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北京翠微大厦董事长
张丽君:当年木匠 翠微大厦新当家
做齐一套家具,这在木工行当大约属于出师晋级程度,可惜张丽君不想干了,得有点其他追求?那是他82年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没有人惦记北京少了一个技术娴熟的木匠,当代百货史却记住了他的名字:北京翠微大厦董事长张丽君。
抵制返券 构建家人式服务
“单个商品的品牌再大,大不过翠微这个牌子!”,这就是翠微大厦诚信经营的鲜明态度,把明码折扣活动期间预先抬价的某违规商家当日清场。张丽君认为返券活动在许多商家和品牌专柜的参与下表现欠佳,良莠不齐,翠微大厦从来不作日常商场返券。他打了个比方,返券像手枪,在民警手里是武器,在罪犯身上是凶器,总之是限制级装备。
但商家的单独促销还是支持的,一来保护供应商利益,二来告知消费者,商场就是个串糖葫芦的。
对于商品价格的控制,翠微团队颇下了一番功夫。单品进价核算,加强人防、技防,人防是对商品逐个检查,技防是用计算机技术锁定价格,活动前半月便锁定,三方监督:物价部门、翠微聘请的业务监督员、消费者。
翠微团队的一贯稳重,督促如何妥善保障消费者安全,公众企业对社会消费者有安全承诺,企业文化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刚开始时提出:“宁可少卖钱,也要保安全”,后来提升为“既要多卖钱,又要保安全”。新员工或新促销员到翠微的第一堂课都是接受安全、诚信培训。”
办事要厚道,零售商业忍辱负重,以笑脸迎百难,应对客诉时权当顾客是对的,因为来翠微购物就是对商场的鼓舞、厚爱;实在碰到个别素质差的顾客,也一笑泯恩仇。张丽君这样教导他的团队,“智慧和忍是发展必需,有时也是行业决定的。国内百货还很难做到真正以顾客为中心,但我们在认真学习,一边学一边干,推广家人式服务。”
牢记过程 往日艰辛与憧憬
“抓两头,保中间。春节、十一、年末是全年销售的重点,春节更是‘大考’,保中间是指保障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销售。即使奥运会能否带动百货销售还是一个问号,但我们抱着为奥运会作贡献、奉献的准备。”张丽君满脸坦诚,如今已是翠微大厦董事长的他,说到成长,颇有些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味道,他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之一。
翠微大厦起步于北京海淀区属国有企业,在03年改制,07年是十周年——当时三天店庆销售达1.67亿元。张丽君在“2008年联商网大会”上谈到了翠微的最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上市。提升项目包括管理、服务、营销,服务体现‘四零原则’,零距离、零环节、零遗憾、零风险,翠微连续三年销售额排在北京市大商场首位,今年将突破30亿,一季度完成9亿元销售,比去年同期高出30.6%;营销的提升有三方面,诚信作为基础,安全作为保证,品位作为手段;筹备明年上市,让资本整合商业。”
翠微前董事长栾茂茹等人被聘为公司顾问,这是新董事长张丽君从原总经理岗位升职后的第一课:虚心向前辈求教,学习资本运作,“工作延续性得以保障,区委区政府也派驻巡视员到企业挂职书记,为翠微牢牢把握政策关,更有久经考验的团队支持,这是我一切工作的源泉。”
外界自然有担忧,翠微能否与时俱进?07年1月翠微董事会换届选举,4月召开第二次会议,“立足主业,面向全市,用3年时间打造翠微单店面积销售额达30亿的百货连锁公司。”
张丽君当时在会上郑重号召,公司要进行二次创业,牢记过程,忘掉结果:记住那些充满艰辛与付出的过程,忘掉极易成为包袱、累赘的成绩。创新与发展成为主旋律。
翠微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首先是主导品类,由家电主导变为化妆品、服装主导,这在02年的商场经营中属拉动式提升,让出一部分利润使供应商感受到商圈竞争的激烈,同时享受提升后的好处;04年的提升是互动式的,随着人们经济的积累,更拉开了06年全面提升的帷幕:国际一线品牌全部到位,带来了主导产业对其他品类的惠顾,三次调整,每次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均超过40%,奠定了公主坟核心商圈的地位。
1997年创办至今,翠微已经开出了两家分店,龙德店、牡丹店,开拓新网点成为翠微实现强势百货连锁的重要路径。张丽君对国内百货业的单店发展模式颇有研究,“未来增值空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呈‘螺旋式上升’。以前的人买东西只要觉得方便即可,现在要拼购物环境,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购物过程,这就是市场。它能改变,如果你不能持续上升,企业的生命力、抗风险能力便相对较弱。如何从资源优势转变为规模效益、经营效益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到最后都是服务管理的差异。”
07年12月开张的龙德店尚属培育性市场,即使亏,翠微也有这个底气,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边际效益;换句话说,也赔得起,愿意投入,有眼光。
“今后的百货商业竞争趋势不是店与店的竞争,而是商圈之间的竞争。”东西南北各有竞争对手百货或购物中心,三五年后,翠微的业绩一旦下降,并有围堵割裂之势;做得好的,便是四周各有据点且分档共建商圈核心地位,翠微人有这个魄力和危机意识。
都赶上了 木匠、剔肉及火炬手
张丽君19岁参加工作,24岁结婚,中间几年见到女同志就脸红,腼腆青年。他去副食品市场学剔肉,计划经济时代的肉都是储备肉,冻的,好生摆弄;很多年后,这段经历都让他颇多感慨,手臂上也留有印痕。又是剔肉,又是木工,忽然觉得人生无望,得有点更高追求?“小登科洞房花烛,大登科金榜题名”,于是要成家立业了,他琢磨:入党、结婚、上大学,得去公司上班。
考上电大,结完婚,去了国营企业海淀副食品公司上班。机遇降临,1983年12月14日,张丽君赴日留学,这可是商务部在全国选拔的11人组团赴日商业研修里的北京唯一名额。这一年,对他的人生转折影响重大。
回国后担任超市发商贸集团总经理李秀珍的助理,96年跟栾茂茹到了筹备中的翠微大厦旗下。据张丽君回忆,当时的调职颇多插曲,“李总不放,我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想尝试百货商业,而且栾总也需要我,李总被我的真诚所打动,最终放我到了翠微,我在经营筹备处的栾总手下。不久任物流部部长、总裁助理,之后是公司副总、常务副总,03年1月23日翠微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我起任总经理,到07年底部,栾总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我开始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之一,张丽君深感自豪。他还是商务部与人事部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全国安康企业家、北京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谁在这个位置都是企业的代言人,也是企业把荣誉给我,第一,你是谁,我是翠微大厦的总经理,但张丽君在北京的重名就有两百多人;第二,谦虚低调,对上级谦虚是你的本分,对下级谦虚是你的人品,对所有人谦虚是你的安全。凡出什么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我每天看15份报纸,大约花一小时,多晚都看,《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法院报》、《新京报》等,看到好内容就留下来,对我工作和人生有启示的记到笔记本上。总之,尽所有努力,勤奋不会让人吃亏的。喜欢看足球,也打羽毛球,对音乐会情有独钟——尤其是刘若英、齐秦、周华健等歌星的专场,央视的《同一首歌》也看;喜欢历史,我的书架上光清朝的书就有三百本,多少能学点,所谓以史为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