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现代奢侈品消费新视野

  过去在纽约,走进蒂法尼(Tiffany & Company),听着柜台上用笔写字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店员每次写字时发出的轻叩声,都表明卖出了一个钻戒或一副链扣。它传递着幸福与消费实力,而且,由于在蒂法尼这样一个地方,顾客当众掏出钱包会显得不是很体面,所以,轻叩声会将经理引来,由他将顾客带到远一点的地方进行实际的交易。

  不过,蒂法尼停止这种敲笔的做法已经将近十年了,虽然也许你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首先,人们不再为当众掏钱感到窘迫,他们没有时间等经理过来。他们将信用卡“啪”的一下放到柜台上,没有必要小心翼翼,轻言谨慎。事实上,现在,在奢侈品店里最常听见的声音就是鼠标声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假日结束,蒂法尼网站每天将被点击10万次,基本相当于一个蒂法尼商店每天的客流量。

  如果说大众零售业已经被有名家设计的产品所改变,如塔吉特里的Michael Graves茶具,那么,奢侈品零售则是被技术所改变,顾客是知情者,而且对那些俗不可耐的东西感到厌倦。Neiman Marcus Direct的首席执行官布莱登.或夫曼 (Brendan Hoffman) 说,Neiman Marcus网站的一半购物量都是由那些不居住在其商店附近的顾客做出的。

  在全国巡回进行“提箱秀”(Trunk Show)的设计师们老早就知道了这个国家的财富。但是,网站给商人们一个无限接近富人的机会,并改变了诸如“地位”、“卓尔不群”之类的概念的含义。霍夫曼先生说:“我们在网上售卖Chloé、 Manolo Blahnik和Dolce & Gabbana,我们在网上看不到人们对高价有何抵触。”

  不久前,Neiman网站推出Giorgio Armani的Le Collezione品牌,为售价在1,200美元左右的女套装。霍夫曼先生说,该系列在不到一个月就一售而空。
信息获取速度的加快也让消费者买得更早,给商人更多以全价出售商品的机会。达拉斯一家商店Forty Five Ten的店主布赖恩.波尔克(Brian Bolke)说:“今年我们在8月15日至9月15日之间售出了一些大单,有些顾客花了2万美元。”

  速度也刺激了对专卖产品和难找商品的需求。像Bergdorf’s和Barneys New York之类的商店现在就提供一些小品牌以吸引那些厌倦了大品牌的顾客。Bergdorf’s时尚总监罗伯特.布尔科 (Robert Burke) 说:“顾客想要更多的个性。”

  但是这种对含而不露的专属感觉的追求更能成就设计师。Oscar de la Renta的秋季系列中有售价4万美元的貂皮上衣。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历克斯.博伦 (Alex Bolen) 说:“我们本以为只能卖出几件,结果卖了40件。”

  虽然,“高价购买”理念(为了身份而购买好产品)早就深入美国人心。但是,消费伦理也同样几十年没变。富人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寻求最好的衣服和食物,但他们不想用“奢侈”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高雅品味,他们显然不认为奢侈能作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品,正如有人所说:“我塑造的不是时尚,而是塑造穿着衣服的人,他们成为时尚。”

  如何将野蛮人变成高雅人,这就是品牌。自60年代中以来,事情就在朝着这个方向演变,大约就在这个时候,《生活》(Life)杂志刊登了一份100名最有影响的纽约人的名单,其中有几个设计师和先锋艺术家,如果这事发生在十年前,人们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因为那时候这些人是为精英社会所不容的。但奢侈品牌的真正繁荣是在90年代,出现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古奇(Gucci)等超级品牌。

  四月份离开了古奇的汤姆.福特(Tom Ford)和Domenico De Sole对刺激高端消费需求功不可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限制分销从而让顾客排队等候商品。福特先生当时意识到现代品味的一个关键变化。也就是说,所有能量、所有兴奋(以及大量的钱)都来自下层社会,来自前卫制片人、rap艺术家、名人,甚至是色情明星。奢侈品牌必须能给人以热望,但承受不了被视为精英分子的代价。

  哈佛商学院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说:“现在的奢侈品更有一种底层的味道,顶层社会的东西必须与底层社会联姻,因为顶层的精英分子没有那么重要的。”

  互联网也是反精英的,正如许多记者离开杂志去办网上刊物时所发现的。传统媒体不仅慢,而且不能互动,或个性化不足,无法全部满足各类读者。对奢侈品零售商而言,挑战在于如果既能维护尊荣,又能不显得很势利、遥不可及。例如,Neiman正在开发顾客主页。蒂法尼的网站能显示钻石是怎样切割和安装的,让消费者感觉他们的钱花得有价值,而不只是买了一个牌子。

  大品牌无疑给人以安全感。但数量多了,本身就是威胁。达拉斯Forty Five Ten的布赖恩.波尔克说:“我确信Prada的品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个品牌,但如果你参加聚会时发现有7个女人穿着同样的Prada裙子,那么你也许宁可去Gap。”

 没有哪个设计师比香奈儿(Chanel)的Miuccia Prada和Karl Lagerfeld更警觉抄袭行为。这正是他们每季快速推出创新且难以复制的产品的原因。由于富有的消费者在发布会后几小时就能知道商品信息,而且购买也越来越早,他们别无选择。现在,如果在时尚上动作缓慢,就意味着亏钱。

(作者:CATHY HORYN, 联商网编译)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海外新闻热点
海外实务热点
图片新闻
营销策划
店长
联商视频
2017海信智能商...
物美超市采用电...
Tiger老虎啤酒亚...
贱贱的保时捷讽...
博客精选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会员注册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13  Email:webmaster@linkshop.com  
浙B2-20070104   版权所有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