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既可按规模大小、场地条件(平面式与垂直式)、租店户组合分类(专卖取向型购物中心与折扣取向型购物中心),也可以开发理念进行分类。下面针对规模大小与开发理念的分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按规模分类 近邻型(小型)。出租面积平均为6700平方米,租店户数为10-20家,商圈内人口为5万-10万,商圈半径在车程10分钟以内,以销售日用品与一般食品为主,停车位数约100辆以上。 社区型(中型)。出租面积平均为1.3万平方米,租店户数为20-100家,商圈半径在车程30分钟以内,商圈内人口为10万-20万,核心店为大型生鲜超市或批发店,停车位数约500辆。 区域型(大型)。出租面积在1.6万至6.7万平方米,租店户数在100户以上,中心店为大型百货公司或批发店,商圈内人口为20万以上,停车位数1000辆至5000辆。 超区域型(超大型)。出租面积在6.7万平方米以上,租店户数为150-200家,中心店如大型百货公司或批发店有3-5家,商圈内人口达50万以上,停车位数为5000辆以上。 1989年开业的世界第一大购物中心加拿大的West Edmonton Mall和1992年开的美国第一大购物中心Mall of America的规模,均为超区域型的3-4倍,所以又以超级型称之。 按开发理念分类 节庆型购物中心。位于美国波士顿的FaneiI Hall Market Place、澳大利亚悉尼港的Harbor Shopping Square,它们的经营理念系创造生活的乐趣与活力并将之与购物机能结合在一起。例如广场上各种节庆表演活动,交织着人们的欢乐声,还有五颜六色的旗帜与阵阵食物香味,使消费者充分享受到购物的乐趣。 节庆型购物中心拥有较多的饮食店与小吃店,还有不少纪念品店与各式各样的花市,增添消费者游逛的乐趣。 自然景观型购物中心。该类型购物中心是凭借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融入式开发,尤其是依海边或湖边的景色建造而成。规模大都是中型以上,租店户组合可视地区特色而定。自然景观型购物中心常配合当地的环境保护政策,拥有一些历史古迹,例如纽约市的Pierl7、新西兰的Victory Park Faih。 城市再开发型购物中心。由于美国郊区购物中心的开发日趋饱和,加上市区为挽回因郊区发展而流失的商业动力,购物中心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城市再开发时的一项重要设施。 美国80年代前后盛行这类多功能开发项目,开发理念就是所谓的“HOPSCA”。“HOPSCA”系由多功能开发项目中每一种设施头一个字母所组成的字,即:H是饭店(Hotel),O是办公大楼(Office building),P是停车场(Parking building),s是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C是会议展示场(Convention hall),A是住宅大楼(Apartment)。 城市再开发型购物中心另一项特色是,以城市中有名的大楼内部改装为购物中心,保留旧有的外观,这样既可得到商业利益,也兼顾历史建筑的保存。例如华盛顿市的Pavilion at the Old Post Office、澳大利亚悉尼市的Queen Victory Shopping Mall。 休闲娱乐型购物中心。一般是区域型或超区型购物中心,加上主题乐园、游泳池、影城等娱乐设施组成。这类购物中心似乎正在成为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宠儿。例如中国台湾的高雄金银岛购物中心和桃园的台茂购物中心,不过规模较小,与国外同类购物中心相比似乎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首家休闲娱乐型购物中心Mall of America,占地面积达33.6万平方米,其中所设的主题乐园也有2.7万平方米。