollar General,药店连锁巨头沃尔格林(Walgreens)及CVS和经营从折扣店到百货商店等多种业态的塔吉特(由于最近出售了旗下的连锁百货商店,塔吉特在2004年年度排名中会有所下滑)。   家庭美元增长之快令人惊诧(2003年新增了400多家门店,使门店数量突破了5000大关),2003年首次入围30强排名,原因在于它的顾客流量更大,平均购买金额更高。 在传统杂货商增长最快的是加拿大的罗布劳(虽然已经是加拿大第一大商家,罗布劳却并不满足于以往的成绩),美国的“超值”(SuperValu)和滕格尔曼(受汇率波动,滕格尔曼的加拿大业绩按美元计算有点膨胀)。其它增长高于平均水平的商家包括阿尔迪(旗下商号为Trader Joe’s和阿尔迪硬折扣连锁),业绩不凡的美国地区性大卖场和便利店零售商巨鹰(Giant Eagle),加拿大第二大零售商索贝斯(Sobeys),佛罗里达州的员工集体所有企业大众(Publix)、药品专卖来德爱(Rite Aid)和爱荷华州的集体所有超级商店和药店运营商海威(Hy-Vee)。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海外新闻热点
海外实务热点
图片新闻
营销策划
店长
联商视频
2017海信智能商...
物美超市采用电...
Tiger老虎啤酒亚...
贱贱的保时捷讽...
博客精选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会员注册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13  Email:webmaster@linkshop.com  
浙B2-20070104   版权所有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